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性思考

2014-04-17 09:09:09王朝晖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院校

王朝晖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商丘476000)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理性思考

王朝晖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河南商丘476000)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是契合高职院校办学特点和发展实际的现实选择。目前,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实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等问题。基于此,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快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问题;对策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1]。这是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明确指向。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际状况,特别是认清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对此作出路径探讨,这是改善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由于没有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缺乏相应的制度评价和保障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效果一直不佳,这不仅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而且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轻视实践教学的观念依然存在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定位于技术应用型,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片面地强调其重点专业和学科特色,突出对学生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德行教化。”[2]轻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便成为一种常态,其实践教学更是流于形式。实践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的必要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当亦如此。然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过于偏重理论灌输而忽视实践教学,虽然也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施教环节其重要性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上。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被随意压缩,实践教学课时更是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也未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应有重视。一些思政课老师缺乏经验和责任心,在实践教学中搞形式主义,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敷衍了事,所以实践教学环节比较广泛地存在看似开展实则荒废、有实践活动而不持续等问题。

(二)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纷纷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力度,探索出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与方法,但也存在着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还主要体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大都是在理论灌输的过程中穿插一些主题讨论,或者举行演讲赛、辩论赛之类的活动。由于个别教师的素养和认知跟不上实践教学的要求,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单调的实践手段难以支撑高职教育的要求。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方面,通常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集中实践。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强化“思政课”的育人功能,由于安全、财务多方面的原因,此类活动仅局限于少量同学,实践教学的覆盖面过窄。二是分散实践。引导学生在假期期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社会实践,撰写实践调查报告,因为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和能力较差,不少学生的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并不明显。

(三)实践教学缺乏完善的条件保障机制

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相应的制度保障,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尚处在发展阶段,在组织、经费、基地各个方面还缺乏完善的制度支持,致使正常的实践教学活动呈现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不能充分有效地开展。保障机制的缺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经费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特别是校外实践活动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出,而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也不能完全满足学校的经费需求。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经费不足。二是缺少基地保障。由于我国高职院校起步较晚,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并且在基地的开发建设方面遇到各种困难,使实践教学基地难以有效建立。三是缺乏组织保障。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一个涉及面较广的组织活动,需要学校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互动才能有效开展。由于不少学校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现象依存,实践教学的组织保障机制还不畅顺。

(四)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一般来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都有一套比较健全的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但在实践教学方面还没有完善的监控机制,实践教学的效果及学生成绩的考评缺乏科学的标准。具体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评方式不合理。考评方法仍然沿袭理论课的计分模式,过于着重实践的结果而忽略实践的过程,没有“对大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想、信念、智慧、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价”[3]。这种方式不能很好地考察学生的知、行结合的能力,也不能对实践过程展开全面、连续、动态的考察。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形式的混淆。当前高职院校校外实践教学的方式比较单一,存在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等同于假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象,而社会调查只是实践教学众多方式中的一种。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标准无从谈起,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完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思路

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出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对策,构建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机制方面作出创新。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基于高职院校的现实状况,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除了注重社会实践教学外,还应包括“课堂实践教学”和“校园实践教学”[4]。根据对大学生的调查表明,在思想政治理论中,老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是影视观摩欣赏、课外读书报告和社会调查;而学生希望老师组织的实践教学活动依次是:看(电影、名人访问55.6%)、行(实践、调查、践行37.2%)、讲(讨论、演讲、交流19.3%)、读(原著、名人传记、名著等14.7%)和写(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9.7%)[5]。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有必要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教学、课堂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活动模式。并且,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还要采取多种形式,设法整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从多个方面进行育人,使其为实践教学内容服务。

(二)更新思想观念,建立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知行统一能力的有效路径,它能够提升学生观察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社会适应力。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与专业课程一样有一定的运行和保障机制,需要各部门整体协调、科学规划,而不是被边缘化。为了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成立专门机构,把政、教、工、团、系等方面优化组合,进行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决策运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人员、经费、基地等各方面的保障。在具体操作细节上,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讨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内容的统筹安排,探索有效的实践模式和方法;依据实践教学方案,明确教师职责和实践课时,将实践教学纳入统一的教学管理;按照实践教学的人员、经费等实际需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运行和保障机制。

(三)加快实践教学基地的开发和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职院校思政课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业已成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现实的要求来看,重点是建设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性质和特点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以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实现途径上,应建立校内校外双结合、专业思政双结合“双结合”模式,这是目前行之有效的途径。

其一,校内校外双结合。高职院校校外“思政课”实践基地一般遵循合作互惠的原则,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积极建设,但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我们还要建设“思政课”实训室和网络平台等校内实训基地,这是节省经费、丰富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有效方法。其二,专业思政双结合。利用专业实训基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把专业课实践教学基地纳入到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群之中。这样既避免了人财物的浪费,又拓展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真正形成“课堂—基地—社会”三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指路人。高职院校的思想治理论课教师任务更加重大,除了要有良好的综合知识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实践交往能力。

一般说来,实践教学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那么加强教师综合能力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主导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通过外出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研究、下企业挂职锻炼等形式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与能力是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同时,也要对专业课教师开展育人、树人培训,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生产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从而真正做到“学生走到哪里,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就跟进哪里”[6]。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教学的能力,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五)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因素除了实践过程的精心组织外,还取决于对实践结果的考核评价是否完善。如何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应该建立以下两种考评机制:

一是要对教师实践教学效果的考评。考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应对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尽可能量化考评标准,加强实践教学的可操作性,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考核监督机制。首先要把实践教学课时纳入整个思想政治教学工作量中,将之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次还要对实践教学的效果情况进行监督,每次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反思都要及时总结。

二是对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考评。对学生实践学习效果的考评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特别是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思维发展的变化更为重要。在具体细节上,实践成绩的考核包括三部分:课堂实践教学中学生的即时表现、校园实践教学的评价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才有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上所述,虽然各高校对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已形成共识,但在实施操作层面上还面临着许多新课题。本着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探索、共同努力,总结出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教育规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力,真正实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教社政,2008,(5).

[2]郭君.反思与建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反思性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3]李碧玉,蓝燕.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再思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5).

[4]赵增彦.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多元化整合与一体化运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

[5]张远平.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

[6]乔树森,朴素艳.关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4).

[责任编辑 程光辉]

Reflections on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Zhao-hui
(Teaching Depart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ngqiu 476000,Henan)

Strengthening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s the realistic choice which fits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At present,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such as un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and lack of the corresponding institutions in practice teaching.Based on this,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do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innovating ways and means of practical teaching,strengthening the teaching team,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vocationalcolleges;practical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problems; countermeasure

10.3969/j.issn.1672-0342.2014.02.024

G642

A

1672-0342(2014)02-0087-04

2014-04-26

王朝晖(1973-),男,河南商丘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理论。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院校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4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学习月刊(2015年12期)2015-07-09 03:36:56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