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蓓
“十二五”时期是中国深化体制改革、技术革新和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全球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中国对外贸易仍然取得了振奋人心的成绩。伴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中国的外贸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外贸行业企业对于一线外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应用型外贸人才有了更新的定义和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考虑区域产业结构、进出口商品结构、企业类型和紧缺岗位需求等诸多因素来进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设计,从而培养出充分满足行业企业要求的综合性高职外贸人才。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大融合在推动经济活动规则改革的同时也推动着人才需求的改变。具备良好的英语应用能力、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一定的市场开发能力的传统外贸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的外贸行业企业需求,它们呼唤着新兴外贸人才的诞生。
1.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的多元化增加了企业对多层次高职外贸人才的需求。近几年来,技术的革新和新兴贸易方式的产生,外贸行业经营主体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多种性质、不同规模的外贸企业同时并存,外贸业务员的角色由不同身份的人扮演,他们可以从属于一个企业也可以作为一个自然人而存在。因此,对外贸行业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大型的国有企业、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管理完善,分工细致,需要的人才层次和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中小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组织机构设置简单,对综合性的人才需求相当迫切;以自然人存在的外贸业务单元可以服务于各类外贸企业,工作更为灵活,能够独立完成一项业务,具备货源寻找、信息发布、磋商、签订合同、接单、生产跟单、合同履行、业务善后和电子商务操作各个环节的能力。
2.贸易纠纷的频繁出现加剧了企业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企业参与出口活动越来越频繁,中国生产的产品在世界各国的市场占有率也越来越高,这就带来了更多的业务纠纷甚至是反倾销问题。然而中国的企业综合能力并没有随着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由于业务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诸多中国外贸企业在面临业务纠纷甚至反倾销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选择息事宁人,但是息事宁人的结果是问题继续频繁发生。因此,现今的外贸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相应的从单纯的货物进出口业务操作向服务贸易运作加管理型人才转变。
3.产品的多样化加速了企业对复合型高职外贸人才的需求。新型产品的产生和日新月异使得各类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越来越依赖于产品知识的详细介绍和宣传,这就使得企业所需求的外贸人才必须是既懂得相关产品的知识,很好地掌握客户的消费心理,采取适合的营销方式,又具备进出口业务流程中所必备的各类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总之,外贸企业在对外贸人才的需求上除了着重考察专业岗位技能外,对他们的职业素质做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他们须持有国家颁发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如外销员、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等。
外贸专业的课程改革多数以外贸各类业务流程操作能力训练为导向,因此许多高职院校在外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引入职业能力本位的概念,重点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融入实践教学环节,加强顶岗实习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取得了一些喜人的成绩。然而,这些改革仅仅是针对局部的改革,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组织设置上没有做到系统化、合理化。
1.对就业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不到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决定了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必须以就业岗位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但是不同地缘经济环境条件下相同岗位的岗位能力却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对就业岗位能力进行剖析时没有融入区位经济环境的因素,没有着重分析区域内相关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现状。在这种条件下分析出来的专业基本能力是不科学的,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严重脱离职业需求实际的,到了就业岗位上必然会形成用非所学、学非所用的状况。
2.第一课堂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人才的培养讲求系统性,并不是单单加强某些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就可以了。许多高职院校的外贸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时仅仅是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上改革了专业核心课程,即那些能够训练专业技能的课程,却严重忽视了其他课程对于学生基础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将基础课程进行相应的专业化改革,使得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具备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但是在外语运用、与人沟通、团队合作、抗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相当缺乏。
3.重视能力的培养,忽视能力的检验。完善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既对学生进行各项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学生所具备的能力进行系统的检验,并且能够在能力培养的初期、中期和末期均进行检验,当发现学生某项能力较弱时,能够立即采取方式提高,构成这样循环式的能力培养和检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才是科学的课程体系。然而,现在许多高校的外贸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仅仅注重人才能力的培养,却忽视对于这些能力的检验和补足提高,这就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并不一定像人才培养目标所描述的那样具备应具备的各项能力。
4.校企合作的深度不够。高职院校外贸专业实现校企合作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外贸专业在所谓的校企合作中只是让企业挂名,有的甚至是在与非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在合作中也没有用企业的标准来作为衡量人才合格的标准,这就导致某些重要的职业能力训练与外贸行业和企业的要求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真实的实训操作能力,学生所具备的技能与企业要求不相符。
针对上述所提出的高职外贸人才需求状况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在进行充分区域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笔者提出构建强调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并重的高职综合性外贸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1.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为目标,细分外贸专业人才培养岗位能力,强调“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并重的培养原则。针对广西泛北部湾经济圈外贸企业的特点和对于外贸人才的需求要求,以“单证员+跟单员”为初次就业培养岗位,并针对这两个岗位专业能力的相关性和互补性进行详细分析,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岗位能力。专业人才培养岗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即熟练进行产品和客户调研,完成进出口业务流程操作,熟练完成全套结汇单据的制作和结算、核销工作;方法能力,即具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把所学的知识进行迁移,能在工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对已完成工作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与优化建议,能正确使用工具书阅读与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社会能力,即具有吃苦耐劳、严谨细致、诚实守信、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能按照质量要求按时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能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符合社会规范和礼仪要求,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与团队成员沟通协调及有效合作完成工作任务,具备适应职业生涯发展变化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并且,在设置上述岗位能力的同时强调“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实现综合性高职外贸人才的培养。
2.以课程性质为原则,设置五大模块课程。课程模块的设置能够较好地根据课程性质将课程进行分类。根据上述岗位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要求设置专业课程,接着根据课程性质设置五大模块课程,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和综合实训课,并确定各模块课程的作用,然后将所有课程分别归类到五大模块课程中去,最后将这些课程安排到六个学期的日常教学中,让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系统培养。此外,除了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专业能力培养改革外,还必须对专业基础课也进行相应的改革,让专业基础课成为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砝码。如“商务英语视听说训练”“商务英语读写训练”“商务英语翻译”等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除了要训练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外,还应该强调是针对外贸业务应用方面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来进行训练。
3.以考证为前提,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对于外贸专业而言,相关职业资格证的获得是专业能力的证明,更是就业成功的敲门砖。将职业资格考证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既符合企业要求又符合行业要求,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具备企业要求的各项专业能力,又能够通过行业的相关职业资格考试。如在“外贸单证制作”和“进出口跟单实务”课程中专门设置考证培训模块,并且借鉴这两个证书的考核标准来改革课程的考核标准。
4.以“培养+检验”为法则,引入企业标准评价机制的同时实现循环式培养模式。不可否认,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核心,但是在培养的同时不进行成果的检验就无法达到培养的目标,因此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也是相当重要的。引入企业标准评价机制,在日常课堂教学各种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各类技能大赛、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企业能够深度参与的评价活动来检验并反馈人才培养成效,并将这些综合性评价活动分散到三年的教学活动中,不定期地对日常教学进行检验和补足,实现循环式能力培养模式。
总之,科学的合理化课程体系的构建是综合性高职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结构和企业需求现状,将行业标准和企业要求融入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都围绕就业岗位要求来进行配套性和系统性的改革,并采用循环式培养模式来针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培养、评价、反馈和巩固,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综合性和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