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虎
试教时,我把课文情境中感悟草原独特风情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师:老舍先生来到草原,有哪些新奇的感受?这些感受是怎样产生的?我们来读课文第1 自然段。这段文字,可谓描绘草原美景的经典之作了。
2.学生自由读,感悟草原美景。
3.交流感悟,重点指导:
语句一: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1)我们一般说“空气清新、天空晴朗”,这里的用词有什么不一样?写出了草原怎样的特点?读出草原的高远辽阔。
(2)如果置身草原,你会做什么? 作者为什么会高歌一曲? 谁来高歌一曲?
语句二: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图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吗?(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 )
语句三: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演示“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2)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语句四: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句子比较: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体会:“回味”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加上“好像”?
4.师: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 令人惊叹, 令人回味无穷。 让我们一起用心赏读吧!
师:草原的美好风景,令人陶醉;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近蒙古包,走近草原人民。
1.自由读2-5 自然段,思考:你想用哪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
2.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场面可以看出?
3.迎接: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草原人民的热情?结合插图,想象迎接远客“襟飘带舞”的形象。
4.相见:他们能听懂对方的语言吗? (不能)又是怎样传递这份情感的呢?
5.款待:主人拿出什么款待远方来客? 除了吃的喝的,还以歌舞助兴,你体会到什么?
6.联欢:联欢的项目有些什么呢? 出示图片,了解蒙古人民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特点。
7.话别:“蒙古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如果你是蒙古同胞,想说什么? 如果你是汉族兄弟,想说什么?
8.师:从迎接到话别,一切是那么美好,那么和谐。 你对哪一幕情景最为难忘? 请选择一个场面,通过朗读表达这份情感。
试教效果总体不错,文本解读较为全面,教学过程也很顺畅,但感觉学生的收获并不大,缺少思维的碰撞,缺少深度的学习。 为此,我展开了反思。
《草原》是一篇写景兼叙事的散文,其中写景部分更是描绘草原的经典语段。这样的课文,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试教时,基本上是基于文本展开,遵循文路,确定教学内容和思路,体现了文本解读的全面性和整体性。 不过,我们在选择重点“教什么”的同时,还应考虑 “为谁教”, 不应忽略备课最重要的环节——备学生,找准教学起点,了解学生需求:学生解读文本的难点在哪里?关于描写草原的文本,学生读过哪些?选择课文中哪些语言训练点,有利于引导学生揣摩语言表达方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再次设计时,应着眼于学生主体,兼顾文本特点,设定教学内容,突出基于学情而教。
语文课上,教学策略的选择,应体现文本和学段的特点。 针对不同语段、不同学生,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匹配教学目标的设定。 如本课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样的描摹景色的语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想象,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韵味。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 大家的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总的意思是民族团结互助。 ”这样的语句极具场面感,则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情景中加深体验,揣摩作者用质朴简洁的语言表情达意的方法, 同时也为理解下文做适当的铺垫。
1.师:老舍先生来到草原,有哪些新奇的感受?这些感受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来读课文描写草原美景的语段,画出难以理解的地方。
2.学生自由读,感悟草原美景,提出疑问。
3.交流疑问,引导释疑:
语句一: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提出矛盾:“一碧千里”“茫茫”分别是什么意思? 两个词都有“广阔”的意思,为什么却说“并不茫茫”?
(2)旁敲侧击:词人纳兰性德政治失意时看到“一碧千里”的草原,曾经引用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名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样是表达对草原的感受,老舍先生为什么说“并不茫茫”呢?
(3)讨论解惑:封建时期,纳兰性德空有报国之志而不能施展,因而眼中的草原虽然很美,却给人一种苍茫的感觉。 而老舍先生当时处于祖国发展的新时期,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草原访问,因而感觉“并不茫茫”。
语句二: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直观演示“绿色渲染”和“墨线勾勒”。
(2)拓展阅读:没有到过草原的同学,很难真切体验到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读了老舍先生《林海》中的语句,我们会有一些启发:(出示)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
(3)剖析矛盾:“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否自相矛盾?(其实,这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写出了草原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是近镜头描写,说草原绿得浓厚油亮,给人“欲流”的感觉;“轻轻流入云际”是远镜头描写,浓绿与云天相接,给人“流入”的感觉。 )
(4)融会贯通:再读这句话,感悟草原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和作者写法的精妙。
语句三: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1)提出矛盾:从字面上看,“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是互相矛盾的,你如何理解?
(2)前后勾连:作者感到“惊叹”“舒服”的是什么? “愿久立”“想坐下”的原因又是什么?
(3)释疑解惑:作者惊叹的是从未见过“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草原;舒服的是草原充满活力,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愿久立”,是因为草原景色迷人,“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何况是感情丰富的人;“想坐下”, 是因为美景触发了诗情,急于抒情。
(4)诵读领会:正是这矛盾的笔触,巧妙地刻画出作者在特定境界里丰富的内心感受, 让我们通过诵读加深体会。
4.你还有哪些难以理解的地方?
