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新授课的导入艺术

2014-04-17 06:52蓝振华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期
关键词:习语课文思维

蓝振华

一、导语

导入是指教师以各种形式呈现课文的主题和思想,启动学生运用认知结构接受新知识的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的积极交流,能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有效地学习。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也是教学成功的一半。导入作为课堂新授课的开始,扮演着桥梁与路标的角色,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学导课,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①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题材广泛,富有时代气息,涉及中外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卫生、体育、饮食、科学常识等多个方面,这些都为教师采取多种导入方式提供了可能性和机会。本文对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新授课的导入艺术进行初步探讨。

二、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活动,意义重大,不可忽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借助教师用书的教学建议,借鉴、吸取别人好的经验和教法,从学校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法导入。教师在进行导入课设计时,选材要以兼顾语言学习与职业素质培养、语料真实地道、内容生动新颖为原则。这样,导入才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为整节课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到第一步就敲在学生的心上,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到本课教学主题上来。总地说来,新授课的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导入要紧扣新授课的教学内容。导入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其目的是为了衔接新知识和旧知识。因此,导入的设计应紧扣新课的主要内容,充分考虑与所授新课的内在联系,满足学生听课的需要,把学生带进新知识的课堂,真正做到为新授课服务,而不能随心所欲,夸夸其谈,漫无边际,使之成为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累赘。

2.导入要突出五个“性”。新课的导入要突出五个性,即交际性、启发性、趣味性、新颖性、简洁性。首先,交际是人与人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是英语教学的本质,也是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其次,学生的积极思维对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而启发性则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再次,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磁石”,也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导入要具有趣味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本领,能将“死”的东西讲“活”,对枯燥的内容进行加工,将抽象的知识用生动、风趣的实例进行对照、讲解。此外,创新是英语课堂的灵魂所在,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最后,导入应讲究简洁性。导入只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环节,不能占用太多的时间,否则教师就不能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做到精心设计导入,尽可能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启动学生的思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新知识上来,就可以为学生节约时间,提高教学质量。

3.导入要自然流畅。导入是让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前感知和理解将要呈现的知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座桥梁。学生思维方向的转变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顺理成章地呈现新内容,自然、流畅地实现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自然、流畅的导入能起到调节的作用,逐渐把学生的思维方向吸引到新知识上来,给学生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三、高职高专公共英语导入的基本方法

英语课成功的导入是语言教学能够走向成功的关键。那么,教师该如何导入以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我们知道,步入高职高专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英语基础,他们的思维也开始由形象阶段过渡到抽象阶段。因此,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从学生的特点出发,采用适合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技能。

1.温故导新法。知识具有继承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各种新知识都是从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指出:“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是利用主体经验中已有的旧工具实现的。”②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自身和学生的知识,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与新知识有内在联系的已学过的知识,以各种方式唤起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的回忆,以旧带新进行导入。这样的导入会起到桥梁和路标的作用,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为整个教学的成功做好铺垫。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中有内在联系的课文很多。如《年轻一代》(《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讲述的是年轻一代与他们的长辈们之间代沟的故事。这是一篇有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文,除了这篇课文外,《小孩?你是在开玩笑吗?》(《希望英语》第二册,第一单元)也是一篇有青年人价值取向的文章。通过年轻一代与他们的长辈们之间存在代沟这一事实的学习,学生对时下部分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分析,教师在上这一课时,就可以用英语提出以下问题:你想找到自己的白马王子吗?你想结婚吗?你想要小孩吗?想或不想的原因是什么?(Do you want to find your Mr.Right/true love? Do you want to get married?Do you want to have children?Why or why not?)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学生有关记忆的匣子得到开启,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2.利用多媒体手段直接导入。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全新尝试,不仅仅是单纯教学模式的改变,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变革。在导入环节中,如果我们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授课,引导学生用眼去凝望,用耳去倾听,用心去体验,往往能直接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其形成一种努力探索的心理。如在上《夏威夷》(《希望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这一课时,如果用著名歌手麦当娜的经典歌曲《LA ISLA BONITA》(《风光秀丽的小岛》)来导入新课,教师既可以完成导入,又可唤起学生对美丽风景的向往。

3.设疑导入。设疑导入是指教师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带着一种期待心理进入课文学习。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应该让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能够有些“成就感”,学生才能品味进步的喜悦,从而获得继续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课堂上只有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英语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形成。

4.幽默导入。我们知道,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教学幽默艺术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③好的幽默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心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教与学变得轻松而有效。由于幽默具有如此巨大的作用,所以教师应把它运用于教学中,灵活地导入新授课。

5.随机导入。随机导入是指利用学校或课堂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重要的或突发的事件进行导入。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那些看似琐事但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小事件,导入的材料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另外,这种导入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6.日常生活题材导入。21世纪的高职高专学生思维活跃,消息灵通,对自己周边的人和事十分关注,并形成自己的情感判断和价值判断。许多众所周知的时事、娱乐和热点话题可为教师的导入提供充足的切入点。此外,如果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处处留心,做个有心人,不仅是众所周知的时事和热点话题,就连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可用于课堂导入,成为导入的活水源头。

7.以学生的言谈表演导入。语言的学习要具备一定的交流气氛,浓烈的交流气氛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一般来说,高职高专学生具有好表现、欲成功、易满足的特点。而课堂是学生思想、情感和信息交流的社会舞台。为此,教师应创造情境,让学生开展辩论、演讲、采访等,并以学生的活动导入新授课。这样的导入为学生提供了各抒己见的机会,有助于形成热烈的辩论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语言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自由式发言、演讲、甚至表演、游戏等。

8.文化知识导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要想在没有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知识的情况下掌握该门语言是不可思议的,这也是跨文化教学成为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的原因。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材包含着所学语言国家的丰富的文化内容,如果运用文化知识来设计导入,有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扩大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文化修养。

9.习语导入。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很多习语,特别是谚语和格言,富有哲理和智慧,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启迪性,为人们借鉴和参考。在教学中,若适当运用习语,既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丰富他们的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渗透德育教育,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能用于导入的习语有很多,如谚语“You can’t judge a tree by its bark.”建议人们不能以貌取人,而应以才取人;“A smooth sea never made a skillful mariner.”启迪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培养坚强的意志,攀登科学的高峰。那么这两句谚语就可分别用于《美丽的代价》(《希望英语》第一册,第八单元)的导入。

四、结束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作为新授课的第一个环节,导入更无定法。即便是相同的一篇课文,其导入方式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导入,作为新授课的开端,对教师来说并非是件简单的事情,有时甚至会成为棘手的问题。但如果教师能在遵循导入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地设计导入环节,并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的方式进行导入,相信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注释]

①②③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179,182,183.

猜你喜欢
习语课文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