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西方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中的突出矛盾及反思

2014-04-17 09:12丁魁礼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经济学矛盾个体

丁魁礼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公共管理类西方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中的突出矛盾及反思

丁魁礼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本文主要分析公共管理类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包括课程内容过多与课时不足、课程过于抽象与实践案例教学、多元理论流派与课程内容选择、新古典经济学与中国经济转型、个体自私的假定与公共管理天下为公的理念相兼容等五大问题。

公共管理;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本科

一、西方经济学课程课时压缩与课程容量过大之间的矛盾

在公共管理学科中,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课时安排主要有两种方式:(1)在一些高校中,将其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安排两个学期展开教学,教学课时较为充足,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展开,教学交流和反馈的课时也较为充分;(2)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将公共管理类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教学课时设置为一个学期48个学时或者更少,这样就产生了课时压缩,西方经济学的课时就非常紧张,与课程容量过大之间产生了矛盾,以至于在教学中不得不“赶进度、抢工期”,以致“一堆概念扑面而来”,同时,无法安排教学交流和反馈课时,实践案例和热点经济新闻也无法深入研讨,影响了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有效理解。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抽象性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

从教学访谈和教学反馈来看,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内容非常抽象,而且新概念特别多,尤其是一些概念与以前所学的知识结构不能兼容。例如,西方经济学的需求概念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需求概念是两回事,西方经济学的需求包含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两个方面的意蕴。经济学上的需求与需求量也是两个概念。例如机会成本的概念,学生感觉很陌生,必须详加解释才能理解。例如经济学成本分析中的所谓长期和短期与日常话语中的长期和短期概念也是不同的。

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必须具象化,不能完全依靠数学公式,解释世事不能从数学公式到数学公式。因此,西方经济学的教学面临着理论抽象性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矛盾,必须解决抽象理论和现实经济实践以及独特案例的对应问题。而在实际教学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觉西方经济学太抽象、都希望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采取实际例子教学。学生们希望从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作为一个引子,从生活引入到理论,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解释生活当中的经济活动。而浮躁的学生则直接要求学习对以后工作有用的东西,而不是学习西方经济学抽象的、“无用”的理论。

三、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和庞杂与课程教学内容取舍之间的矛盾

西方经济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而且这些理论流派之间在理念和观点上存在诸多争论和矛盾之处。一方面如果在基础教程中只有一个流派的观点和理论,那么学生就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以后的思维和认知,所以简介地介绍大多数经济学流派是极其有必要的;另一方面对于公共管理专业学生而言,很多经济学流派对于理解公共事务和体制改革极为必要。

对于公共管理类专业而言,制度经济学对于理解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技术与创新经济学对于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理解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转型经济学对于加深理解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个矛盾: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多元和庞杂与课程教学内容取舍之间的矛盾。如果仅仅按照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学生们普遍反映距离现实生活和经济实践非常遥远,如果安排其他理论流派进入教学内容,就存在如何取舍理论流派的问题、以及课时不足的问题。

四、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导的经济学教材与中国转型经济形态的矛盾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卡尔·夏皮罗和哈儿·瓦里安曾经这样记述到:“在与学术界之外的人接触时,我们时常听人抱怨说经济学在今天的经济中已经没有很大的作用了。一开始,我们感到很纳闷儿,因为这些抱怨经常来自向我们咨询建议的人。然后我们恍然大悟:他们抱怨的是大多数人在学校学习的古典经济学,它的核心是供给需求曲线和像农产品市场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1]

以市场这个耳熟能详的概念为例,西方经济学的教程主要采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处理方法,要么没有解释,要么仅仅一句话解释,“市场是参与人交易的场所”,然后开始讨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等四种市场结构。成熟完善的市场已经存在是教材上的基本假设前提,关于“什么是市场”这个问题所涉及的丰富内涵都被忽略了。至于市场是如何演变而来、市场如何才能规范、市场如何才能有效运行、市场与计划如何协调等等这些问题在西方经济学基础教材中几乎根本没有涉及,这样,学生们读完教材后无法与中国的背景和历史对应,学习这门课程之后依然无法理解中国经济形态产生的理论逻辑。

