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红玲
艺术类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综合艺术特长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学生既要掌握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艺术学科基本理论与技能,又要系统地掌握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艺术类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正是衡量艺术类专业的教学水平、检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依据。然而近年来多数高校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却不尽如人意,甚至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滑坡的趋势,部分民办高校尤其是艺术类本科的毕业论文质量较差,影响了民办高校的持续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近年来,民办高校招生规模一度膨胀,然而生源质量却相对不高。民办院校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尤其是艺术类专业更为明显。这类生源的理论基础普遍较差,且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积极性不高,由此造成科研和写作能力欠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同时,一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毕业论文的成绩对将来就业影响不大,只要专业成绩优秀、业务好就能找到好工作;有些用人单位只关心毕业生的业务能力,只看表面,只要唱得好、跳得好、形象好,只重视在各种比赛中的名次和奖项,忽视了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另外,毕业论文多安排在大学最后一学年,学生面临就业、考研、国考及各种资格证书考试的压力,不愿意把更多精力放在毕业论文的研究上,大部分毕业生最后一学年更多的是在实习单位或意向单位中实践甚至顶岗上班,没有时间进行毕业论文的研究和创作。
民办高校的发展只有十几年的时间,部分新建民办本科高校建校时间短,各项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同时,由于经费来源单一,教学投入有限,管理人员相对较少,教学管理不甚规范,毕业论文质量的监控体系多不够完善,很多学校对毕业论文缺乏全过程的有效监控,对指导教师考核不严、监管不力等,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在课程设置方面,民办高校关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水平和建设特色,艺术类专业的课程教学过于强调艺术教育的特殊性,重视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艺术类专业课程中研究方法类课程偏少甚至几乎没有,科研训练类课程更是空缺。教学方法上,重视课堂知识的传统教学方法依然盛行,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训练欠缺,造成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理论思维能力较差,写作、表达能力不高。
师资力量不足一直是民办高校的软肋。民办高校的一个特点是兼职教师多,专任教师少,同时,师资结构不甚合理,年轻及老年教师多,中年教师少,中级职称及以下教师多,高级职称教师少。部分民办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但师资力量却跟不上,部分专任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因此,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毕业论文指导的要求。有的学校一名导师指导十几个甚至二十几个毕业生的论文;有的学校指导教师责任感不强,指导不认真;有的学校教师刚刚研究生毕业甚至本科毕业,自身学术水平就不高,指导水平有限,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是对制作毕业论文的整个过程进行系统监控与评估的系统,对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对毕业论文制作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与管理。河北传媒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此专门成立了教学质量监控组织系统,其中教学质量监控领导小组对全校的教学质量包括毕业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全面领导与监控。其直属职能部门教务处负责对全校毕业生的论文进行质量管理。各二级学院(系)负责对院系毕业生的毕业论文工作的组织管理。
1.首先健全和完善了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制定了各项工作规范与标准。依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本科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对毕业设计(论文)提出基本要求和工作规范。同时,拟定各项质量标准,如毕业设计(论文)形式的确定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设计质量标准、导师遴选质量标准、答辩质量标准、成绩评定质量标准等,通过各种标准严格毕业论文的过程管理。
2.加强毕业设计(论文)的过程管理,包括对前期、中期、后期的质量监控。前期工作主要包括学生资格审查、选题指导、指导教师遴选、开题等检查,通过严格的制度管理确保学生选题的科学性,能够表达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认识和体验,确保指导教师能够指导学生正确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创作。中期检查重点是检查学生毕业论文的进度是否正常,通过问题调查、学生座谈会、指导教师座谈会等形式,检查毕业论文是否按照既定的进度实施、论文撰写是否规范、指导教师是否履行职责等情况,对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质量监控。后期检查主要是对论文答辩过程及论文成绩评定进行监控与评价,主要检查各二级学院是否按照规定的答辩程序和质量标准组织答辩、评定成绩,以确保客观评定、严格答辩,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创造毕业论文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适应岗位工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过程。民办高校艺术类专业由于生源质量的影响,学生综合素质整体不高,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民办高校要着力端正学生的治学程度,增强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视程度,使毕业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目标、目的、作用和意义有深刻了解,对学术论文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风气进行严厉制止和处罚;同时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低年级时要注意夯实基础,在高年级时要注意增强研究性课程及科研训练类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加强对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与监控。为了保证毕业论文质量,必须要选派认真负责、治学严谨的优秀教师担任,同时可以采取由老、中、青搭配共同组织论文指导小组的办法,以老带新,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还可以外聘本行业的专家,与校内教师共同指导,既弥补了指导教师的不足,又锻炼了年轻的教师队伍。要按照导师指导质量标准,严格对指导教师进行管理,每个指导教师要确保用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增加责任心,对学生的选题、创作及答辩进行严格要求和认真指导。
艺术类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点,既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又要有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我校是以艺术类专业为主的民办高校,一直致力于探索更为科学的高等艺术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为实现“宽口径、厚基础、应用型、德艺双馨、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我校着力凸显“实践教学”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建构和完善本科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实践环节考核体系,在本科毕业论文方面进行有效尝试。如我校的二级学院新闻传播学院针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较低的情况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面向传媒市场,提高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对学生的策划、采、编、播、制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简化程序,精简文书,探索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新途径”,改革措施是将单纯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改为“毕业作品+论文”的模式,即毕业论文由作品和论文两部分组成,综合成绩评定权重,论文占40%,作品占60%。毕业作品包括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栏目主持、现场报道、影视片配音、展览解说、婚庆主持、播音教学等多种节目形式。学生任选其中一种,整个作品的策划、采、编、播由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则按毕业作品的内容确定选题,围绕毕业作品进行论述。此项改革一改过去毕业论文“大而空”以及抄袭严重、千篇一律的弊端,提高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应用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使学生所学的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实践,使理论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在制作毕业作品和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对所学专业的热爱,提升了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毕业论文创作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全面检查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一次总体实践过程,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作为民办高校,如何规范教学管理、加强特色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