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清正:对中国传统官德的扬弃

2014-04-17 07:27:06韩桥生
关键词:公正官员

韩桥生

(江西师大助理研究员、博士)

干部清正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是对中国传统官德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官清正是众多士大夫的毕生追求,强调为官者要做到政治清醒、为政清廉、处事公正、一身正气。

1.为官清醒,以民为本

把握社会发展规律,解决社会矛盾,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是历朝历代当政者的第一要务。有“春秋第一相”之誉的管仲,正是因为对天下大势有着清醒的认识,因势制宜,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分设各级官吏,选拔士子,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采取“尊王攘夷”的外交策略,最终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越王勾践败于吴后,认清了形势,屈服求和,卧薪尝胆,发愤图强,后终战胜吴国而成就霸业。商鞅入秦后,针对奴隶制度的没落,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变法图强,采取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使秦国由弱变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秦王赢政清醒认识到了天下人心思定,积极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任用能臣名将,远交近攻,最终统一了六国,促进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萧何、东方朔、狄仁杰、王安石、刘伯温、张居正等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的人物都是善于分析时事,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洞察社会发展趋势,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头脑,开创了当时社会的新气象,而成为一代名臣。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更是我国历史上政治清醒、谋定天下的典范。古代当政者保持政治清醒的一大法宝就是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唐太宗李世民善听不同意见,认识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保持政治清醒,终成一代名君。纵观中国历史,为官者能把握天下发展之大势,保持政治清醒,根据社会的需要施政,是建功立业的前提条件。反之,头脑昏庸,决策失误,逆历史潮流而动者,不但不能有所作为,而且还有可能丢了身家性命。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君主的长久统治,官员政治清醒的核心要求是要做到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廉洁政治的价值落脚点。当政者不以民为本,人民群众就会把他打倒、推翻,王朝兴替的历史使一些圣人先贤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深刻阐述了民众才是国家的基石的思想。齐桓公问管仲:“王者何以为贵?”曰:“贵天。”桓公仰而望天。管仲曰:“人君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老子曰:“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孔子也认识到要重视民众的生活,认为“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孟子主张君主应施行“仁政”,并最早在理论上明确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用舟与水的关系形象地描述了统治者与民众之间的关系。

能否做到“以民为本”是中国古代社会为政者政治清醒不清醒的试金石,也是众多仕人从政道德之本,为官者常“以民为天”警示自己的一行一言。江西省浮梁县衙署有“官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河南省内乡县古县衙内也有副远近闻名的“官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两联均阐明了官源于民的关系,为官者不应有特权,而且要以民为本,造福一方。唐代名臣魏征曰:“有德者昌,无德者亡,自古兴灭,皆由此道。”后晋刘昫告诫当政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就连庙堂之外的诗人杜甫也作诗“侧身天地更怀君,独立苍茫自忧民”,范仲淹不计个人得失,倡导“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客观上起到了抑制统治者残暴统治的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2.为官清廉,公私分明

国人向来崇清、尚清、褒清。清廉,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楚辞·招魂》中。在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中,儒、道、墨、法等各派曾提出过反贪倡廉的主张,表达了对清廉奉公的追求。如《晏子春秋·杂下》云:“廉者,政之本也”,认为清廉是从政的根本。纵观我国封建社会,凡是注重官员清廉的朝代,必然得到人民群众拥护,社会欣欣向荣开创盛世;凡是官员贪腐的朝代,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走向衰败甚至灭亡。在中华民族传统中,“清廉”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贪婪”是老百姓对官员最大的不满。

