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用兰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 东广州 5 10640)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应“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要“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1]。微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高校辅导员作为最贴近学生、“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在微时代探索新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随着微博、微信等微产品潮流般普及,大学生新的聚集地和交流平台诞生,并以其无穷的魅力成为大学生新的精神家园。为了解当前大学生微生活及价值观领域的“微影响”现状,笔者选取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六所学校的600名在校生抽样调查,以获取实证数据。
结果显示,微时代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数比例上,当前正在使用微时代产品的学生比例达到 89.95%;在使用频率上,有65.07%的学生选择每天至少1次,两三天1次达16.75%;在使用时长上,平均每天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的达37.71%,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间达35.21%;在微时代对于自身的重要性上,有23.67%的学生认为微时代已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缺失会心理不适,39.62%的学生认为是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如果缺失则感觉不便,总比重达到63.29%。可见微时代已与大学生生活密不可分,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价值观影响方面,面对“当前影响您价值观念的最主要是”的问题上,35.21%的学生选择了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产品,仅次于社会40.23%,由此可见微时代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而且比重较大。影响程度上,微时代带来大学生价值观的极大改变。在“微时代产品传递的信息对您价值观念的影响程度”的调查中,有4.31%的学生表示带来根本性改变,63.16%的学生认为部分改变,冲击尚无改变达21.31%,无影响的只占11.22%。在具体价值观念影响方面,对“微时代对您以下哪种观念起到巩固和提升作用”的问题统计发现,自由、平等、和谐名列前三,“自由”达46.89%,其他两项分别达到26.79%、26.31%,而对“微时代对您以下哪种观念起到冲击和削弱作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公正、诚信、文明首当其冲,分别占到 25.32%、23.45%、20.51%,由此可见微时代对大学生的自由、平等、和谐的价值观的养成和培育起到积极作用,而对公正、诚信、文明的价值观念带来负面影响,需要重点关注和应对。
微时代复杂的价值生态以及新的传媒运行方式和交往方式深刻影响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给高校传统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严峻挑战,高校辅导员需全面分析新环境带来的新任务,明确定位在微时代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承担的角色,才能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提升教育效果。
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承担着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使命,微时代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日益增强,教育对象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和难控性更加突出,如何集现实工作和“微领域”工作于一体、集核心价值观现实和虚拟宣传者的角色于一身,是高校辅导员不容回避的挑战。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迅速适应新时代潮流,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和手段,把握其运行特点和传播规律,“玩转”新事物,与学生实现同平台交流。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要积极探索微时代核心价值观宣传的机遇和挑战,转变教育观念,根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形成和发展规律,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建设核心价值观宣传新阵地,采用图片、微视、微讨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养成及践行知识。同时利用辅导员与学生生活学习各方面密切相连的优势,将宣传无微不至地融入到学生生活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微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传播模式,充分激发了人们微时代的参与和表达欲望,笔者调查显示:65.94%的学生表示微博等微时代产品成为当前自己思想观念的主要表达渠道;而在表达频率上,有想法就发表的占到33.49%,有兴趣时发表的达到45.93%。而与此同时,微时代的开放与无界性极大地消解了辅导员在传统媒介中信息审查者的身份。微时代一方面成为多元价值观“无控”迸发并相互激荡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真实价值观动态立体展示的空间。辅导员要在这复杂空间内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需将角色由传统审查者更多向监控者转变,承担起大学生价值观信息收集、价值观动态发展判断及可能行为的分析预测的任务,为本人及其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高校辅导员为实现角色,一方面要利用学生管理者的身份优势,深入挖掘学生干部的力量,通过微博、说说等途径收集、接收学生各类信息,进行价值判断;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热点事件,通过微博等微产品设置议题,引发学生关注和讨论,主动获取学生价值观信息。
微时代是一个人们参与和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无限激发,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把关人缺失的时代。微时代价值观领域开放与混乱并存,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需要稳定明确的主导价值的指引。当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和确定期、分析判别力尚需提高的大学生,涌进多元价值观交相杂陈的“微领域”,冲突、迷茫、困惑不可避免。作为大学生亦师亦友的辅导员,义不容辞地有着疏导的责任和义务,承担着答疑解惑、约束规范和引领提升的职责。一方面应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和社会主义道德底线的宣传,用法律的权威和超出道德底线的严重性来规范、引导大学生,确保不偏离轨道,增强养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结合中国国情剖析学生价值困惑的客观根源,从根本上解决困惑,增强学生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同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提升其价值品位。
