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的西方经验与中国现实

2014-04-17 07:38薛胜男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4期
关键词:学徒试点培训

薛胜男

“学徒制”一词首现于13世纪,制度化的学徒制基本形成于15世纪前后。传统学徒制是“师傅带徒弟”的授技模式,曾长期广泛存在于文化、艺术、技能、技术传承等领域。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ticeship)是相对于传统学徒制而言的,它作为官方正式用词,首见于1993年英国政府的“现代学徒制计划”,以此区别于传统学徒制,直到2004年英国才不再使用“现代学徒制”一词。目前学术界一般把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为适应经济与社会现代化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的学徒制模式统称为现代学徒制。我国一般把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参与,以及教师和师傅深入指导为支撑,把企业标准、企业项目、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与育人过程深度融合的“学生与员工一体、教师与师傅一体、教学与生产一体、学业与产品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称为“现代学徒制”。

一、崛起利器——现代学徒制的西方经验

(一)西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

现代学徒制发轫于德国。“二战”后的德国仅用十余年时间就赶超英法等国,再次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其中,职业教育功不可没,德国人创造的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相结合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更是核心动力。德国的快速崛起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其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强烈兴趣,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合二为一的“双元制”育人模式成为各国效仿和借鉴的热点。1993年,英国开始实施现代学徒制度计划。1996年,欧洲委员会发表《教与学:迈向学习化社会》白皮书,强调大力加强校企结合,发展各种形式的学徒制培训,在欧盟各成员国建立学徒制培训网络中心。1996年,澳大利亚引进新学徒制,并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统称为“新学徒制”。虽然统称为“现代学徒制”,但各国在政府投入、制度保障、企业参与度、社会认可度等方面有明显区别。鉴于现代学徒制在西方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的良好成效,亚洲和拉美部分国家也开始进行尝试,试图通过人才培养重现德国崛起的奇迹。

(二)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经验

2005年,加拿大生活水平研究中心(CSLS)对近十个西方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情况做了较充分和详尽的研究,并将它们分成两个系统:一是以德国为典型,包括丹麦、奥地利、瑞士等国在内的北欧系统;二是以英国为典型,包括爱尔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在内的盎格鲁撒克逊系统。

1.北欧系统。德国的双元制是北欧系统的典型,被称为“现代学徒制”的典范,具有以下特征:(1)一体化法律保障。北欧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完善的立法体系。以德国为例,该国实现了私法和公法对职业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早在1969年,德国就颁布了《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双元制的法律地位,严格规定了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包括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等过程。同时,德国也规定了企业开展职业培训的总体要求、培训教员的资格、考试和监督制度、企业培训的组织结构等,各职业学校受到各联邦州颁布的州学校法的约束。德国职业教育将市场经济中属于私法范畴的企业与属于国家公法范畴的国家、政府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了两种不同的法律规范体系在职业教育中的一体化管理。(2)双元两段教育。双元是指两个教育主体,即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两段是指整个培训阶段分别在企业和职业学校完成。在德国现代学徒制体系中,职业教育是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的“企业行为”。企业设有专供学员培训的实习车间和生产车间,配有专门的实训指导老师。学员在企业得到实践训练,掌握“怎么做”的技能,进行实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职业学校是现代学徒制的另一教育主体,以理论教学为主,教授学生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学员在实践训练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同时兼顾普通文化知识的扩充和深化,使学员达到12年义务教育的要求,此类学习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30%。(3)三条经费渠道。在德国职业教育活动中,现代学徒制的教育经费来自三条渠道:企业、联邦政府、联邦州政府。其中,联邦政府承担总费用的17%,联邦州政府承担总费用的16%,这两级政府的资金主要用于保障教师的福利待遇,使公立学校的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企业承担总费用的67%,除购置培训设施、器材、原材料、学习资料外,还要支付学徒在企业培训期间的生活津贴和实训教师的工资。为保护企业的积极性,国家还要对提供培训岗位的企业给予3000欧元/每生的一次性补助。

