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丽
产学研合作是指生产企业、教育机构、科研机构等技术创新主体,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本着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以高新技术为载体和手段,最终实现人才培养和经济利益等合作目标的过程。产学研合作是将理论或应用性的研究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体化进程,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交流过程。目前,产学研合作共同创新技术,有效转化创新成果,协调发展科技与经济,实现科研、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被认为是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文章以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为主题,探讨温州市企业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以及应对措施。
本课题组在完成“温州企业产学合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项目的过程中,确定了温州60家高新企业为调查对象,发放6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2份。对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汇总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调查了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情况。
1.温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性调查。温州企业开展产学合作的主要动因调查中,产业升级与产业发展的需要占21%,跟踪行业或领域的技术发展态势占21%,利用外部创新资源占14%,培养人才为14%,市场竞争对手的压力为12%。温州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的渠道有:31%通过院校推介,28%通过政府推介,25%通过技术成果展示会。可知,温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大多数企业认为政府对产学合作的政策还不够优惠,因而缺乏动力。温州企业寻求产学研合作伙伴的渠道比较正规,主要途径是院校、政府推荐和技术成果展示会,极少通过中介机构和朋友介绍。同时也说明了温州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主动性不足。政府促进产学研措施中,给予企业科研经费补助和给予企业产学研项目适当税收减免两项合计占40%以上。大多数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得到了政府直接或间接的资金支持,看来这才是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动力。
2.温州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注重的因素及合作方信任机制调查。温州企业在选择产学研合作伙伴过程中比较注重的因素是资源的互补及匹配。温州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调查中,19%的企业关心企业技术秘密的有效保护,18%的企业关心合作单位的组织保障和队伍的稳定性,17%的企业关心合作双方信任机制建立,16%的企业关心合作计划的有效执行及有效监管。可见温州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合作方信任机制,包括技术秘密的保护。商业资产与智力资本的互补,进行有机的动态调适,尽最大可能减少付出的价值牺牲,克服低效率和不经济性。产学研合作可以充分发挥智力资本的作用,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兴市场,促进其商业资产很快成长。
3.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调查。温州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合作模式一项,企业更多选择了合作开发,其次是委托开发和技术转让。这说明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单一,企业一方面想进行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希望这种合作能使企业以最小的付出得到最大的回报。产学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主要以提供科研经费为主,研究方不参与成果的利益分享。有些高新企业为了激励创新型人才的积极性,也有技术入股或按股(投资比例)投入,有少数企业按照销售额提成或净利润提成。影响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主要因素调查中,25%的企业选择了预期绩效。其次是技术风险和双方投入的财力、物力和时间,各占22%,这说明企业更关注其投入的产出情况,温州企业一向讲求实效,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也是如此。
4.影响产学研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企业自身可能影响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中,各有27%的企业选择了企业能否把市场需求转化为技术需求和管理层的支持力度,企业选择合适合作伙伴的能力、企业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项目经理的个人能力这三项都占15%左右。这说明企业非常关注产学研合作的效果,对企业提出适合市场需求的技术需求还缺乏信心。同时说明,企业对领导者的依赖比较强,这可能与温州家族企业数量众多有一定关系。高校和政府方面可能影响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中,有25%的企业选择了高校与实际对接的能力。这说明,很多企业看到中国高校教育与实际相脱离这一事实,并进而怀疑高校在合作中与实际应用的对接能力。16%的企业选择关注政府的经费资助,这说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对政府的政策信赖较大,缺乏自主参与的意识。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可能影响合作成败的因素调查中,在合作前是否对技术和市场有充分的调研和分析、是否有周密的研究进度表并严格监督、是否有畅通的信息沟通和有效的互动、合作过程中能否相互理解和信任分居前四位,合计占67%,说明企业比较关注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沟通与合作,以便能使这种合作真正有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
5.温州企业以往合作关系紧密程度及合作运行成本调查。温州企业以往产学研合作中各方关系紧密程度的调查中,64%的企业选择了“合作良好”。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企业以往的产学研合作给企业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是被企业接受的,这对以后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当然,也有13%的企业选择了“合作中断”。温州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运作成本较高的占28%,认为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弱的占17%,企业人才、研发设备和财力不足以支持项目开展三项合计占55%,其中企业人才不足以配合项目开展占28%。这说明一方面,制约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的因素主要来自企业内部,而且主要是企业的人才和财力方面的因素制约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另一方面,在政府大力支持产学研合作的情况下,仍有28%的企业选择了成本高制约产学研合作,说企业对产学研合作重视有限,尤其在这种合作到底能给企业带来多大好处尚不明确的情况下,企业对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更是非常谨慎。