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是检验和衡量核心价值观是否养成的标准。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线人员,是最“接地气”的工作者,必须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践行的统筹者,起到组织、推动、保障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作用,推动大学生在实践中养成核心价值观,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微时代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的统筹者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用大学生关注热点、典型事物,积极在“微领域”和现实生活中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和良好环境。二是有效利用微博微信等微产品平台,综合采用微电影、微小说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三是利用党团建设、学生日常管理、综合测评等契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于制度建设和学生考评之中,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自觉养成。
微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辅导员需切实融合虚拟和现实不同境遇,挖掘角色和工作优势,从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三方面探求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
高校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集教育者、管理者和朋友三种身份于一身,具有无微不至融入学生群体的优势。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利用身份优势,巧妙借助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平台,融入学生现实和“微生活”,获取学生以下三方面的信息。第一,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各项申请的家庭情况说明,获取学生家庭地域、家庭经济和情感情况等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最原初的背景信息。第二,发展需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发展需求特别是利益需求是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因此高校辅导员要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突出的成才成长、精神和物质发展以及社会融入等方面的需求,确定需求程度和范围。第三,价值观现状。通过对日常现实和“微生活”的监控和疏导,了解学生基本的价值观模式,获取学生目前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以及价值动态,分析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主客观因素。将获取的信息按照需求特征、群体特征等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区分层次和对象,建立学生个体和群体价值观档案。联合学校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现实和“微领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案,分类指导。如对考试作弊、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其他领域出现诚信问题等有诚信教育需求的学生制定诚信教育方案,除在现实中通过传统的诚信讲座、角色体验训练等方式加强诚信教育之外,还可以在“微领域”进行重点诚信方面的关注,通过转发诚信方面的教育信息,适度采用私信提醒、行为表现佳者公开表扬等“微领域”奖惩方式,促进学生诚信意识培养和诚信习惯的养成。
马克思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2](P320)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也需培育一支有实践力量的队伍,而中共党员、团员干部、学生干部和其他榜样人群如道德模范先进个人则是最佳人选。有效发动四大人群的力量,充分挖掘其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微联动”,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中共党员、团员干部、学生干部和其他榜样人群四大人群本身就是大学生的骨干力量,精心培育提升其核心价值观水平和践行能力,有利于良好价值观氛围的形成。第二,充分利用微博等新媒体技术和手段,加大典型榜样的宣传力度,可以起到示范引领作用。第三,生活、学习、工作于学生群体中的四大人群,犹如散布在整个学生群体“微领域”的信息网,可以全面、准确、及时反馈整个学生群体“微领域”的价值观舆情,同时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引导解决力所能及和只有同辈人之间才能解决的价值观问题,从而有效弥补辅导员时间、精力有限的问题。要有效实现四大力量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功能,使其成为真正能起作用的“微力量”,在队伍培育时必须坚守三大原则:一是“高进”。在入党审核、干部选取、榜样评选的过程中,严格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综合考察其价值观水平,选取德才兼备的学生。二是“精育”。通过不定期举办讲座、沙龙、知识和实战培训等对整支队伍进行新媒体知识和运行技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知识、核心价值观教育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的新媒体知识和技术水平,力求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提升“微力量”整体核心价值观知识和行为素养,提高价值观疏导和教育能力。三是“优行”。加强对“微力量”日常和“微领域”言行的监管,对有失偏颇的言行进行及时的制止和引导,同时完善考评体系,把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教育能力融入考评体系之中,凸显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导向,从而有效发挥“微力量”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作用。
活动作为“第二课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寓于学生活动之中,贴近学生、贴近实际,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核心价值观的要义和根本,提升教育效果[3]。微时代为校园学生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传统的学生活动与微时代新媒体平台相结合,用于学生活动的宣传、展示和效果反馈,扩大了学生活动的影响范围,提高了活动影响力。另一方面为学生活动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增强学生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为跨学校、跨地域的即时互动性的学生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提供了可能,突破了传统学生活动的客观物理条件的限制。而借微时代之优势,开发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活动,要把握三方面的原则: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作为一种活动开发理念贯穿于活动的组织策划、过程开展及评估总结各个环节。第二,以学生生活为依托,根据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开发生动有趣,大多数学生乐于参与,又服务于学生生活的活动形式。比如开发“微宿舍文化节”,通过组织发动微博等平台,采取微电影、微音乐等形式展示宿舍积极向上精神风貌,不仅方便参与,还可以借助网络辐射整个学校,便于整体氛围的形成。第三,以服务社会为主题,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爱心公益、志愿服务形式。如举办大学生环保微拍大赛,将核心价值观念渗透于点滴生活之中,并养成随时随地都关注和参与的习惯和自觉性,以行为养成为落脚点,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的实效。
[1]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24.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张世良.核心价值观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N].新华每日电讯,201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