清廉不仅“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个基本规范,被视为‘国之四维’之一,而且被视为‘仕者之德’”。廉洁奉公是官员“为政之本”,是“为官之要”,是品德之基。众多为官者将清廉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古人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宋代名臣包拯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表明了自己为官的立场;明代《官箴》中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古人常讲的“公生明,廉生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就是对廉洁奉公的最好诠释。中国历朝历代都有考核官吏的标准,其中廉洁奉公均是考核的重要内容,要求官员廉洁自律,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干事,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廉的本色。《周礼·天官》中提出要做一个好的官吏,必须做到“六廉”,即“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秦之“五善”中有“二曰清廉毋谤”;汉之“六条”中有“四曰洁身劳谦”;唐之“四善”、“二十七最”中有“二曰清慎明著”、“四曰扬清激浊”。从古到今,人们看廉吏、议廉官、颂廉品、尊廉位、学廉行。“清廉奉公”成为历朝历代考核官员的标准,评价官员的规范。

3.为官公正,公道正派

在古代社会,一直将公正视为执政顺畅的基础。古代先贤对当政者要为官公正、公道正派多有论述。孔子告诫为政者应处事公正,以自身作表率,强调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代社会对于赏罚公正十分看重,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积极倡导:“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对于用人公正也十分重视,要求为政者要有爱才惜才之心,有豁达宽广的胸襟,不嫉贤妒能,不讨私人恩怨。正如管仲所说“夫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孔子也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墨子告诫当政者应“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不肖者抑而废之”。在我国历朝历代的名君、圣人、官员中,都强调从政者要“公道正派”,倡导“公天下”。正如黄宗羲所说:“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古代为官公正、公道正派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强调要秉公断案。能不能秉公断案、有无冤狱,是老百姓判断官员德行的重要考量。做官者若不秉公断案,就会落下骂名。断案时不惧权贵,铁面无私,按律公断,则为百姓所称赞。凡是清正、公正、秉公的官员,他们都把秉公办事,按律断案看作一种人生的美德和内心的信仰。包公府有联为“铁面无私丹心忠,做官最怕叨念功;操劳本是份内事,拒礼为开廉洁风。”江西浮梁县衙也有一联:“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这些都是古代官员追求公正、维护公正的很好例证。

4.为官正气,不污不浊

古代官员重气节,正所谓“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众多贤达之士怀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之心,秉持“天下有事,丈夫当以功济四海”的胸怀,以“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为标准,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袁聿明能在魏、东魏、北齐、北周、隋五个朝代为官理政长达五十载,靠的就是一身正气,朝庭褒奖曰“一辈子认认真真做人,修成一身正气;五十年兢兢业业理政,换得五代清朗”。古来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捍卫道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宁可节烈而死,也不屈节求命。《史记》中说:“君子以义死难,视死如归;生而辱不如死而荣。”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历来为中国人所景仰所传颂。文天祥舍生取义的精神光耀天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千古传唱。林则徐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更是激励着无数中国人为抵御外来侵略抛头颅洒热血。

古代官员将培养浩然正气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追求不污不浊,“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无坚不摧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捍卫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孟子认为,“浩然之气”,要通过修炼、培养,摒弃各种物欲的诱惑,才能形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古人讲究“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强调“欲人之化也,在修己以先之”,以培育浩然正气来修身养性作为个人发展的基础。古代的先哲圣贤认为培育正气,一是要“知耻”。孔子的弟子问“士”的标准,孔子说“行己有耻”。孟子也曾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如果没有羞耻之心,势必会是非不清、荣辱不辨、美丑不分,最终贪赃枉法。二是要有“志气”。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孟子曰“志,气之帅也”。志向是气节的源泉,气节是实现志向的保证。历来酬大志、成大事、立大业者心中都长存一种浩然正气,都能不坠青云之志,坚守人生大节。三是要戒欲行善,讲究“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认识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始终做到慎独、慎欲、慎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淡泊明志,宁静志远。

猜你喜欢
公正官员
迟到的公正
公民与法治(2020年6期)2020-05-30 12:44:10
公正赔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官员在线
吕坤公正观浅析
弗雷泽的三维公正观
官员晒书榜
小康(2012年2期)2012-09-06 11: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