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莹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彰显特色
张静莹
(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赣州 341000)
阅读是外语学习者获得各种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学习者作为读者与文章作者相互交流的言语活动。此文章以图式理论的三种图式为基础,探讨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以培养学生们的英语阅读策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阅读能力。
图式理论;英语阅读理解;英语阅读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英语的主要任务之一”。[1]阅读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过程,而是读者与作者交流的思维过程。鉴于我国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教师应鼓励并引导学习者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因此,把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结合在一起研究,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随着英语的广泛普及,英语已成为考试中的重要科目之一。但根据以往的教学来看,中国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处于“传道授业解惑者”的地位,因此教师的知识传授及教学方法的使用直接影响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在农村或偏远山区,英语教师习惯在语法和词汇层面做详细的分析,而对阅读材料中句子的组成、主题及各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常常是一点而过,没有给予恰当的解释。但发展较快的地方也是如此。
其次,由于中国的学生处于非目标语的环境中,学生们往往会将母语思维模式迁移到英语阅读中来,而英语国家的一些风俗、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这样可能会导致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或完全误解作者意思的情况。学习一门语言就是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传达给说不同语言的人。简言之,英语阅读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所以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知识,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再次,受高考的制约,在高中特别是高三搞“题海战术”是很常见的现象。虽然这样的“题海战术”能提高学生们的英语成绩,但形成了所谓的“哑巴英语”,不能和对方用英语进行交流。
因此,为了保证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把相关的教学理论引入教学中,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方法进行英语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发展至今已趋于成熟,学者们把图式理论广泛地运用于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和外语教学等学科领域。
图式理论源于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所提出的认知图式的概念,他认为概念本身本无意义,只有当它与人们已知的事物相联系时才能产生意义。概念并非孤立地储存在记忆中,而是共同构成了反映现实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的认知结构图式。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把图式描写为“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2]。如今,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读者而言,在阅读过程中掌握的世界知识的图式,如背景知识、跨文化知识、阅读材料的结构知识等比掌握语法的复杂性更重要[3]。由此可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培养文化意识及了解阅读材料的文体特征对读者高效地激活必要的知识框架有很大的帮助。
国内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始于1987年应湘教授所发表的一篇《简论图式理论的教育实践意义》,它给教育、教学的实践带来了新的启示。随后,特别是2005年之后,从理论的研究到理论介绍再到理论的应用,特别是在外语教学领域,如阅读、听力 、翻译及写作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
在认知活动中,激活图式网络中的一个知识结点,将有利于该网络中其他知识的表征和提取。因此,获取的知识点越多,阅读者越能更好地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Rumelhart把图式分为三类: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或称修辞图式[4]。由于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所占的分值比较大,所以做好阅读理解对获得高分至关重要。本文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所提出的要求,结合图式理论,探讨提高英语阅读理解的策略。
(一)语言图式
语言图式是指“读者先前的语言知识”,是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基础。即读者关于阅读材料的词汇、语法和句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缺少这方面的知识会使学生们的阅读遇到困难,影响学生们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但对英语成绩差一点的学生来说,他们阅读英语文章的最大障碍是词汇量不够、语法不扎实,导致无法进行文本所需传递信息的输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增加词汇量、熟悉习惯的词汇搭配、把握语法结构规律,以建立完整的语言图式。比如,词汇学习的策略:可以利用语境图式、事件图式或意义来学习词汇,促进对词汇意义及使用的理解,扩大词汇量。如在学习单词universe时,可联想到space, starts, the earth, the moon, man-made satellites等;也可利用词根、词缀图式扩大词汇量,如anti-,ant- 表示相反或对立的意思,antiknock(防震), antiforeign (排外的) 等。而语法是联接词汇与句子的纽带,有了语法规则才能完整地表情达意,才能使语言具有条理性。因此不能再把语法当作独立的语言现象来处理,而应该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让学生们发现其共性并总结特点,以培养学生们发现及总结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图式
内容图式指的是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内容熟悉程度或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有很深的文化色彩。内容是文章的主题,因此内容图式又称主题图式。李航认为内容图式有两层含义:一是关于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生活方式、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指具体所阅读文章中涉及的有关领域或专业方面的知识[5]。作为母语为汉语的高中生来说,他们所接受的还是大众的普遍的文化知识,对于某一专业的专业术语很难记得。如与篮球相关的专业术语:double pump, make the basket, driving to the hoop, nothing but the net,虽然每个单词都认识,但却不明白它们在语境中的含义,其原因是所接受的文化不同。因此,在外语阅读教学中,不能认为语言就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简单的相加,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把“文化意识”列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们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些都强调了文化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如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表面意思学生们一看就知道,但其背后的文化色彩却不得而知。
因此,教师应逐步扩大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建立丰富的内容图式网,注重学生们文化知识的输入,指导学生激活并积累内容图式,以降低所读材料的难度。
(三)形式图式
为了充分地理解文章,光有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文体特征。对于每一篇阅读材料,其体裁总是遵循一种约定俗成的模型和范式,含有一些可识别的文体特征。如议论文、应用文、说明文、描写文和叙事言文等,都有自己独特的特征。如叙事类、描写类的篇章模式常按时间或事件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而且一般没有主题句;说明类和议论类的文章常采用“问题—解决型”或“概括—具体型”,主题常在句首、段末或段中。如人教版的高中英语必修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一文中,以“longed to help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life---one day---travel (Tibet, Zimbabwe, a thick rainforest)…的叙事结构,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形式图式,使学生们快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结构,很好地理解文章的大意及各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
以上三种图式可以看出,图式理论在教学和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大脑中的这三种图式与阅读材料中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如Best所说“图式知识一旦被激活,就能引导问题解决者以特定的方式搜寻问题空间、寻找问题的有关特征”。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图式理论表明了图式在阅读理解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读者的阅读能力主要受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形式图式的制约,所以图式理论不仅有助于学生们对语言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们感知世界,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Вart1ett, F. C. Remembering: А Study in Eхрerimenta1 and Socia1 Psycho1ogy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32.
[3]齐齐,李陆平.图式理论与英语阅读前教学活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S1).
[4]Rume1hart, D.E. Schema: The Вui1ding В1ocks of Cognition. Theoretica1 Issues: Reading Comрrehension [C]. Hi11sda1e N. J. Lawrence Er1baum Аssociates. 1980.
[5]李航.图式与外语阅读理解[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2).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Zhang Jing-ying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Ganzhou Jiangxi, 341000, China)
Reading is the main source of getting knowledge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and a language activity between readers and authors. The paper is based on the three forms of schema theory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in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strategies of English read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of English reading.
schema theory; English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reading
G633.4
A
1000-9795(2014)01-0278-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1-25
张静莹(1987-),女,河南开封人,从事英语教学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