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14-04-17 06:20:49尉艳梅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自主性英语专业跨文化

尉艳梅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尉艳梅

(集宁师范学院外语系 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我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缺陷。学生对英语的相关习惯和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因此英语的学习偏重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灌输和死记硬背。未来的英语学习需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学生的内因作用的自主性学习。

高校英语;自主学习;跨文化交流

前言:我国经济的发展世界瞩目,国际上也迅速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的改变,迫切的需要世界各国与我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合作。这迫切需要我们英语学习从过去的单纯的语法、句型的机械灌输被动记忆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向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为主导方向的模式转化。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调动起来。

一、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性

传统高校英语学习,以语法和句型的堆砌为主要方式,机械的向学生灌输海量的单词和语法知识。尽管国家用英文的四、六级考试作为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界定。但在很多情况下,很多学生仍然难以摆脱自小学至高中历年来的应试心理。以应试为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和学习动机。大大削弱了英语文化交流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不少学生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如鱼得水,轻松过关,而在与外国同学或者国际友人的交流中却捉襟见肘,很多耳熟能详的知识点却在交流的氛围中无用武之地。大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薄弱,而现代文化交流的大趋势大环境下,又迫切的需要具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能力的人才和能深刻理解英语文化内涵的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仅能听,能写,还能在英语语境中轻松自如的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观点和对英文人文环境的恰当理解。因此我们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改革方向应该定位于,加大力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主性需要,使英语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心渴求,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二、跨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概述

大学英语的教学历程,经历了很多的变革。从基础到高深,从简单到完备,从僵化灌输到人性化交流等阶段。其方法也多种多样,如:翻译法、直接法、听说读写法、环境语境认知法、交际法。后两种教学模式,是近现代兴起的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新探索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基本围绕着跨文化交际研究与跨文化教学来进行。当高校英语的学习以交际为目的时,学生学习英语就成为一种主观的需求。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逐步的从枯燥、机械的记忆中解脱出来,获得东西方文化思想的共鸣和碰撞,得到西方文化的融入和自我认知。得到交流、交际乐趣。这无疑会大大降低高校英语学习和教学的难度。

三、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模式初探

有了正确的指导方向和理念,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改革措施就呼之欲出了。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学习和教学的模式应该着眼于以下几方面内容:

1.重视交互式的英语学习模式,强化英语文化语境的营造

高校英语的学习模式的转轨,必须首先在课堂上注重英语语境的营造和英语文化内涵的解读。尽量避免“CHINESE ENGLISH”(中国式英语)的出现。不少学生或许语法娴熟,词汇丰富,但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文化本质理解不深。在与国外人士的交流、交际中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尴尬场面,甚至闹出让人捧腹的笑话。比如按照我国的交际习惯,诸如“你多大了(How old are you?)”,“你礼拜一去哪里(Where will you go on Monday)”等问题,本来无可厚非,但与外国友人的交流中这些问题往往会令对方感到稍许不快,这就是对英语文化内涵缺乏深刻认识的结果。在交互式的英语文化语境中,学生会对英语学习消除恐惧心理,身临其境的进入文化背景的角色中去,由被动应答变为自主交际。

2.重视情境教育在课堂教学的运用

情境教育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能改变以往英语教学的死板模式,以教师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为基础,把英语文化环境中的交际习惯、交际技巧、交际表达方式通过日积月累的强化,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使用英语的环境和目的。增加其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3.重视跨文化的英语交流活动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跨文化的英语交流活动,其目的不是活动本身,而是将学生平时所学的知识,以交际的视角进行检测和深化,以语言功能和潜在意识,培养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ability)。从而将英语学习转化为内心的自主性的需求。

四、结束语

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性学习是新兴的课题,目前来说还处在不断的摸索和深化阶段。因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我们国内教学环境的限制,自主学习英语的过程还很漫长,我们的教师队伍还需要进行持之以恒的探索和研究。只要我们准确把握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流交际的正确方向,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必将大大提高。

[1]David,J,Constructivism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1995(02):241-247.

[2]应惠兰,等.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04).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college English majors' autonomous learning

Wei Yan-mei

(The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Jining Normal College, Wulanchabu Inner Mongolia, 012000, China)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efects in the process of English learning of Chinese students. The lack of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students' habit of English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so the learning of English focus on the languag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English learning needs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in future, needs autonomous learning of students' internal factors.

college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H31

A

1000-9795(2014)04-0361-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11

尉艳梅(1978 -),女,内蒙古乌兰察布人,助教,从事英语教学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自主性英语专业跨文化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38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现代企业(2015年1期)2015-02-28 18:44:00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江淮论坛(2011年2期)2011-03-20 14: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