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2014-04-17 09:12:21林思思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三农问题思思文山

林思思

(文山学院 云南文山 663000)

目的论视角下的外宣翻译策略研究

林思思

(文山学院 云南文山 663000)

外宣翻译在中国对外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巨大差异,外宣翻译面临着许多困难,翻译的质量也不容乐观,本文以目的论作为指导,并根据其三大法则,结合外宣翻译中的实例,探讨外宣翻译的具体策略。

外宣翻译;目的论;翻译策略

一、目的论

20世纪70年代末,德国功能派代表Hans Vermeer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Vermeer认为翻译是人类行为当中的一种,而任何行为都以一定的目的为前提。Skopos指的就是翻译的目的。目的论有三个重要法则:目的法则、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目的法则是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任何翻译行为都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二、从目的论出发看中国外宣材料的翻译

(一)适当删减,简明利索。汉语讲究重复、对仗,追求韵律美;而英语则讲究简洁,避免词汇重复、语义重叠。如果译者按照汉语的思维习惯来翻译,则必然导致译文的语义传达失真。例1:我们召开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译文:It is of extremely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have convened such a congress that builds on the past and prepares for the future.

“承前启后”和“继往开来”语义差别不大,只需译出其中之一。如果译成inherits the past and ushers in the future, builds on the past and prepares for the future, 则十分啰嗦。

汉语中有不少范畴词,主要用于构成四字词组,在语义上则不太重要。译者如果熟悉这种现象,那么有些词语则可以省去不译。例如“加快竞争步伐”可以译成accelerate the competition.

中文中有时会有词汇语义蕴含性的冗余信息,翻译时应删除。例如,“采取多种措施”可以译成 adopt measures, “着力提高”则译成 improve。

(二)熟悉政策、掌握分寸。翻译时,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原文是至关重要的,王弄笙先生任为“从事外事翻译必须结合业务熟悉政策,对涉及领土主权、重大国家利益的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掌握好分寸。”只有牢牢地把握原文的意思,领悟我们母语当中所表达出来的精神,这样的译文才能更加通顺。

例如,在中国“民主党派”指的是除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其他党派,应该译成 non-communist parties。而在英语中,democratic party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政党。“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都十分关心的问题,但译者如果不了解“三农问题”内在的含义,仅仅按照字面意思将其译成 “three agricultures”,就会令外国读者费解。应首先弄明白“三农问题”的具体含义,它是指“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村人口”,应该译为“the issues concerning the rural demography, r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y”。

(三)译释结合,消弭差异。在外宣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还要了解原文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以及社会背景。外宣翻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外国读者能够读懂原文所传达的信息。在外宣材料中,许多词语除了其本身的意义之外,还代表着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以及政治意义,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增加相应的文化背景解释。因此,要达到宣传的目的,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应该要做到译释结合。

例如,2011年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谈到大陆与台湾两岸经济合作时引用了汉书名句“骨肉亲情,析而不殊”,译文是:We are compatriots and I believe brothers, though geographically apart, will always be bonded by their blood ties. 译文当中对析而不殊的意思做了解释和翻译,意思是海峡两岸同胞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是分开的,但是却不会隔绝,不会失去联系。

三、总结

外宣翻译是译者与国外受众之间的交际,其目的是让译入语读者准确地理解源语所传达的信息,达到对外宣传的效果。基于这一目的,译者应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受众的思维习惯和语言模式,才能真正起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1] Nord, Christiane. Trans1ating as a Purрosefu1 Аctivity.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3]王弄笙.近年来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些问题[J].中国翻译,2002(1).

Study o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Lin Si-si

(Wenshan College, Wenshan Yunnan,663000, China)

The translation of publicity materia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however, because of th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social background,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 skopos theory as guidance, and according to its rules, combines with examples in foreign publicity translation, to discuss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skopos theory; translation strategy

H315.9

A

1000-9795(2014)01-0369-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1-23

林思思(1986-),女,湖南省耒阳市人,助教,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三农问题思思文山
诗与象
诗与学
陆思思作品
艺术家(2020年9期)2020-11-03 11:34:06
田思思作品
三农问题专家陈家泽:农村改革突破重点在宅基地的三权分置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6-26 00:46:26
报纸类媒体三农问题新闻报道视角的选择
传媒论坛(2018年17期)2018-03-28 06:36:21
The Exploration of Group Work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1:22:52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ist and news media
卷宗(2016年7期)2016-09-26 00:37:43
陇原渔夫
Holocene paleoearthquake activity alo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ruptures of the Beichuan and Pengguan fa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