至于市场经济这个概念在西方经济学的基础教程中更是没有位置。所以现今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让学生们学完一个学期之后“感觉好像与现实中的市场经济并不直接挂钩”。身处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中国,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第一次接触西方经济学的内容,竟然没有任何有关市场转型的课程内容,值得深思。至于市场经济模式的丰富性在基础教材中也没有提及。实际上,市场经济模式绝不是只有英美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一种,就是欧洲也还有多种模式,诸如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以及北欧模式。有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在混合经济体系中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两者所占比例不同时,整个市场会有什么不同?政府该如何在这种体系下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样的问题在现存的西方经济学教程中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学生们以后不再学习相应的经济学课程,那么这样的问题只能束之高阁了。

另外,以新古典经济学为主导的西方经济学教材,主要处理交易和交换行为以及资源配置及其最优化问题,但是忽视了学习概念,排除了组织学习和群体知识概念,强调的不是生产、积累和增长而是治理结构的选择和给定资源的有效配置,无法有效处理学习、生产和知识等重要议题[2]。

五、西方经济学个体自私的假定与公共管理天下为公的理念如何兼容

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有一些基础假设,这里涉及两个:方法论个人主义和自私。其中自私,就是指个体利益最大化。方法论个人主义是指一切社会现象看作是个体行为与个体之间的互动的结果,认为集体或者群体不可以被看做是一个独立的决策者,集体只是个体的组合,是指经济学的分析是从个人开始的,是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或者说从经济角度研究个人行为的,这是一种将个体作为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与我们日常生活中指涉道德的个人主义是有差异的。相对的概念是方法论集体主义,相比较而言,在西方经济学教材中方法论个人主义占据主流地位。实质上,两者不能截然对立起来,正如霍奇逊所述: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些简单的个体,而是一些在社会秩序中占有一席之地的社会个体…为了了解这种个体,我们必须把它放在其群体环境中来加以研究;而为了了解这种群体,我们又必须考察那些个体,正是这些个体之间相互关联的行为组成了社会群体。[3]

公共管理学科是研究公共事务的学问,一向标榜“天下为公”的公共精神。这样,西方经济学个体自私的假定与公共管理天下为公的理念之间就出现了矛盾,两者如何兼容是必须面对的艰难问题。在使用西方现代经济学分析公共管理问题时,是以某一级政府为分析单位,还是以政府官员为分析单位?笼统地分析某一级政府的经济行为是否能够在逻辑上自洽?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教学中清晰地展示出来,以供学生思考。

六、结论

本文分析了公共管理类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分析了如何解决课程内容过多与课时不足的问题、如何处理课程内容过于抽象与实践案例教学的问题、如何处理多元理论流派与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如何利用所学内容理解中国转型、个体自私如何与天下为公相兼容等。课程教学探索没有止境,这些问题将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体会和解决。

[1]夏皮罗,瓦里安.信息规则:网络经济的策略指导[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5.

[2]霍奇逊(Ноdgsоn).演化与制度:论演化经济学与经济学的演化[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43-255.

[3]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61.

Prominent contradiction and reflection in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of public management of western economics course

Ding Kui-l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western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public management, including course content too much and shortage of class hours, the curriculum is too abstract and practice of case teaching, multiple theories and the choice of course content, the new classical economics and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the individual selfish assumption and public management five major problems.

public management; western economics; teaching; undergraduate

G642

A

1000-9795(2014)01-0119-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3-11-25

丁魁礼(1980-),男,安徽亳州人,讲师、管理学博士,从事公共政策研究。

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研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以公共管理教育为研究对象”(2012319)、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资助(2012B013)广州市高等学校第五批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公共管理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广州大学2011年度行政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资助。

猜你喜欢
经济学矛盾个体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简明经济学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经济学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