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堂:思想成长的沃土

2014-04-17 07:11刘学平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堂课堂教育

● 刘学平

做教育之难,难在没有遵照教育的规律去行动。更为可怕的是,不少人在偏离教育规律的轨道上飞奔。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都知道,其深刻的寓意却没有深入某些教育人的内心。加盟电子科大附小的新学堂,我开始慢慢领悟——

“道”比“术”重要

来到新学堂之前,我拥有的,更多是零思碎想——如何开课结课、如何在关键处煽情、如何把某个知识点讲透、如何让学生考个好分数、如何引领学生在字里行间的关键处游走……我的“思想行动”,在传统教育的框架下幻化出的课堂魅力让无数同行叹服。

走进新学堂,走进一所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大都市的知名小学,我在短暂地了解了办学模式后,有了之前一样的自信。可是,康校长无数次在我走出课堂后提醒我:“做教育,比‘术’更为重要的是‘道’。教学生一课书,学生很快就会忘记;但有效利用学科教学教学生如何做好人,学生则会永生难忘”。这个意思,在数十次浸润我的心灵后,我终于有些领悟:教育工作,“教”仅是途径,“育”才是目的啊!为教而教,不如少教,抑或不教。有了这般认识,我把“尊重”揉进知识,把礼仪揉进课堂,把善良揉进激励,把孝道揉进作业,把自幼失去母亲当下无人照料的学生带到家里,把教育大家苏霍姆林斯基请到书房……两年中,我留意管理细心的罗维静、学习宽严有度的赵丽蓉,接近化育无声的黄雪琴,模仿班主任工作匠心独具的沈健……两年之后,我的教育思想悄悄发生着改变,问题学生的“问题”其实很可爱,比问题更可爱的是学生那颗颗纯真无比的童心。每每此时,我满心幸福,因育人而育了己,自己随着学生的成长而成长,这种感觉犹如雨后春笋破土,舒舒坦坦,充满力量。比较起来,之前的“思想”是多么单薄啊!还好,这株“思想的幼苗”在新学堂这块营养丰富的土壤上扎根生长。

健康第一

儿童健康是评价小学教育质量的第一标准——学校把这一点放在了质量管理的头一条。

毫无疑问,这是对中国当下教育极具冲击力的个性化评价条款。初闻此言,甚为惊异,从幼儿园到大学,谁不知道是以考试分数论英雄?若真是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这小学还不如办成体校?对此,我在心中画上了大大的问号。

这个问号,在一次学校的全员培训会上彻底消失。那天,大家围绕“健康第一、学习第二”议论纷纷。有人说,学习落下了,还可以补上,健康落下了,能补上吗?这句话,如铁锤一般在我心头重重一敲。我想到了我那32岁患急性胰腺炎去世的表哥,想到了40刚出头得了肝硬化的姑父,想到了还未满60岁就患了严重肺炎的叔叔……他们如果注重了锻炼,注重了饮食,注重了拥有良好的心态,病魔还会如此容易地缠上他们吗?身体的健康,不应当在病了的时候才去思量。在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把学生的健康放在第一理所应当啊。且看考上名牌大学因身体素质差而痛苦辍学的无数学子,且看有高薪的工作却因身体素质差而难以胜任的年轻人,且看一个又一个因身体不好产生心理疾病而自寻短见的“解脱”者,他们如果早一点重视健康,还会成为悲剧的主角吗?

每一堂课都关注学生的体位变化,让学生在学习中或站,或离开座位,或探身与同学交流,让他们稚嫩的脊柱不再疲惫;每一天的大课间,都组织陪伴学生参与跑步、打乒乓球、做操,以“劳”促“逸”,劳逸结合;每一次指导写字看书时都提醒学生的坐姿;每一期都监测学生的体质发展情况;每天上下午都鼓励学生多喝水……学生在 “动”中拥有阳光般的笑脸,拥有阳光般的心态,拥有阳光般的言语。尊重、孝敬、助人、坚韧、合作、探究等等,都会因健康而生发出无穷的魅力。

回头,看看几年前的“裸教”,尽管有不错的成绩,但成绩的取得却因“思想的贫乏”牺牲了学生最为重要的健康。值得吗?

别有深意的“学堂”

新学堂的“学堂”很有意思。

学堂即学习的地方,立足点是学生。仅这一点,就抓住教育的“魂”了。课堂上老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念经”的“教堂”;课堂上学生逆来顺受,为师是从,毫无个人言语,更无心语流淌,这样的课堂是麻木无奈等待宰割的“刑场”。“教堂”和“刑场”虽不好听,确是应试教育下实实在在的“特殊现象”。新学堂立足学生、立足学习、立足学法,从治校治教的方向上开辟了一条直通素质的阳光大道,这与当下最新的学科改革不谋而合。“学堂”里,教师的角色必须艺术地退隐,为学生的上台腾出空间;学生活动层出不穷,在活动中学生的自信得以丰富,身心得以锻炼,合作意识得以强化。

行走在新学堂的“学堂”里,识字教学不仅仅是教认读,还得让学生反复感受偏旁的含义,思考某一个字与这个偏旁的关系;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教材,教材只是一个例子,得引导学生把读的目光延伸到广袤的经典书海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用来应试,得让学生瞪大眼睛观察生活、描写生活,抒发对生活的感受。“学堂”之上,教师给学生的,只能是猎取知识的“趣味”、“点金棒”和“坚强毅力”。“学堂”练就学生的,是遥望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是犀利无比的“鹰眼”,但绝不是只有寸光的“鼠目”。

“新”字之后,好一个别有深意的“学堂”!

“办法”总比“问题”多

“老师,他打我!”“哼,这垃圾又不是我扔的,凭什么让我捡起来?”“大课间躲厕所,不用晒太阳做操了”……接到一个新班,面对不同学生不同的个性,原来的班级管理办法显得捉襟见肘而不合时宜。

读书磕磕巴巴,写字歪歪扭扭,说话吞吞吐吐,习作词不达意,不爱课外阅读,倾听习惯问题严重……翻开教科书新的一页,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基础,原来的教学方法显得捉襟见肘而不合时宜。

面对问题,是强权镇压?还是无奈妥协?强权镇压,换来的只会是“学生民主抗议运动”;无奈妥协,结果只能是随波逐流,破罐子破摔。无论是强权镇压还是无奈妥协,受害的都是学生。

唯一的出路是针对问题想到办法。培养小干部,让小干部履职尽责管理班务;实行班级民主自治,学生违纪事情大家商议处理,同伴教育胜过老师说教;打造班级文化,以合作、尊重、互助为核心,引领学生求真、向善、爱美;把习作观察放在首位,梳理出阅读理解的核心要素,开展经典图书漂流活动引导学生大量读书,全方位重视学科素养的培养……

实践证明,在方法的变革中,学生的情商和智商情况发生了可喜变化。少了自私,多了奉献;少了狭隘,多了包容;少了自卑,多了自信;少了狂躁,多了理智;少了俗气,多了睿智。

“办法”总比“问题”多。新学堂里,这话一点都不假。

猜你喜欢
学堂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