2.盎格鲁撒克逊系统。在盎格鲁撒克逊系统中,澳大利亚是现代学徒制成功本土化的代表国家之一。澳大利亚于1996年引进新学徒制,后将学徒制与受训生制合并,称为“新学徒制”。1999年,澳大利亚开始实施新学徒制计划,目前有超过42万人参加新学徒培训。2011年,新学徒制又更名为澳大利亚学徒制(Australia Apprenticeship)。(1)三个“一”定大局。一个国家框架:1995年,澳大利亚教育、就业、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长会议制定了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将职业资格与教育、就业、培训联系在一起,建立了认可资格证书和学分转换的国家权威体系。一套国家标准:澳大利亚职业培训标准和能力标准由相关行业的能力标准委员会确定,主要由八级不同的能力水平构成能力标准体系(Australian Standards Framework,ASF),表达格式统一,分类详尽,可操作性强。一个国家认证体系: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由“培训包”(简称TP)和职业认证框架(简称AQF)共同构成。根据这个认证,学徒完成培训后即可获得全国认可的、与学历文凭互通的资格证书。成绩优秀者可以获得高级文凭,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或普通院校学习,培训成绩和证书可作为被认可的学分,避免了重复培训。(2)一元主导、多元主体。新学徒制培训的主导者是澳大利亚政府,其主导作用通过培训服务中心来实现。各州和地区设立了三百多所新学徒制培训服务中心,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帮助培训机构和学徒达成培训协议,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为学员提供拟从事行业和职业的相关资料,帮助学员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协助学员填写必备的表格,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时间和活动,签订培训合同,落实学员学习培训期间的福利待遇和工资等事宜。为吸引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澳大利亚敞开培训大门,只要经国家培训局认可,个人、企业、机构、学校都可承担学徒培训,并获得政府的经费支持,对招收学徒的企业还给予税收优惠。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是新学徒制培训的主力军。多元化的培训主体在培训经费投入、培训质量保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3)市场导向的拨款制度。市场导向是澳大利亚学徒制的突出特征。首先是用户市场。澳大利亚学徒制以人为本,实施“用户选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时间、地点、方式、内容、教师和考核办法等。政府的经费随着受训者拨到用户选择的院校。如果雇主和学员对培训机构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可以转到其他机构,经费也随之转走。“用户选择”促进了培训机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其次是用人市场。政府重点支持人才市场急需职业的培训,提供的拨款也高于其他职业。如对社会短缺的印刷工人的培训,按每小时10元的拨款标准,而一般的商业培训每小时只拨款5.5元。同时,学员的就业率和收入水平的高低也决定培训机构获得政府资助的多少。

二、世界眼光与本土特色——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现实

(一)我国现代学徒制的本土化实践

1.国家层面:有序推进。现代学徒制虽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教育部在职业教育领域重点推进的试点工作之一。2011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首次谈到现代学徒制,希望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组织参与现代学徒制来解决东南沿海“用工荒”的问题。2011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国家试点推进会上,教育部将新余市的江西职教园区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按照鲁昕对新余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总体要求开展试点。2011年10月,在全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交流研讨会上,鲁昕表示“现代学徒制是教育部的一个重要试点,如果我们能把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做起来,我认为这不仅仅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还解决了中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国家级别的案例,国家级别,完全可以对话德国,进行国家级别的交流”。2012年,《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明确“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2013年,《教育部2013年工作要点》再次提出“启动现代学徒制试点”。201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说明我国现代学徒制即将开始由点到面的大范围推进。

2.实践层面:多元试点。我国现代学徒制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2010年,江西新余市率先出台了《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拉开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序幕,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探索建立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实现国家案例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将新余建成全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示范区、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区。2011年6月,新余试点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教育部将新余市江西职教园区列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平台,按照鲁昕副部长对新余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的总体要求开展试点。同年10月,在全国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交流研讨会上,新余市汇报了“围绕企业用工和现代产业用人标准,签好学校与企业、学生与企业两份合同,用活政府、企业、社会三块奖金,努力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办、学校主体的办学新机制,形成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职教新模式,着力破解企业招工难、新增劳动力自身价值体现难、中小企业用工稳定难、就业者收入增加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2012年1月,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的三个专业分别开设了海螺班、美亚宝班、伊丽莎白班,试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学校、企业双元育人,学校派专任教师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企业派师傅传授专业技能;二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三是学生在不脱离工作岗位的情况下完成学业,获取全日制专科文凭。2014年3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与英国驻广州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签署为期三年的中英职业教育(广东)“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备忘录,选择广东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试点现代学徒制,开创了与国外联手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新模式。据不完全统计,江西、浙江、广东、湖北、湖南、四川、上海等地都积极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

(二)现代学徒制的中国特色

尽管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充分借鉴了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成功经验,但并未照搬国外模式。从近三年的试点情况分析,我国现代学徒制呈现出以下特色:

1.中国式现代学徒制的思路初具雏形。经过各职业学院4年的试点,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基本思路初具雏形: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为实现上述目标,对参与实施学徒制的企业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给予学徒学费补助和学徒工资等相应的保障机制也提上日程。

2.教育主体多元格局基本形成。目前我国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有地方政府、教育研究部门、高职院校、中职院校、企业以及国外教育机构,分别从地方政策、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合作育人、国外优秀经验传播等角度合力推动试点工作,直接参与育人的则是学校、企业和国外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呈多元化趋势。政府对试行现代学徒制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强,学校对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热情高涨,国外教育机构对开发中国市场、开展试点合作兴趣浓厚,但国内企业参与的兴趣不高。

3.现代学徒制试点形式单一。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以学历教育类型的订单班为主,运作模式基本是职业院校与某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选拔学生组成以企业名字冠名的订单班,学生大部分时间在职业院校学习。学校根据企业要求培养学生,实习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业。经过企业和学生的双向选择,学生可到订单班冠名企业就业。由此可见,培训主体依然是职业院校,企业的参与十分有限。

三、对话世界的梦想——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西方现代学徒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国家层面的规范管理。德国的公法和私法、澳大利亚的国家框架和国家标准,都明确规定企业必须付给学员报酬,保护了学员的权益,从国家层面为现代学徒制的良性发展提供了保障。二是灵活的经费投入。充足的经费保证了学员的学习机会,保障了职业学院的健康发展,保护了企业及其他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如澳大利亚学徒培训3年的总费用约为1万澳元,其中,政府支付7000澳元,企业与学徒仅支付3000澳元。学员如果失业,还可申请减免学费。三是确定企业教育的主体地位。在西方现代学徒制中,企业主动成为教育主体的最大驱动力来自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政府按照参加培训的人数、结合学员就业率和薪酬拨款给培训企业,对接受培训学员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学徒培训为企业带来多方面的收益,成为企业的重要经济活动之一,彻底解决了企业参与动力不强的问题。要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一)制度保障——确立现代职业教育的体系框架和总体布局

目前,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逐步将现代学徒制培训上移到大学层次,使其向“英才教育”的方向发展。我国的现代学徒制除了进一步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外,还应尽快建立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实现职业资格制度与学历学位制度的融通,形成以应用技术大学(学院)为龙头、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为骨干、普通高等学校参与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体系,明确教育层次与技术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实现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融通,推行职业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

(二)激励机制——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

我国现代学徒制面临的最大困境是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如果企业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就能妥善解决企业参与动力不足的问题。有三条途径可以考虑:一是税收优惠。对参与学徒制培训的企业,实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行业企业购置实训设备税收优惠等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办学优惠。鼓励企业举办职业学校,并享有与公办职业学校同等的法律地位,享受国家土地、税收的优惠政策。三是社会荣誉。对积极参与合作育人的企业,可由政府授予荣誉称号,提升企业的美誉度。

(三)运行模式——实现两个突破

我国现代学徒制的主要模式是学历教育的订单班,要取得更大进步,必须实现两个突破。一是在做好订单班的基础上突破订单班模式。订单班是我国校企合作较为成功的案例,但专门针对某家企业的培养目标适应性不强,规模上也不利于现代学徒制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的现代学徒制不能止步于订单班。二是突破学历教育,试水非学历教育。在办学层次上,受传统招生方式制约,现代学徒制以学历教育为主。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员工培训、社会人群的职业培训和兴趣爱好培训以及农民技术培训等市场巨大、前景广阔,我国现代学徒制培训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大有可为。

(四)经费投入——有所为,有所不为

面对我国现代学徒制试点所处的困境,政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从西方经验来看,2011年德国政府用于教育(含职业教育)支出为60.8亿欧元,占GDP的3.8%,而企业需要为一名学员的三年左右培训提供约10万马克的费用,这笔巨大的成本开支使联邦政府和企业负担很重。英国则过分强调培训数量,导致企业为得到补助而敷衍培训,难以保障学徒培训的质量。我国可以参考澳大利亚根据市场情况确定拨款数量的做法,采取分级分步投入的办法,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和未成年的学徒进行重点投入,以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刚刚起步的中国式现代学徒制必然面临诸多困难,但我们坚信,政府的决心、学校的热心和企业的雄心必然能合力推动它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

猜你喜欢
学徒试点培训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魔术师的学徒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固废试点“扩容”再生资源或将纳入其中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省级医改试点的成绩单
国家医改试点再扩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