教师关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引导讨论。
如: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
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
这两处都写草原广阔,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第一处用三个“一百五十里”正面描绘,第二处用“行车十分洒脱”侧面衬托。 )
5.整体朗读描写草原风光的段落,加深感悟。
师: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深厚情感,更令人难忘。 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走近蒙古包,走近草原人民。
(1、2 同原设计,略)
3.迎接:结合插图,想象“襟飘带舞”的形象。
出示: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师:作者为什么用“襟飘带舞”? (这是蒙古族人民特有的风俗习惯,他们身穿彩色大衣襟长袍,腰系绸带)“襟”为什么会“飘”?“带”为什么会“舞”呢?(马的速度快,像疾风一样。 )蒙古族同胞为什么纵马飞奔? (他们迫不及待地盼望早一点见到汉族兄弟;他们准备了美味佳肴款待汉族兄弟; 他们心中有千言万语要向汉族兄弟倾诉……) 同学们能透过人物的外表体会内心,真了不起!相信你们会读得更棒!(生朗读)
(4 同原设计,略)
5.款待:主人们拿出什么款待远方来客? 除了吃的喝的,还以歌舞助兴,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难点: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有稍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
组织讨论:“既大方,又有稍点儿羞涩。 ”怎么理解“大方”与“羞涩”的矛盾?
教师引导:汉族客人是怎样进入蒙古包的?哪个大方的同学表演一下?(师生共同表演:一边握手,一边走,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在这个过程中就进入了“蒙古包”。 )鄂温克姑娘们的神态怎样? (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 )大家一起看刚才表演的同学,现在有什么不一样? (刚才表演时非常大方,现在大家都朝她看,又稍有点儿羞涩了。 )现在你理解“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了吗?(鄂温克族擅长舞蹈,汉族和其他民族亲如兄弟姐妹,所以姑娘们很大方;虽然民族之间情深意厚,但汉族同胞终究是远道来客,所以姑娘们难免有点儿紧张和羞涩。 ) 这样写巧妙在哪里?(作者用“既……又……”将“大方”和“羞涩”这组词语连接起来,并且在“羞涩”之前加上“稍有点儿”,将姑娘们的神态写得十分准确。 )
(6-8 同原设计,略)
两次教学设计,让我感悟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既要备文本,更要备学生,找准教学起点,选准学生的言语能力生长点,语文课堂才能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
本课文笔洗炼、清新隽永,尽显语言大师老舍的语言风格。 但大部分学生没有到过草原,那种美妙的感觉往往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切感悟到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收到一般讲读不能达到的效果呢?教学时,我依据学生关于草原的语言积累,运用“嫁接技术”,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强化语言感悟:一是在教学“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一句时,补充介绍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政治失意时,曾经引用《敕勒歌》中名句表达自己的心情,无需老师启发,学生居然能联系老舍此时的心情来阐述自己的感悟,并且很有深度;二是教学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这一较为抽象的语句时,我让学生朗读老舍先生《林海》中直观形象的语句,两处语句相得益彰,学生就能融会贯通,感悟到草原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这样,教师基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而教,相互嫁接,就能起穿针引线的作用,避免对语句的过多讲解, 代之以学生对语言情境的整体感悟, 既能体会出语言生动的形象和丰富的情感,又能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效益。
老舍先生在《草原》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语句主要有四处:“一碧千里”与“并不茫茫”的矛盾、“翠色欲流”与“流入云际”的矛盾、“惊叹”与“舒服”“愿久立”与“想坐下”的矛盾、“大方”与“羞涩”的矛盾。 从字面上看,这些词语之间似乎相互矛盾,但细细品味,恰恰又是作者匠心独运之处。由于认识能力的限制,小学生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往往只看到矛盾的对立面而看不到矛盾的统一处, 从而造成学习的困难。理解了这些语句,学生也就深切感悟到了草原的神奇之处。 因此,我突出教学难点,抓住教材中貌似矛盾之处设问,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如理解“大方”一词,我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表象有了初步认识,再运用表演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感受,把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引向深入,体验语言所描绘的情境。这种巧设铺垫,为感悟后面的“稍有点儿羞涩”奠定了基础,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可谓循序渐进,环环相扣。 这样教学,融合了听、说、读、写的训练,又提供给学生观察、表演、表达的实践机会,发展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李海林在 《语文教材的双重价值和教学内容的生成性》中指出,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获得课文所传播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一个更为本质的行为”。 因此,我在教学中依据文体特点,引导学生体悟语言表达方法,揣摩作者“怎么写”,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的生长。如同样写草原广阔,“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 才到达目的地。 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 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是正面描绘,“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是侧面衬托。教师这样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多种角度、 用多种方式写景的言语表达方法,对于学生说话与习作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