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群元 耿淬
网络课程开发必须以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泰勒原理”是网络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泰勒原理”指课程开发者必须研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策略及课程评价等基本问题,涵盖课程的各个方面。这四个基本问题也可以看成是课程开发过程的四个基本步骤或阶段: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评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或者说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课程观中的四大要素。因此,职业学校网络课程开发、实施和教学方法的选用应注重工作情境和学习情境的优化和整合,应遵循能力形成规律和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以学为主”是建构主义的基本教学设计思路,主要特点是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实境课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思路有本质上的共同点,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规律。
第一,教学目标分析。明确课程目标,围绕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建立整体课程框架,序化知识点。
第二,学情分析。对课程教学对象的年龄、学习特点、学业情况、既往学习积累、经验以及薄弱环节应有分析,以明确教学起点,明确课程呈现的速度、数量、方式等。
第三,教学设计。根据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特征分析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这是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包含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或某个知识点展现的顺序。教学策略及设计应围绕学习活动而进行。学习活动设计首先是学习任务的设计,学习任务规定学生所要完成的学习目标、成果形式,再围绕学习任务进行活动设计,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手段以引发学生认知的内化加工和思维,从而达到发展目标。学习任务应以适宜为好,多以小任务呈现。教学设计还包括学习环境设计,网络课程的学习环境设计应有利于学生展开合作讨论,整合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以保证高质量学习活动。媒体传递的设计是通过某种媒体形式、按照某种呈现顺序、以某种组织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是高品质学习资源的有力保证。媒体设计避免简单静态或少有变化的展示方式,避免大量的文本资料、讲稿、试题呈现。
第四,通过网络课程的资源平台设计,开放交互,学生可以及时提问,教师随时了解学生个体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教师提供大量短小精题目的题库,学生可以自行检测学习效果,也可以由组卷系统出卷,对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教师根据测试情况获得形成性评价。
第五,根据形成性评价所得到的反馈,对教学内容、方法、策略作适当的修改与调整。
为保证课程效果,应注意围绕课程内容收集素材,素材应具备动态、协调、清晰的特点,内容新颖,表现形式活泼,对吸引学生注意力、维持学习活动有较大的帮助。同时,素材内容还要满足网络传播、管理、存贮和格式转换的需要。
网络课程资源在呈现方式上应有以下特点:
第一,资源呈现的短时性。职校学生注意力时间不长,为加强学习效果,应将大知识点分解成小知识点,以便制作较短时间的资源。目前的微课或微视频都有这样的特点,五到八分钟一个教学片断来学习一个知识点,改变传统实境课程中一节课45分钟的概念。
第二,资源呈现的有序性。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进行选择,选择是否方便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按课程内容的知识顺序整合呈现课程资源是比较合理的方法,方便学生查找及检索。当然也可输入关键字查找,这就要求资源命名必须规范。
第三,资源的趣味性、直观性、美观性。如在网上学习一个电子产品kindle或pad的使用方法,甚至某个菜品的烹饪方法,就会发现那些图文并茂、美观简洁的视频或动画更易让人接受。网络课程资源也一样,当提供的资源是动态的、色彩协调的、有直观感受的,学生学习更容易,效果更明显。
第一,依托校园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构建具有特色的专业网络课程。专业课程由于具有鲜明的专业特性,光靠学生自学并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专业性特征明显的网络课程,如Flash CS3动画、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等,在构建的时候以数字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在保证学生“学”为中心的基础上,辅以教师的指导,如适量的操作演示、巡回指导等。此类网络课程可纳入学校的日常教学课表,在指定的机房、指定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依托学校网校构建适合全校学生的公共类网络课程。职业学校多以专业技术课程学习为主,公共文化课学习为辅,但从长远看,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对学生将来就业、创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研究网络课程的时候,应关注文化类公共科目课程的建设。从职业学生现有的基本素质、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等特点出发,开发以视频为主,内容涵盖科普、文学、历史等学科的网络课程,以任选课的形式展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网络课程,然后根据自身状况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并按照该门网络课程的评价方式完成考核。
为有效管理网络课程,实施网络课程的教学活动,应由专门职能部门负责,分别利用数字化学习空间进行有效管理。
第一,注册管理。学习网络课程必须先注册,接受管理。既保护知识产权又进行过程管理。注册管理模块内置与校园网教务管理系统的接口,可实现学生网上自动选课。
第二,网络课程集成。参照远程教育技术标准体系,将网络课程进行科学分类管理。随着网络课程开发数量的增加,网络平台集成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第三,网络及远程学习。通过web访问的方式,实现学生校内、家庭和异地的学习与管理。
第四,学习过程的跟踪与监控。学生注册并登录后,自动记录访问的时间、时长与次数,并作为网络课程学习的过程记录考核数据之一。
第五,网上考核。内置与学校“数字化学习空间”,实现网上考核。网上考核应指定时间、地点,保证评价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第六,网上交流。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
第七,学分制管理。内置接口,实现与教务管理系统的连接,学生考试合格后直接记入学分,将数据上传到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