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教育部信息表明,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人,毕业生总量压力增大,同时我国经济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有岗无人”或“有业不就”现象。世界经济形势也不容乐观,全球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全球就业展望》报告显示,青年就业市场萎缩的趋势将至少持续到2017年,且高学历青年失业情况较为严重。因此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尤为关键。
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但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较高,对高报酬好待遇和在发达地域就业过分追求,加上目前毕业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择业过程中过多依赖父母,且短期不就业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造成部分企业急需用人却无人应聘。企业在招聘时,看“专业”的同时,更注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理论知识丰富而实践经验匮乏的大学生很难应聘成功。据调查,一些用人单位经过挑选和试用,认为基本合格与适用的人才仅占各类院校毕业生总数的2%或3%。笔者认为,在毕业生降低就业期望值的同时,高校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毕业生职业技能素养的培养,使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较为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能够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1.有利于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降低就业期望值。通过校企合作,能够让学生深入一线实践,真正了解职业环境,对照自身条件,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方向,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降低就业期望值,自觉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就业。
2.有利于毕业生走出校门,理论联系实际。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大部分毕业生缺少实践经验,适应岗位的能力较差。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真正了解社会所需,强化实践操作技能,真正成为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3.有利于高校进行教学改革,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高校的专业结构性强,不能随市场的变化而迅速做出反应,但社会科技迅猛发展,对劳动力的结构和类型都有更高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高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紧跟时代需求,使培养的学生在就业时具有较强竞争力。
4.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长期以来,学生择业多考虑知名度较高或经济发达地域的企业,求职具有“羊群”效应,对某些行业领先的企业缺乏了解,错失了较好的应聘机会。同时,企业通过短时间的面试对学生了解不够全面,造成选聘的员工不一定适合企业的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使学生提前入职,了解企业,对企业形成认同感,就业较为稳定。企业经过对学生长期工作实践的观察,易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选聘优秀的员工为企业服务。
1.基地模式。基地模式是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是高校与企业或行业协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提供给学生实习或就业的机会。优势:学生到基地实习可为企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可减少企业在生产旺季时的招聘成本;同时初步了解职业环境。劣势: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基地是一种单向服务模式,校企双方没有足够的约束力,不利于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说实习并不代表可以就业,有的专业实习的单位层次较高,可以顶岗实习却不可以留下工作,有的专业学生愿意实习却不愿就业,存在“企业不要”或“学生不去”的现象。
2.专业结合模式。专业结合模式是相关企业在大学期间就介入高校,与校方签订合作协议,挑选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订单培养或开设企业冠名的校企合作班,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修改部分教学大纲,企业也可选派相关人员到高校授课。优势: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将岗前培训及入职适应期提前到了毕业生在校期间,企业也能充分利用高校的场地、师资力量为自己服务,节省了人才培养成本。劣势: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仅靠某一个企业的力量,很难让学生学到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再加上培养周期长,参加订单培养或冠名班的毕业生最后未必都能到企业工作,企业投入与产出比例不对称,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毕业生来说,参加订单培养或冠名班的学生只占全校学生的很小一部分,并没有惠及全体学生,且学习的知识体系没有从根本上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一旦不去校企合作的企业,后期的职业可迁移技能较差,竞争力提高有限。
3.合作办学模式。合作办学模式是企业与高校的深度合作。企业一开始就介入高校办学,参与高校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使培养的毕业生与当前行业、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并根据社会用人需求的变化做出相应调整,促使人才培养从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转变。优势:企业通过合作办学可以获得高素质优秀人才,并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弥补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大学生所学理论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可参与企业实践将理论转化为能力,提高综合职业技能素质。劣势:对企业来说,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目标,能否在合作中获利是其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因素。而合作办学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都较大,运行周期较长,学生毕业也不一定到企业工作,成本较高。对毕业生来说,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校企合作新模式短时间很难认同,且由于高校毕业生来自全国各地,考虑到地缘因素、家庭因素等,留在合作企业工作的人数很少,这也给企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其合作的积极性。
从校企合作的路径选择可以看出,校企双方合作的越全面越深入,越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优势,特别是校企双方“合作办学模式”更能从办学源头和过程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但各种合作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总体来说,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的优势很容易发挥,而学校的优势却很难体现,造成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如何求同存异、实现“互惠双赢”,就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在企业关注的税收、信贷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同时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企业参与高校办学制度化、常态化,明确企业在承担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要积极带头参与高校教学工作。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分担企业的投入成本,共享教育成果。其次高校要积极想办法,找准学校和企业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形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利用科研优势为企业新产品的研发、新技术的引进和技术改造提供帮助,利用自己的师资力量为企业职工进行培训,为企业招聘员工提供优惠条件,并通过教育的支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学校的依赖度。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投入到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深化校企合作,政府和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一旦政府建立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学校真正提升了校企合作能力,受利益驱动的企业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也就建立了。
校企合作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好平台之一,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社会和谐和安全稳定,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政府、社会、高校以及企业都要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