温州企业产学研合作主要存在的问题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与产业的有机衔接做得不够,高校应用型的研发项目应注重实用性和作为商品的可转化性;企业向高校、科研机构寻求技术支撑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市内企业在建设国家、省级技术中心、试验试制基地和开发新产品时,多寻求国内、国外的研发机构、公司企业参与招投标,没有积极邀请和联系高校、科研机构的参与、共建;资金筹集困难,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学校和科研机构方以其人才、技术、科研信息等资源进行投资合作,企业主要负担了研发和生产资金,产学研合作方式还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难以通过一些投资渠道获得资金来源,难以解决高新技术研发中的高投入和高风险性问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人力资源流动快,每一项产学研项目都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培养了一批技术、管理人才,实现了一次再培训,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人员随着业务水平的提高,人才流动也加快,造成企业对项目的后期服务、项目的进一步扩展和延伸心有顾虑;目前实施的产学研项目中,对行业的关键性、前瞻性的技术研发不足,项目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有限。
1.政府深入引导的力度要加强。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主要提供法律环境和政策指导、资金扶持及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和相应的保障机制,为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搭建合作的平台,引导各方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积极参与的角色加入企业的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和的技术创新,实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间的互动和良性循环。政府具有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职责,因此,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政府在推动产学研合作之外,还要减少资源重置和浪费。
2.加强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沟通和交流。收集、分析和整理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的技术需求,做好产学研合作方之间的对接工作。作为主要合作参与者的企业,最应该学会借力,坚持内引外联,积极走产学研合作发展之路,以提高自身的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温州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共同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根据企业需求,应该促进企业在高校设立产学研合作办事处,建立有效直接的合作机制。
3.校企共建研发平台。政府要支持温州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工程实验室,并给予相关政策扶持。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通常会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因此需要培养各种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人员。对于高校和科研机构而言,他们的创新成果迫切需要向市场转移。高校与科研机构对科技发展的趋势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准确判断技术走向,所以高校的技术供给能力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相契合,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工程技术研发平台就成为多方共同的需求。
4.加强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创新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载体。温州市政府要围绕本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积极引导和组织本地区的骨干企业、核心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组建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各联盟要创新运作机制,加强成员单位间的沟通和联系,形成良性循环机制;要积极吸纳行业内中小企业参加联盟,加快行业共性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联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使之成为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创新团队。
5.共建大学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区要以高校为依托,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学科和技术优势,以高科技产品为支柱产业,将高校的综合智力优势资源与其他社会优势资源相结合,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产学研结合提供支撑平台和服务机构。通过与政府、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和研发机构,为政府、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咨询等服务,以服务求支持是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
6.建立产学研合作中介服务体系。温州科技中介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很不完善,除了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和规范,同时,也需要政策的鼓励。按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不同性质和功能,明确其相应的组织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规范各类机构的责任义务,既保障其合法权益,又完善对其的监管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法律定位清晰、政策扶持到位、监督管理完善、市场竞争平等的良好政策法规环境。
7.加快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吸引国内外优秀创新型人才以各种形式参与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工作,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及大学生到相关企业兼职或实习,鼓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到高校兼职授课,形成良性互动。鼓励企业在高校设立助学金、奖学金,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各类人才,加速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