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兴
(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8)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探析
李兴兴
(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8)
护理专业大学生是未来的医护人员,他们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才能在为未来的职场道路上走得更加顺利。人文素养对于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而言更像是一种人生的必修课,需要有良好的“价值判断”,才能在护理岗位上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
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通过内在的气质和精神面貌所体现出来的,它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人格魅力以及对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等。护理院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学生正视自身出现的问题,更能为自己在未来自身的发展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前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医学护理模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义务教育的限制,没有从观念上转变自己的想法。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各方面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实用性以及社会的需求,对专业价值观方面的培养有所忽视,在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具体出现了以下几个难题:
1.没有树立起科学的护理教育观。很多护理院校至今都没有先进的教育观念,办学定位也比较模糊。他们目前依旧重视医学而看轻人文,对“人力”教育更加重视,而忽视“人”的教育,十分看重就业的需求,却没有考虑到大学生在之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很多护理教育都有较为详细的医学知识,也有培养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但是就是对人文教育没有重视起来[1]。护理院校没有科学的护理教育观,就不可能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是一味的注重成绩和就业率,无法保证特有的办学特色。护理人员要有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意识,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对待病人抱有必要的同情心,这样才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情怀。
2.教师队伍水平偏低。通常而言,医学院校留校的人员构成了护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实施的专门化教育,使得这些教师缺乏必要的人文素养熏陶。在专业知识的课堂讲授中,通常会讲述更多的病理因素多,却很少涉及到心理因素,无法将医学知识与人文情怀有机地进行结合。尤其是很多临床教师都是需要服从各个实习医院的调配,这样就会导致这些教师没有很好的实践经验。建立专业化的护理教师队伍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2]。临床带教队伍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并经过有效的建设,建立起经得住时间考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衔接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大学生成长成才。
3.没有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在任何一个科目的教学环节中,评价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教师对教学质量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目前而言,护理专业的教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仅仅是注重知识领域的目标测试,对情感乃至精神领域都研究不足。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还仅仅维持在以思政研究为主,通过分数的高低来判断学生的好坏。护理专业的大学生缺少必要的护患对话,这就缺少了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人文关怀与人性化护理的结合。在技术考核方面,更加注重的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而却忽视了沟通技巧以及人性化护理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想护理专业的大学生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护理院校必须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这样对于学生的评估才能起到十分重要的意义。
1.科学性原则。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评价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需要有科学的教育指导理论作为指导和规范,只有有了科学性的原则作为支撑,才能让人文素养培养变得更加切合实际[3]。在对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素养评价的各个过程中,需要符合科学的要求,按照评价活动的客观规律,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正确使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与技术。
2.导向性原则。护理专业的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与发展需要有人文素质评价所起到的导向作用,评价的每个指标都需要建立在指标体系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将每个学生都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评价的具体落实,能够在全新的形式下,确立全新的培养人文素质的目标。
3.可行性原则。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测量标准就是人文素质评价,这个评价一定本着为学生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选择切实可行的途径,可以被大家广泛的接受并理解。既要考虑到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各个影响因素,还需要有确定的量表与权重。评价体系需要简单易行,便于统一操作,这样才能方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严格的进行执行。
4.全面性原则。护理学生人文素养评价体系需要考虑到社会、院校以及学生的各个方面需求,将多个层面的内容反映到实处。从多个视角探究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情况,保证结构足够客观、真实和全面,这样才能更加综合的反映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水。所谓全面性原则并不是要求将所有对人文素质有影响的因素都进行考虑,而是要进行科学的筛选,并挑选出决定性的因素,对结果进行评价,从实际情况反映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人文知识和环境的影响,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一过程,需要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既不能偏离现有的护理人文教育总体发展方向,也不能脱离实际情况,这样提出的培养途径才具有现实意义。
1.更新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的转变依靠高素质的人才和高质量的教学质量,要想进一步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仅是专业知识讲授的改变,更是思想、科学素质理念的转变。护理院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治学之本,让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具有更加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对于社会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能够奠定未来在社会中继续学习和不断提升自我的基础。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需要有人文化的情怀,能够有为人服务的思想,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要更加全面综合化。努力树立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信心,有积极向上的情趣和宽阔的胸怀。
2.突出人际沟通,提升交流素质 。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首要要了解护理的基本核心内容,其实就是建立护士和患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式建立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之上的专业性关系。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需要运用恰当的交流技巧,维护护患关系,这样当发生一些情况时,可以顺利解决一些危机情况的出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努力:第一,要知道进行沟通的目的,这样才能保证沟通时有效的,否则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第二,将患者作为交流的核心,掌握沟通的层次,让患者在更加和谐的氛围中有交流的欲望,否则就无法谈及信任。最高层次的交流就是情感的沟通,护理专业的大学生需要懂得交流感情的重要性;第三,对于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要运用不同的沟通技巧。需要考虑到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各个因素,这样才能正确评估,让沟通有更加良好的效果。
3.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护理专业就是要培养实用型的大学生,所以要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多方位的渠道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能够在实践中进行服务的护理人员需要直接面对患者,这样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必要的沟通交流知识。可以创设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例如通过角色互动以及问题情景等等。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更加丰富的护理文化,让护理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与护理院校的教学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培养更多的人文素质。
21世纪对护理人员而言,将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只有不但更新护理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探寻,寻找全新的人文精神培养模式,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护理专业大的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加强护理专业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任重而道远,需要不但探寻,才能发展护理专业开展的基石。现如今医疗护理发展迅速,通过人文素养来培养综合性人才,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马晶晶,宋锦平,冯先琼.护理操作技术难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华护理杂志,2013(07).
[2]陆文静,赵丹凤.护理文件书写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2(06).
[3]余艳萍,王斌全,商临萍.我国护理专业本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方案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3(03).
Analysis of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Li Xing-xing
(Nursing College of Anhu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niversity, Hefei Anhui,230038, China)
The nursing 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future medical personnel, they only to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outlook on life, can go more smoothly in the future career path. Humanity quality is more like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nursing specialty students, need to have good "value judgment", to show good occupation accomplishment in nursing posts.
nursing specialty; college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cultivation
G645
A
1000-9795(2014)04-0156-01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08
李兴兴(1979-),女,河北人,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助教,研究生,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