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君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外国语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教育部批准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下称《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精读课(即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它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和篇章讲解分析,逐步提高学生的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使其了解英语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鉴于精读课的重要性,其历来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
学校在师资、教学课时、设备等各方面都对精读课给予大量倾斜。教师也花很多时间精力备课。传统教学上多以句法分析为主要方法,教师逐字逐句地分析语法、字词短语和句型,造成学生也养成了逐词逐句地查阅词典、记忆单词短语的习惯。还有另外一种倾向,即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往往变成是在翻译课文,整个授课的过程就是单词、语法讲完,课文翻译一遍就结束了。课堂上老师一味的讲解,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沟通,学习气氛不活泼,导致学生们参与的主动性不高。在经过两年的专业训练以后,发现不少学生掌握的词汇量上去了,语法似乎也得到加强了,但却不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灵活地运用词语和句型,语言表达不够地道和流畅自然,常常用中式思维表达英文句子,造成词不达意。即使学生们的言语已具备目标语的形式特征,但思维实质仍处于母语的概念系统之中。当母语概念与目标语概念不一致时,学生的口笔语文本就会表现出语言形式与概念内容之间的失衡,非自然、非适切性的表达也会应运而生。鉴于此,必须引入更加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对精读课教学进行改革。
1980年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全面阐述了隐喻和认知的关系,指出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但存在于语言里,也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的。正因为他们对隐喻的不同诠释,促使了研究隐喻认知的全面铺开。
隐喻作为基本思维的一种方式,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隐喻来源于深层的认知机制,它阻碍人类的思想意识,促成人类的思维形态,从而让人类能够作出判断,让语言具有结构化,进而有了强烈的语言生成力,这就是隐喻的认知作用。随着隐喻研究的不断深入,外语教育研究者开始把隐喻认知理论的研究结果引入到外语教学领域中。束定芳和汤本庆(2002年)的研究认为,隐喻理论对语言教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和价值。借助隐喻理论,教师可以从人类认知角度来说明词汇意义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明白词汇各个意义之间的彼此联系;另一方面,通过概念隐喻理论,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解释语言中各种不同形式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词汇教学是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基础和重点。传统词汇教学有联想法、词根词缀法、构词法等等方式,把隐喻认知理论应用于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词汇的认知理据,更准确地把握词汇意义,同时弥补其他词汇教学法的不足。
1. 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人类最初认识的事物是由基本层面构成的,在此层面上所感知到的词汇就是基本范畴词汇。基本范畴词汇词形一般相对简单、音节不多,往往是一些无法分析的本族词汇,形式相对简单,是人类用于描述最原始的定义。很多词汇都是由基本范畴的词汇演变而来的。这些基本词汇包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人的身体部位、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草树木,还有人类和自然接触中所能感知的方位词汇,如上-下(up-down)、内-外(in-out)等。有了基本范畴词,当有新生事物出现或需要表达抽象概念时,人类无需创造新的词汇,而是采用隐喻认知机制,通过映射由已知的始源域达到为未知的新生事物命名的目的。例如“foot”这个词表示人体部位中的“脚、足”,后来由于位置上和功能上的相似,它又用来指山脚(foot of the mountain),床脚(foot of a bed)等。
隐喻思维帮助人们在英语词汇的基本范畴和其他更高级的词汇范畴之间架起了桥梁,并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认知网络。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基本范畴词汇的重要性,并运用隐喻思维方法去认识基本范畴词汇在其他认知域中的意义。
2. 多义词的学习。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多个相互联系的意义。英语中几乎每个单词都有多项词义,多义词的学习成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词汇的一大难点。传统的语义学无法解释多义词中本义和延伸义之间的有机联系。隐喻认知理论认为隐喻认知机制在词义的演变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人类的认知总是从自身到近处、由近及远、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最早为人类所认识的是其周围具体有形的东西,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人类已然熟悉的东西就成为了认识、体验和理解新生事物的基础。人类最初使用的词汇大多是表示具体事物的,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和新生事物的出现,人们不可能每次都是创造新词来指称这些新事物,而是会利用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来表达抽象的概念,从而形成了不同概念之间相互关联的隐喻认知方式和隐喻语言,该词汇也被赋予了新的隐喻意义,这也是多义词形成的最主要方式。赵艳芳(2001)就提出,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借助隐喻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
