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明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尽早接触社会、了解企业,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以便于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自身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因此,会展专业教学通常在人才培养计划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到会展企业顶岗实习,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职业素质,逐渐适应从学生到职场工作者的角色变换。但是,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找到解决对策,以提高顶岗实习课程成效。
在目前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顶岗实习》是会展专业的必修课程。该课程密切围绕会展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安排学生到一线企业岗位进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生对职业与岗位的感性认识,切实实现学生学习的专业内容能够在实习中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的要求。
1.目标总述。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对会展企业的文化、管理和服务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熟知会展企业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企业环境,成为一名称职的会展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2.具体目标。(1)知识与素质目标:要求学生能掌握会展专业就业群体岗位的相应岗位能力;掌握会展公共关系处理技巧;熟悉工作基本礼仪和沟通技巧。(2)职业技能目标:有良好的礼仪、职业道德意识和服务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强,能对各类人际关系进行灵活处理;心理素质过硬,情感自控能力强。
1.心理落差严重。这种情形往往在顶岗实习初始阶段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踏出校门之前,参加顶岗实习的每个学生都踌躇满志,希望在新环境中能大展宏图,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顶岗实习期间,很多学生会发现现实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职场人生相距甚远。
工作内容上,发现自己尚无法进入公司的骨干团队,仅能做一些辅助性的琐碎工作。偶尔能接手一些项目,却发现要么受到很大的限制,无法真正表现自己的想法;要么缺少技术含量,只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或复制。实习待遇方面,实习薪水非常之少,除去房租和生活费已所剩无几。由于不能参与公司的骨干项目,未能为公司带来太多经济效益,也没有提出加薪的勇气。另外,最可怕的是对未来的焦虑。感觉自己在公司既学不到什么东西,也看不到未来发展前景,要实现自己原定人生目标将变得困难重重,对自己将来的发展感到不安,从而不甘心在目前的岗位上继续做下去。
2.适应能力比较差。相对于学校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严苛很多,不少学生未能及时完成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带到了公司。如在学校交作业时比较拖拉的同学,到了公司作品提交时间才发现不能像在学校时还有缓和的余地。在工作出现错误被主管人员批评时,部分学生自尊心被打击后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愿查找自身问题,而对工作及管理人员产生不满心理,甚至让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实习效果。
3.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会展业有自己的行业特点,特别是在展会的布展、开展期间各方面工作千头万绪,劳动强度会非常大,对学生的体力、精力等都是非常大的考验。学生刚从学校里出来,习惯了舒适悠闲的校园生活,面临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不堪重负。特别是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在蜜罐中长大,没吃过苦,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容易产生紧张、委屈等情绪,又不会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而产生逃避心理,出现擅自离岗或消极怠工的现象,为顶岗工作带来很大隐患。
1.部分管理制度难以落地。虽然每所院校都有内容完善的会展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等指导性文件,但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岗位、职责等各不相同,学院的部分管理制度在具体执行的时候往往难以落实。
2.缺少有效“监控”机制。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选择的实习单位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分散,甚至有一些跟学校相距遥远,给学校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特别是那些不是会展专业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的实习单位,由于缺少必要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导致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管理出现“真空”状态。再加上每位指导老师分配的学生数目又比较多,除了平时正常的授课任务,也无力深入到每家实习单位进行深入指导,也就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难题,学生会感到无助、缺乏方向感,顶岗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1.指导和培养学生的热情不足。由于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学生实习结束后离开公司的可能性非常大,企业并不会像培养正式员工那样去培养顶岗实习的学生。很多情况下,学生实习的岗位大多是满足企业临时岗位的需求,跟学生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并不吻合,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长,这对企业与学生都是很大的损失。
