王日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辽宁葫芦岛 125000)
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王日升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 辽宁葫芦岛 125000)
近几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实效性却并未得到实质改善。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相应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一些举措。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时代科技的进步,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世界范围内的相互融合等所造成的软环境改变,往往更多的表现在青年一代身上。作为青年一代的代表群体——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直观。社会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思想改变,使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相对以往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通常来说,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前沿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受教育认知程度的提高,使生源范围扩大,家庭条件相对不富裕的大学生比例增加,价值观、社会认同及心理期待程度产生差异;(2)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及普及给大学生带来更为多元化的思想理念;(3)市场经济改变传统大学生活、学习、毕业、就业形式,思想及心理压力日益增大;(4)高校发展及改革改变了学生的生活、学习、交往、思维、兴趣、自主、前途等各种意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5)文化形态、社会形态多元化的大环境中,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各种思想,以至于其对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社会主义发展等心存疑虑。
1.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主体,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及认同程度是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指标。当代大学生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息。但是,由于网络社会的包容性及当前国际形势的片面解读,也使得部分学生心理发生变化,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长,责任心淡化,诚信意识弱化等。另外近些年来,生源的扩大也使高校对学生的束缚减弱,因此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代大学生,其教育内容及方式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成为当前重要课题。
2.近些年,通过媒体报道的社会公德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网络媒体,越来越多的负面报道使得部分大学生心理发生变化,甚至开始质疑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公德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各种社会因素造成当前大学生更深层次的思想道德体系发生改变,对社会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采取漠视、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些现象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重新树立和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重要手段。
随着高校改革和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不错效果,但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尤其是网络的出现,极大的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在各种全新社会信息的冲击下,当前大学生思想已悄然变化,这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带来全新的挑战。首先,经济市场化和经济全球化给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因市场设专业。但市场是在时刻变化的,高校育人过程却是不变的,这就造成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社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样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也不能免于这场新旧体制的转化,造成一些教职工价值观念发生偏差,讲求实惠、个人主义渐渐滋生,给思想政治工作加大了难度。其次,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从基础上改变了高校目前的教育方式,来自互联网的巨大知识储备,给学生提供了多元化、多层次的信息,因此,如何应用网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成为目前高校应着力解决的问题。第三,教育网络化是传统的高校主导模式逐渐转变为双向模式。互联网、多媒体的引入,给学生腾出了大量的自由时间,使教学资源必须重新分配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与高校之间双向自由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出新的课题。
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通过课堂引导和树立学生正确的观念,进而影响学生课外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其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紧密结合校园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大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三,任何教育形式都离不开实践,因此以课堂理论教育为基础,增加社会实践教育的比例,运用亲力亲为的方式,加深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第四,网络在大学生中已经普及,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有效的互联网教育机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第五,从教育形式上丰富载体,创新方法,不放弃灌输,又紧密结合引导的方式加强实效。另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工具上,加大开发力度,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和利用,设计具有时代特点、网络特点,又能迎合当代大学生喜好的教育软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吸引力。
[1]廖日文.思想道德修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施章清.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
[3]吴计生,池卫东.浅析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的原因[J].教育探索,2007(11).
[4]张坚.以学生为本,应对高校学生思想工作的新挑战[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ang Ri-sheng
(Bohai Ship Building Vocational College, Huludao Liaoning, 125000, China)
In recent yea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but its effectiveness has not been improved substantially.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halleng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G641
A
1000-9795(2014)02-0056-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3-12-25
王日升(1965-),男,满族,辽宁葫芦岛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