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敏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江苏常州 213000)
专接本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教学现状研究
——以常纺院为例
徐学敏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 江苏常州 213000)
为满足市场需求,本人根据对专接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主观需求以及社会对该专业学生客观需求的调查问卷,结合常州纺院,构建专接本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知识和商务技能,以满足学生自身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职场竞争力。
专接本;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行各业对外沟通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对于既懂英语又有商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备受到青睐。但是,现阶段学校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随着专接本这类新型本科的起步,既区别于普通教育又区别于专科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接续和深化。以上问题凸显出来,其根源在于专接本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与职业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因此探究专接本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职场应对能力,缩短岗位适应时间,实现学校教育和企业用人的零距离接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主要在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本人针对两类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第一类是在校的专接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从该专业中抽样调查37名学生,调查学生的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现状。问卷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1)商务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2)学习需求;(3)学生对现阶段专接本商务英语教学的优缺点评估。第二类是有英语背景的商务从业人员。本人通过对历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从江苏省抽取有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共5家,工作岗位以销售、文员、客服、技术管理为主,基本能够反映各岗位群体对商务英语的需求和评价情况。分别与研究对象进行面谈,同时通过邮件的形式发放问卷200份,2周后收回。本问卷包括4个变量,涉及对专接本商务英语毕业生的需求,商务知识和语言技能在职场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对专接本商务英语毕业生的评估这三方面问题。除此本人还通过网络招聘信息这一全国性媒体,主要来自于网址www.51job.com,对当前市场上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做个宏观了解。分别从企业对专接本商务英语人才的大体需求情况、语言技能、商务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角度展开调查。
(一)学院专接本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他们的就业前景持有积极的态度;他们除了想学习商务英语知识还想学习其他相关课程;此外该专业学生对当前的应试教学模式不是很满意,希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在教专业词汇的同时能提供活用这些词汇的机会,主要讲解难点,选择浅显易懂的教材,增加课外补充材料。
(二)据有关用人单位调查,需要商务英语岗位的基本上是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企业管理,且具有较好的职业前景;用人单位对雇员的语言技能方面最关注毕业生的英语听说技能以及商务综合能力。对历届该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调查显示:大多数毕业生对在大学期间学到的商务知识不很满意,认为不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但是语言技能仍是根本,认为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三)商务英语应用型人才在市场上受到青睐,此外用人单位要求商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较好的英语听说技能,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开朗、自信的性格。
(一)明确办学理念。明确专接本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深化,以培养专业技术型高级人才为目标。具体说来,要培养既能够熟练运用英语,又能够运用有关经济贸易知识从事商贸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二)优化课程设计。专接本商务英语教育需要深度调整课程体系、深层挖掘课程内容。专业基础课要建立完整的理论架构,综合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优化课程设计,增加实践课程,学生凭借对某一行业的兴趣“边教、边干、边学”。
(三)提高教师素质
本人所在学院教授专接本商务英语的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但缺乏企业背景的“双栖”师资力量,只有一名带头人曾经在海外相关企业实践锻炼过一年,英语专业出生的教师仅靠自学获取零星的商务知识,所以教师要加强企业实践,这样才会使授课更加透彻和生动。
[1]李蕾.应用型大学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管理教育,2008(12):92-94.
[2]钟玲俐.博弈:商务英语教学与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2(1):148-151.
The needs and teaching situa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talent -- Taking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as an example
Xu Xue-mi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 Changzhou Jiangsu,213000,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ccording to questionnaires about subjective demand for the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as well as the objective demand of the society to the students, combined with the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xtile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the training mode of business English talent,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business skills, in order to meet the students themselves and the needs of employers,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areer competitiveness.
college; business English; applied talents
H31
A
1000-9795(2014)04-0177-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13
徐学敏(1982-),女,江苏常州人,讲师,从事英语教育方向的研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课题,项目编号(1303JGJX1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