2.提供给学生的有价值实践机会少。有价值的会展实践项目一般都是大项目,此类项目时间跨度一般较长,而学生的实习时间有限,如果学生中间离开,将势必打乱公司既定的工作安排;且由于学生仅仅是顶岗实习,企业与学生之间缺少具有法律效力的保障,考虑到学生正式毕业后人才的流动性和企业自身的保密需要,一般不会允许顶岗实习学生参与公司的重要项目。
要切实提高会展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课程质量,需要院校、企业及学生三方之间共同努力,团结协作。
1.做好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工作。在学生顶岗实习之前,学校需做好动员工作,对顶岗实习计划、实习时间、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岗位等方面情况进行布置,让学生在离校之初即对接下来的实习工作有一个整体把握;号召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要按照统一的工作安排,在实习岗位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实习任务,检验自己多年来的学习成效;要求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注意人身安全,遵章守纪、锐意进取,以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对待,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出色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实习任务。
2.按实习区域分配指导教师。目前一般都是按学生学号或师生互选来确定指导教师,如果一个指导老师负责的学生实习地点比较分散,将为指导老师的指导带来很大困难。实行按实习区域分配指导老师,可以减少指导老师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和精力,不但可以节省路费,还能大大提高到企业指导同一学生的频率,对学生的思想心理、工作状况、实践学习等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在多次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加对学生实习企业的了解,发掘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可能。
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学生实习状况的监控。学校可以建立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学生将实习日志按时间录入系统,教师可以通过顶岗实习平台批阅和回复学生的实习日志。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指导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并通过实习平台、电话、QQ、微信、E-mail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及时指导学生,提高指导效率。为避免学生在最后阶段集中突击写日志,可以将时间设定为不可逆修改,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使实习日志真正成为平时实习状态的客观记录。
1.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的主动性。积极与会展企业沟通,吸纳行业中专家和能工巧匠作为会展专业校外指导委员会成员,邀请他们参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制订工作,将企业用工需求条件渗透其中。在双方逐步增加的交流中,企业指导老师才能对学校会展人才培养的目标有进一步了解,在实习生岗位安排中方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能发挥学生在校所学的岗位。
2.加强对中途离开学生的管理。因学生个人原因在实习中途要离开实习单位的,需要先由学生个人提出申请,实习企业内部班组讨论允许,确认不会对企业正常运转带来影响,且征得指导老师同意后,再与公司人事部门友好协商,然后向学校实习指导中心如实汇报变动情况,在得到许可后方可离开实习企业。否则视为擅自离岗,没有完成个人顶岗实习任务,最终考核将不合格。
3.双方签订实习协议书。为了保障实习生与企业的合法权益,双方沟通协商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书》,对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意外保险、实习内容、工作条件、作息时间以及薪资待遇等做出要求。同时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遵守职业道德,重视对实习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与企业签订《知识产权及保密协定》,严守企业商业机密,承担泄密后果。通过协议书和保密协定,对企业与学生双方进行法律约束。
1.工作积极主动。态度决定一切。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实习初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状态,主动投入到工作中。“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刚刚踏入职场的学生来说,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问题也能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无论是专业方面的还是礼仪修养方面的,都要一样重视。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要虚心好学,特别是要善于与企业的业务骨干沟通,一步一个脚印,不好高骛远,积极主动地做好自己负责的每一项工作。
2.强化责任意识。实习期间,要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顶岗实习协议书》中的有关规定要严格遵守,对需要承担责任的工作不推诿,不逃避。遇到突发事件不慌张,能自己独立处理的应马上处理,不能独立处理的尽快向上级汇报。要养成强烈的时间观念,特别是公司主管交办的工作一定要按时完成,切不可因为自身原因而影响工作大局。实习过程中,应经常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定期与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联系。
3.对未来充满信心。在会展企业从事固定的某一项具体工作,时间长了自然感到枯燥乏味,与自己的理想工作状态可能存在差距,所以这时候就更应该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清晰的规划,每天向着目标进步一点点,量变终会质变。实习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挫折甚至失败,无论局面多糟都不应该气馁,因为今天的挫折,就是通往未来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