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红玲
21世纪,知识资本成为继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后,推动组织发展的“第三资源”。高校是知识传播、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典型组织,知识是学校核心竞争力和优势,高校需开展知识管理以增强整体综合实力。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使教师个体层面的知识升华为学校组织层面知识,实现知识的协同效应,达到知识价值成倍增长,促进知识创新和应用。
协同创新能实现各个创新主体要素互惠知识的共享、优化配置各项资源、行动协调一致等,其有效执行关键在于创新平台的搭建。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能够有效整合学校各种不同资源,促进不同学科、部门、行业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优势和特长,实施深度合作和开放创新,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知识共享。
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包括人类自身)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它可能是关于理论的,也可能是关于实践的。波兰尼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编码化的,可以用正式、系统化的语言传播的知识;隐性知识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它存在于个体头脑中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无法用语言或书面材料进行准确描述,但非常有价值。波兰尼认为,所有知识或是隐性的,或是植根于隐性知识的,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多得多。
知识共享是指个体所有知识通过各种沟通交流形式或传播途径与其他成员进行知识交流与转移并上升为组织层面知识的行为过程。高职院校教师知识共享是指职业院校教师的个人知识(包括显性和隐性知识)通过各种交流方式(如学术报告、听课观摩、网络学习、社会实践等)为组织其他成员所分享,促使知识由个体经验扩散到群体层面。
1.知识共享的主体。高职院校知识共享主要是学校情景中的教师在日常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过程中与不同个体或群体进行交流分享的过程,主要由教师、学生、科研团队、产业部门与企业等组成。教学过程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主要围绕知识传授、教学方法改进,实现教学相长;科研过程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是相同或不同专业知识结构的教师科研团队,根据科研项目或任务相互沟通交流;社会服务中知识共享的主体是产业部门或企业,教师与企业积极联系互动,增强社会直接服务,实现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
2.知识共享的对象。高职院校有学校图书馆、教育网络等设施承载的大量丰富的以学术成果、教案、图片、教学经验与心得等形式的显性和隐性知识。高职教师知识共享的对象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所占比重较高。职业院校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等显性知识,又要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技术应用能力等。这些教学和科研经验、诀窍、技能、心智模式等不易被察觉和衡量,不易被他人理解和掌握,在日常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作用,是较典型的隐性知识。
3.知识共享的途径。高职教师作为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力量,其知识共享又可分为正式和非正式两类。正式场合有课堂教学、教研活动、学术报告、教学观摩、论文年会、企业实践锻炼、课题研究等;非正式场合包括私下谈话、微博、微信、QQ、电子邮件等。随着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互联网发展,网络传播媒介如网络搜索、网络论坛、电子书籍等,跨越时间和空间限制,也为知识共享提供了便捷、快速的交流渠道。
1.知识特性。知识特性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的实践技术技能、教学体会感悟等多是来源于经验和工作实践中的实践性知识,是较为隐蔽、难以意会的隐性知识,不易编码、收集、储存和转化,不易实现共享。知识本身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对高职教师知识共享产生阻碍。
2.主观因素。知识共享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活动,个体知识分享的意愿、动机、能力和双方的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知识共享行为。高职教师的知识是长期实践和积累的成果,具有自身的独特价值和竞争价值,一旦与他人共享,就有可能失去自身优势。双方的人际关系尤其是信任程度对知识共享至关重要。双方关系越紧密、个体关联度越强,越容易产生知识共享行为。
3.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影响知识共享的外部因素,包括学校组织文化氛围、激励机制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如学校领导不重视教师知识共享、缺少必要的硬件环境和交流平台、缺少激励机制等,都不利于教师知识的扩散、创新、交流、共享。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高职专业群是面向行业、企业人才培养需要,由一个或多个重点专业为核心,若干个专业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专业共同组成的一个集群。紧紧围绕社会人才需求,积极探索构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形成办学特色的关键所在。
