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丽
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英语的应用遍布我们身边的每个角落。高职教育涉及的专业较多,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对此,有必要重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高职英语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目标服务的。高职英语教学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的能力,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可以进行相关的口头交流和书面作业;还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012年上海市部分普通高校专科层次依法自主招生考试,根据人才能力培养的目标,做出了以评价学生能力为导向的改革。考试内容为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尤其是能力,不求“语文、数学、外语”的文本答题,无须应试教育的“题海”训练。考试改革彰显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关注未来的职业倾向、关注未来发展需要。在这一浪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对高职英语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积极研究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教学方法单一、陈旧。许多高职英语教师仍在沿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式教学方法,即讲解单词、词组、举例、翻译课文、练习等,没有尝试现代教育理论所提倡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即培养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2.应试教学思想根深蒂固。不少高职英语教师始终沿用“应试教育”策略,理直气壮地说追求合格率,甚至总结出应试的技能与技巧。应试教法采用的“满堂灌”“填鸭式”等方式使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频繁的统考、统测使学生成了考试的奴隶,学生常常在精神压抑的情况下苦学直至厌学。
3.对教材内容“挑肥拣瘦”。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材内容“挑肥拣瘦”,还是只讲应试所需的单词、语法、课文。学生的听、说等能力的培养费时费力,且分值不高,很少训练甚至不进行练习。
4.英语课的要求模糊。高职英语课的要求“管用够用,适用为度”“为专业课服务”等提法不一,要求不明确,学校与学校、教师与教师之间,英语课教学内容差距较大,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较大。目前职业教育比较热,但英语等基础课却不被重视,随意删砍。
5.英语课内容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没有体现职业特色,主要表现在:英语课和专业课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衔接不紧密,知识迁移不够,没有为后续课程起到先导作用。
6.“高分低能”现象。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旦把应付考试作为目的,往往容易忽略一些不直接影响测试成绩的教学环节,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这就是“高分低能”现象。英语实际运用水平与考试的高分很不相称,学生辛辛苦苦学了多年英语,背了几千个单词,找工作时,却写不出自己的简历,遇到外国友人,只会简单交流。
7.“聋哑英语”现象。高职学生尤其是理科高职生,大多数是男生,他们在中职或高中时英语就学得不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考试,听、说能力的培养他们不重视,张口说英语的机会几乎为零。听力训练时,他们习惯性地句句默翻成中文,增添了听力的难度,听到的是支离破碎的文章,使得有些学生干脆放弃考试的听力部分。同时,面临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认知心理产生冲突的困难,他们不会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甚至闹出笑话遭到同学的嘲笑。有的学生由于存在方言问题,内心焦虑,羞于练习,以致对口语不感兴趣。相当多的学生无法将语言的声音信息与其所代表的符号和表达的意义联系起来,只能通过视觉来辨认和接收所学的语言知识。
1.课程改革。新的《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规定要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实现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这将使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基础阶段全过程,为了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必须有基础阶段英语和行业阶段英语。基础阶段英语内容主要是听说读写译,可突出英语应用文的写作。行业阶段英语包括各专业英语阅读、专业英语口译和笔译、专业英语情景对话等内容。
2.教学形式改革。一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不能停留在多年的思维定式上,即教师上课讲生词,讲课文,做练习,对答案等。教师应该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效果的控制者、质量的保证者,尤其要把教师的角色转变成教学的设计者。教学的设计者要设计出教学的创意,设计出个人教学的风格,设计出用现代知识教学生去应对未来的世界。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成课堂的组织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调动一切因素的导演。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基本任务。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乱说”“敢说”“多说”,有语感、有信心、有量变,最终达到质的飞跃。二是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游戏式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的内容有内在兴趣,而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游戏教学为学生营造有趣宽松的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任课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游戏化课堂教学,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情景式教学: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而组织的教学活动。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的已有资源去感知、认识和应用知识。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主要不是靠教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为英语课堂教学开辟了新天地。由于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文字、声音、图像、动漫为一体的特点,能将枯燥静态的知识讲解转化为生动的、立体的、动态的语言教学,使课堂活动栩栩如生,让学生能更好地领悟英语语言的魅力。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冲击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而且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eychler)做过两个著名实验,一个是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从外界获得的所有信息的94%。另一个是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的实验,结果表明,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听到内容的20%,看到内容的30%,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这充分说明人类的视听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3.考核模式改革。第一,期中、期末考试内容和形式。根据《要求》,基本知识要覆盖课程标准的全部内容。期中、期末考试为:口试加笔试100分。口试占20%,有朗读、简单口译、情景问答、情景对话、即兴演讲等。笔试为书面闭卷形式,占80%。整套试卷有基础部分、提高和能力题。第二,平时考核评价方式和内容。平时考核100分,测验占20%,可以是单元测验,或是重点知识检测,也可以是听力、口语、写作等单项形式的检查。考勤占20%,具体体现为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占20%,主要是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听课情况和课堂活动参与情况等。预习和复习占20%,具体体现为课后学生的团队合作、完成作业、查找资料情况等,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选取一个知识点了解英语背景知识,并以读后感或小论文的形式上交。二次评价占20%,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然存在差异性,应允许一部分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随着英语知识与技能的积累逐步达到应有的水平。对此,教师可以选择推迟评判的方法。如果学生对某次测验成绩不满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申请,允许他们重新进行考查。学生通过努力,掌握了知识后,教师应对学生的第二次答卷给予评价。如果学生满意自己的成绩,可以不参加二次评价,其相应占比平摊到前面的四个项目中。这种评价方式是“形成性评价”,而不是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的评价。第三,平时考核与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的比例。平时考核成绩占50%,期中占20%,期末考试占30%,最终得出的总成绩为该学生一学期的总评成绩。经过两年多实践,针对高职英语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结构的特点,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多元化评价方案,有利于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校本教材开发。校本教材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展开的教材编写的系统工程,以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需求、学校的办学条件以及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凸显学校自身特色为主要特征。高职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在于如何使课程符合特定学校情境中的人的需求与兴趣、如何处理人面临的特殊问题。然而,在现有的高职英语教材中,很难找到完全符合某所学校实际所需的教材。组织一线英语教师编写符合本校学生实际和就业所需的校本教材刻不容缓。要贯彻“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其具有终身学习能力打好基础”的编写理念。同时贯彻全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体现职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学生的自主实践。职业性:高职英语教材应服务于高职教育目标,针对其教育特点,具有鲜明的职业属性,把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融合在职业教育中。实用性: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自主性:通过精讲多练,凸显学生的语言实践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专项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参与到语言技能的实际操练中,在自主实践中达到复习、巩固和提高目的。
我国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刚刚起步,从教师、学生、教材等方面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具有必要性,这些因素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能为推进和深化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