在多义词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详细讲解词语的基本义,运用隐喻的跨域认知方式在词语的基本义和引申义之间建立联系,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词汇的意义并加以灵活运用。例如,讲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一册第二课的“mask”这个词时,同学们的第一反应是“面具、面罩”,这时笔者就告诉他们这是它的基本义(即该词最初使用时表征具体事物的意义),然后引导他们思考“面具”的特点,帮助他们建立“mask”基本义与其在抽象认知领域中表示“伪装、掩饰”的跨域映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会发现词汇学习不再那么枯燥,可以通过自己的隐喻思维进行多义词词义的合理猜测和推断。
有系统性和连贯性是隐喻概念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促使人类要表达具体的隐喻主题时, 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概念进行阐述。为了达到唤起读者的内心情感、说服读者或更好地传递思想等目的,作者往往运用他们思维中已有的概念隐喻来表达和构建语篇思想内容。隐喻通过隐喻机制构成要素的前后关联性,从而达到衔接语篇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只有透过词句表面,看到文章反映的概念系统里面,才能更为准确地理解整个篇章。
现行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师往往把重点放在词汇、句子上,讲解一下篇章的布局、段落大意、主旨等,没有深入分析构建文章中心思想的思维模式的特点,缺少深度,无法真正把握文章的内涵。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引入到篇章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先采取自上而下的办法,把与文章主题相关的概念隐喻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题意、主旨、框架、思想组织进行大胆的推理猜测。其次要求学生找出体现该概念隐喻的词汇、句子、段落,让学生理解语言的选择与深层次的概念隐喻的内在联系。最后教师要对涉及的概念隐喻和相应的语言表征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同时为今后其他概念隐喻语篇的学习打下基础。
语言是隐喻思维的显性表现形式,同时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材料都必然被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另一方面隐喻思维的运用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所以,隐喻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民族文化的背景,同一认知对象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隐喻概念。通过掌握目的语的隐喻概念来学习目的语文化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教学大纲》规定要注重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通过隐喻将错综复杂的文化现象的脉络加以梳理,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在精读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透过教材的语言材料运用隐喻理论分析中英的文化现象。例如,在精读课教材《致用英语2》第一单元讲到中国春节传统时,就提到了“中国红”的重要地位。这里就涉及到颜色隐喻认知,即用颜色范畴去理解、认知和表达其他认知范畴。这种隐喻认知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汉语文化对红色的钟爱源于古时人们对太阳的一种本能依恋和崇拜,因为火红色的太阳给人们光明和温暖,让人感到幸福,因此红色就成为民间人人皆爱的“喜庆颜色”。春节时家家户户悬挂红灯笼、贴红色对联、剪纸,每个人穿红色衣服,戴红色帽子,给小孩送红包。这种喜庆吉祥的意象图式又进一步延伸到其他领域,象征着经济繁荣、利润可观、受人重视等等,出现了诸如红火、红利、红人、走红等语言表达方式。而在英语文化中“红色”的隐喻认知模式则大不一样,它代表着危险、愤怒、亏空等等,因此英语中有“If you do go into the red you get charged 30p for each transaction.” (如果你真的出现透支,那你每笔交易要支付30便士的费用。)和“I didn't mean to break his nose. I just saw red.” (我不是故意要打断他的鼻梁。我只是一时气急。)。通过讲解两种语言中关于“红色”的隐喻认知模式,同学们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和西方在这方面的文化。
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瓶颈是概念性的而不是语法性的。精读课作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核心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词汇、语篇和文化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注意到母语与英语之间在认知方式上的异同,努力用英语的隐喻概念思维框架代替母语的思维框架,实现概念流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Lakoff,G.&M.Joh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束定芳.汤本庆.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与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002,(2).
[4]孙 毅.认知隐喻学多维跨域研究[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