专业群建设有利于专业群内教育各种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相关专业教育资源实现集体共享、协同发展,有效降低专业建设成本,极大提高办学效益;专业群建设可以设计或增加新的相近专业,重点建设核心专业并形成品牌专业,形成高职办学特色。
1.专业群建设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有效途径和良好平台。在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将分散的教师个体合聚为教师队伍集群。相近领域、相近专业、相近学科的教师主动组合,沟通更为频繁、学科更加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消除知识共享的客观障碍因素,各种不同要素较易达成一致和协调,知识也不断得到整合、创新和发展。专业群建设直接面向生产、面向企业,促使高职院校教师向行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专家请教,学习新知识,研究教学、生产新产品,不断反思、总结和提炼,实现双方共同提高、共同促进,实现知识共享和协同创新。
2.专业群建设促使教师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加快知识共享。占知识总量80%的隐性知识深藏于大脑中,未能很好地挖掘、管理和利用,培育适合隐性知识表达和传播的环境极其重要。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提供了集体互动型空间,不同专业、学科的教师在开放互动的空间中得以完成知识的交换、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个体的感受、经验、技能和思维模式得以清晰化、明确化,教师紧紧围绕专业群建设目标和任务主题,广泛开展讨论,促进隐性知识的转化,加快隐性知识的共享与传播。
高职教师的知识共享是时代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可从制度、环境、人三大方面构建协同创新的专业群建设体系,为教师知识共享搭建良好平台,促进教师知识共享、创新。
专业群建设首先要从制度规范入手,制度规范是专业群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和成功实施的强有力保证。它包括专业群的项目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制度、薪酬分配制度、绩效评价制度、信息交流机制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制度,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防止照抄照搬。专业群制度一旦制定就应严格执行。制度建设与制度执行是相辅相成、紧密相关的。专业群制度的执行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表率和监督检查以取得实效。
只有在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下,专业群建设才能营造出和谐宽松、公开公正的组织氛围,教师对组织成员信任度增加、知识共享意愿强烈,分享行为更积极、有成效。
1.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库。在现代发达信息网络基础上,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成熟的技术,建立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库。专业群教学课程精品资源可由专业群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和讨论、共同研制开发,同时满足师生、员工的网络培训和学习,加快知识的传播、提高和利用率。专业群教学资源共享库为教师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平台,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打破了时空、经济等多方面限制,实现知识共享。
2.专业群中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院校应从专业群的实践教学要求出发,有选择、有目的地建设校内或校外符合专业群各专业职业功能定位的实训基地,形成“工学”相结合的高职教育模式。校内实训基地应以专业群内各专业的核心技能训练和素质培养为基础,积极建设集成型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群公共技能实训平台。实训基地通过教师社会实践、交叉挂职、技能操作等实地学习形式,促进教师与企业专家开展问题讨论、交流经验,充分挖掘教师知识,推动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在更大范围内促进知识共享。
1.“专、兼、聘”三结合促进教师知识共享。高职院校专业群教师团队建设要积极利用社会师资不断探索“专、兼、聘”三结合的模式,促进教师知识共享。“专”是指职业院校的专职教师队伍;“兼”即指兼职教师队伍,可来自相关企业或行业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或科技骨干,或来自其他高校或科研所的专业人才;“聘”指外聘教师,如某种热门专门或急需人才的聘用。在专业群建设中,三种不同师资力量组合,促进专业、行业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提升教师团队的教学能力和知识协同创新能力。
2.复合交叉协同创新打造专业教学团队。专业群中相关专业的聚集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传播、重新组织、提升创造,各专业在充分沟通、相互学习中,产生思想火花。教师共同学习、交流,分散在教师个体头脑中的知识变成集体智慧,有利于取得学术突破和知识创新、培养复合型高技能的教师团队。
3.领导骨干教师互联,鼓励多向多维交流。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中,可由专业群建设负责人、骨干型教师、普通教师等构成,注重不同学历、年龄、性别等合理结构搭配。在专业群建设中,领导要认真组织教师团队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听取教师意见,对知识共享行为积极肯定;骨干型教师可把课程开发经验、日常教学反思结果、教学设计技巧等分享、探讨;普通教师可把教学科研中的困惑、疑难等问题交流、研讨。这样,不断激发教师知识分享的意愿和动机,提高专业群教学团队的整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