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香
随着社会工作这一职业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承认,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体系日渐成熟和完整。目前,高等院校中的社会工作专业培养层次有社会工作硕士(MSW)、本科、高职专科三个,相应的培养目标在这三个层次也有不同的要求,故而其培养模式虽有一致的地方,但其差异性也很显著。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为基础,拟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向度,尝试构建适合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三阶段—交互式”培养模式。
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首要的问题是要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何种素质结构。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社会工作专业需要培养的是具有社会工作价值伦理、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和技能、能够开展实际社工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向度是向上的价值追寻和思考、平向延伸的专业方法和技能以及向下扎根的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精神动力,是一种专业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一种独特追求。总体上来说,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其核心是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认同。价值观对人的认知和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只有认识到社会工作对于社会的价值、对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价值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自我价值观,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因此,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充满价值取向的职业,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是社会工作培养模式的灵魂,贯穿于社会工作培养模式的各个阶段和环节。
结合我国传统文化和当前社会工作发展的特点,我国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观建设强调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谐与稳定。这同西方注重个人权利有所差异。同时,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我国注重服务的“人情味”、重视道德的引导和内化。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是确定从业者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培养是让学生了解到本专业所服务的群体往往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从而感受到本专业的社会价值,是让学生在伦理冲突和价值判断的现实选择中来培养合乎理性的专业价值,是引领学生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精神追寻。
社会工作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在现代服务业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在于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专门的工作方法和技能。一般来说,按照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分为直接服务方法(根据服务对象的规模分为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团体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三大类)和间接服务方法(根据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分为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及研究三大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每一种社会工作的服务方法都发展出了一系列社会工作服务理论模式,每一位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可以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以及个人开展服务的偏好选择相应的理论模式。社会工作服务实施过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程序,一般包括接案、预估、计划、实施、评估和结案六个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有删减和反复。了解、熟悉、掌握和运用这些社会工作服务方法、不同的理论模式及服务流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主体部分。
社会工作专业是在为解决我国当前转型期大量社会问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培养目标定位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培养是社会工作扎根社会服务土壤的根基之所在。
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培养需要相应的支持,即确保学生参与实践的保障机制的建构,包括促进实习的课程设置,实践指导教师的配备、实践过程管理、实习效果的评测体系。与此同时,校外实践环境的营造也很重要。校外实践环境的营造重在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相一致的校外实践基地。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落实在社会工作专业上应该是“校区(社区)合作”或者“学校—社会组织合作”。实践环境的营造要在保证实习时间、校内带教教师、校外督导教师和校外实习平台等方面具备条件。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普通高等本科教育存在较大的差别,不仅体现在培养年限、招生层次上,更为核心的差别体现在培养目标上。即高职教育应培养既具有大专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此,与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生和社会工作硕士比起来,高职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那么,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结合笔者在工作中的认识和反思,构建出了高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对应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三个向度:向上的价值观培养、横向延伸的方法技巧培养以及向下的实践培养,社工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构建为价值观培养阶段、方法技巧培养阶段、实践能力培养阶段。
1.感同身受的价值观培养阶段。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是要将社会工作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社工从业者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实践证明,强制灌输难以真正形成学生的价值观,必须设置适当的真实或模拟的社会情境,刺激学生的价值认知,激发学生的价值情感,面对弱势群体能够感同身受,使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真正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在此阶段,可以通过观看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电影、纪录片来感悟专业的价值观。如通过观看《海洋天堂》可以看到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服务需求;可以通过走访社工专业机构和特定服务对象了解社工服务的环境,产生专业的认同感;可以通过聆听资深专业社工主题讲座和从业经验分享来认知专业成长过程,感受专业价值观的力量;通过专业案例的价值伦理判断和选择来厘清价值观的原则和界限,获得理性的专业价值判断和伦理选择方法。
2.模拟演练的方法技巧培养阶段。鉴于社会工作以真实的人为服务对象,不允许存在的实验性,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的初级培养阶段都是以学生群体自身为服务对象,在校内实训室开展的。一方面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再现来模拟演练,如部分同学扮演服务群体中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部分同学扮演社工角色运用不同方法和技巧来介入服务;另一方面,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一个社区,学生群体就是一个潜在的服务对象,学校社会工作本身也是社会工作服务领域中的一部分,因而可以在校园内开展一些成长性小组活动、大型社区活动来培养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社会工作的方法和服务技巧,熟悉工作程序。
3.校内外一体的实践能力培养阶段。“在游泳池中学会游泳”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共识,价值观是否内化并发挥指导作用,方法技能是否学会并能娴熟运用,这些都需要到真实的社会工作中加以验证和训练。因此,社会工作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最后也是最能体现专业学习水平的一个阶段。实践培养阶段打通了校内外的界限,学生们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也是实务机构“准社工”,接受校内专业老师的实践指导,同时要接受校外实务机构专业社工的实习督导。
三个阶段的培养直接对应社会工作三个向度,但是这种培养并不是僵化的,而是因材施教,因学生情况而调整。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是社会工作专业高职生的培养是以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为旨归的。因此在培养中,以下三种“交互”必不可少。
1.身份角色的交互。在社会工作专业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身份角色在不断转换和变化。第一个阶段,以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和专业认同感的培养为重点,以校内课堂教学讨论和到社工组织参观参访及体验参与实际项目进行的形式组织教学。教师是引导者、咨询者、专业社工,学生是体验者、观摩者。第二个阶段,以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通过小型、中型教学实训项目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模拟项目的运作过程中培养专业核心能力。教学实训项目的设计要打通课堂与校园、社区、社会的联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设计力所能及的实训项目,体现社会性、职业性、开放性。教师是传道授业的知识传递者、实训指导者,学生是训练对象和服务对象。第三个阶段,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学校的专业综合实训和到社工组织顶岗实习交互进行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工作中,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教师是指导者、评估监督者,学生是实践者、准社工身份。
2.空间地域的交互。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强调打破校园的围墙,打通校园内外,实现校园内外空间一体化,在空间和地域上共享。一方面学生到专业社工机构参观参访,获得感性直观的知识;另一方面学校教学将专业社工机构的真实服务项目、典型案例带入教室,供学生们分析、模拟。此外,学生进入社区、专业社工机构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展,同时也将专业社工机构的资深社工引进课堂,成为来自行业一线的技能教师。通过纵深方面的学校—社会组织合作方式实现校园内外教学与实践的空间地域根据需要即时转换。
3.模拟真实的交互。在三个阶段的培养中,对学生而言,其模拟的、真实的身份角色在不断地发生转变,而且其身份特征和能力体现因不同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情境也在适时发生转换。其中,第二阶段以模拟情境的实训练习比较多,第三阶段的机构实习则是以真实的情境为主。
社会工作是个舶来品,其专业建设和职业发展在我国存在的时间还比较短,也就意味着各方面都处于探索阶段。但人们日益提高的社会生活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对社会管理的日益重视,无不表明社会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这也是对当前高等教育领域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这是每一个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课题。本文就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三阶段—交互式”的构想,这仅仅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此外还有课程设置、专业体系的完善、不同培养目标层次之间的协调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