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洁
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报告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再到“十八大”报告指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如何切实提高文化自觉、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是摆在各行各业面前的重大问题。大学不仅是知识传承和创新的地方,更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场所,有没有文化自觉,能否树立文化自觉是高校发挥文化功能的重要前提。鉴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之间的同质性,构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文化自觉的内涵和维度。“文化自觉”这个概念最初由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尽管后来又有一些学者分别从“认识论”“反思论”“基因论”等角度将“文化自觉”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其中不免有合理成分,但是笔者更加支持和认同费孝通先生关于“文化自觉”的理解。这是因为,从19世纪末至今,对文化的争论无非是关于“古今中外”的问题,面对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如何做出取舍,如何既避免文化复古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又避免全盘西化,如何辩证地对待自身文化,实现民族文化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提升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是问题的核心。费孝通先生仅用简单的“文化自觉”四个字给出了答案。据此,笔者认为文化自觉至少可以从三个维度去认识和把握,即对文化价值的认知,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对文化建设历史责任的担当。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促进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文化,它是一种文化形态,其过程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也是一种以文化形态、方式、方法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体现着文化性质,具体包括文化继承性、文化超越性、文化民族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继承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文化继承所具有的应然性和必然性。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在任何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向教育对象灌输的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带着过去文化的印记,任何以文化虚无主义的观点脱离文化历史,割裂文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将失败。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超越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超越时空、阶级、派别的局限对文化进行继承和创造。只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一切世代、一切阶级、一切文化流派的文化思想都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超越和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民族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风格和特征。因为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个性,而正是这种民族文化铸就了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灵魂。而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会选择能够适应民族土壤的文化精神来教育民众。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文化的内容、文化的形态、文化的方式、文化的方法促进人的文化选择的传承、创新,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文化能丰富人的境界,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精神,促进文化主体的知、情、意、行等多方面全面发展和主体人格形成、稳定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创建一个陶冶人们心理的‘文化场’,以文化传承、文化渲染、文化渗透、文化自觉等方式表现出来,在潜移默化中使社会准则和思想品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质,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使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文化的选择、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创新来实现对人的教育。”②
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文化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性质的根本体现,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功能的实现形式,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性质和文化功能保证了文化自觉的实现。文化自觉包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传承,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命之一就是通过继承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因此,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应该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文化传承创新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相互融合。
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自觉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遇到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对自然以及个人之间的历史形成的关系,都遇到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同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地方。而理性批判和合理继承、创新是文化自觉的根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充分的挖掘和创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代的东西当下化,传统的东西现代化,使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整合、无缝对接,从而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和创新发展,这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的根本体现。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积极回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也是人类教育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高校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补给却缺乏系统性、制度化,这就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认知程度不高、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观念越发淡薄、民族文化自信心不足等现实问题,更不要谈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了。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内容是对此困境的积极回应。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如孔子“仁爱”思想中的“恭、宽、信、敏、惠”“孝、悌、忠、恕”,孟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墨家“兼爱”,道家“无欲”“不争”等思想,《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教育著作在价值追求、人才培养、道德养成等方面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多的契合点。同时,又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是来源于人民、来源于实践,这些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易于被群众所接受。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论对其进行分析辨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和广为熟知的民族语言,把反映当今时代生活和实践的思想内容融入这些概念和形式中。一句话,就是要用旧瓶来装新酒,充分挖掘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积极增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传承和创新,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为主渠道增进对传统文化的内容了解和认知是前提。目前来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并没有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专门教材和必修课程。1982年新加坡教育部便组织编写了《儒家伦理》教材,获得很好的社会效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成功范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不仅有效地利用了传统教育资源,也能使当代大学生在学校中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寻找到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认知中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良好氛围。认识源自实践而高于实践,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和提高认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应该来自于大学生课外的素质拓展活动。学校可以经常举办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文化沙龙、演讲比赛、国学讲坛、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以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迹,欣赏传统书法、音乐、手工艺作品等传统文化实体,使广大学生在领略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之美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切身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利用学校广播站、校报等传统媒体,以及校园网、QQ群、人人网、微博等新媒体手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中国传统文化氛围融入校园文化,让学生浸润在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以队伍培养为关键,有效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能否有效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引领学生传承与创新,教师是关键。“要给学生一滴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要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首先要培养一支有较高传统文化素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作为人才保障。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培养学科高学历人才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科化、现代化转化的知识技能和科研能力。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勇于探索和钻研,通过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和感召力,用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符合时代发展、满足大学生需求的思想文化新觉醒、理论创造新成果、文化建设新成就来教育凝聚一代青年,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化创新的能力,为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智力源泉。
[注释]
①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22.
②柳恩铭.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M].佛山: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21-2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