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女性主义视域下林小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014-04-17 06:20:49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咏春华裔甘蔗

韩 丹

(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辽宁大连 116044)

唯物女性主义视域下林小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韩 丹

(大连外国语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辽宁大连 116044)

唯物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派别,强调只有改善女性的物质生活条件才能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作家林小琴在《苦甘蔗》这部作品中对华裔女性的遭遇进行了深刻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华裔女性在肉体和精神上的遭受的双重压迫,展现了华裔女性为争取独立、改变自身社会地位而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

唯物女性主义;林小琴;《苦甘蔗》;华裔女性

一、引言

从19世纪开始女性主义开始变为社会运动,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法律法规、文化习俗的不同,女性主义为实现不同的目标而产生了不同的斗争路线,因此也就产生了各种流派的女性主义。唯物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流派,强调通过改变女性的物质条件从而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1978年,林小琴小试身手,开始创作自己的处女作。而戏剧成了她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社会现实的首选方式。自己和其他中国华裔在异国他乡的种种遭遇唤起了她的创作欲望。身为华裔女作家,林小琴认为如实的再现美国华裔女性的境况是所有华裔作家的责任。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文化与性别有着无法割裂的社会关系,而身份和性别又是华裔女性永远无法挣脱的两把枷锁。在《苦甘蔗》这部作品中,林小琴通过对一位华裔女性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并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引起美国社会对华裔女性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二、女性主义与唯物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女性主义的理论纷繁复杂,然而种种理论都可由一句话概括,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的“第二性”问题。 女性的第二性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个跨地域、跨文化现象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Spender, 2000)。

从现代哲学与社会运动学的观点来看,女性主义通常以18世纪的启蒙时代思想家为源头。女性主义在19世纪开始转变为有组织性的社会运动根源于西方的进步主义,尤其是19世纪的改革运动中。由于社会历史背景、地域差异以及文化内涵的差异,世界各国的女性主义为了实现不同的目标而产生了不同的路线,因此也就存在着各种的女性主义。女性主义并不是指单一的意识形态,恰恰相反,事实上女性主义存在着许多流派,如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唯物女性主义、马克思女性主义等等。其中唯物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

唯物女性主义主要研究“在一定的社会机制下,包括性别等级及其发展条件下的物质条件。”(Wicke,1994)唯物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各种物质条件对性别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唯物女性主义的观点还包括: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处于较低的经济地位的根本原因就是权力的不平衡,特权阶级维护其既有的利益并保持现状。唯物女性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其目的在于通过改善物质条件来解放女性。美国国内革命时,Dolores Hayden提出唯物女性主义这一概念,重新定义了家庭私人空间和社会公共空间之间的关系,传统意义上的压在女性身上的几座“大山”,如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等各种家务由此被推翻。

三、华裔作家林小琴及其代表作《苦甘蔗》

1964年林小琴,美国未来的华裔女性剧作家,出生在旧金山。身为女性,林小琴将自己的创作重点聚焦在美国的华裔女性上。在她的作品中,她从美国第二代华裔移民的视角出发,在作品中改变了以往华裔女性在人们心中的刻板形象,向对华裔女性存在偏见的美国社会表示抗议。林小琴的作品有《苦甘蔗》、《纸天使》、《我记得》、《唯一一种语言》、《神奇的画笔》等。出生并成长在美国的林小琴,虽然接受着美国教育的熏陶和影响,但是她的作品却始终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熏染和内容,她始终关注华裔的生活,尤其是华裔女性在美国的遭遇。

《苦甘蔗》的背景设置在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甘蔗园。举目无亲的中国劳工在白人和中国工头的双层压榨下,再加上文化差异带来的精神上折磨,因此这些劳工在夏威夷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迫。《苦甘蔗》中集中表现了四个人物在夏威夷的经历。为爱执着却逃不出命运捉弄的六星(Lau Hing),一心想要为父雪耻却陷入困境的郭咏春(Wing Chun Kuo),年轻美丽却沦为妓女的代丽(Li-Tai),以及因受到双重文化影响而迷茫的苏锦(Kam Su)。

六星的父亲也曾在夏威夷的甘蔗园劳作,并且还带了一个夏威夷女人回到中国,但这个女人生下六星之后就死了。六星是个外国女人生的孩子,当时的中国社会是容不下他的。六星不能得到家族的任何财产,就连事关他终身幸福的婚姻大事也掌握在亲戚的手中。六星最终娶了一个他根本不爱的女人,并和她生下了咏春。六星的母亲生下他后便死了,这些背景看似没有对六星产生任何影响,但被家族成员却视为异类的状况让六星烦恼不尽。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的“双重”文化背景在当时的中国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六星别无选择只好去夏威夷的甘蔗园做劳工。在夏威夷的甘蔗园里,大多数人都是中国劳工,而又生活在美国的土地上,这使得六星的双重文化背景显得没那么突兀,六星的内心也没那么痛苦。在甘蔗园的劳动是十分艰苦的,六星结识了妓女代丽并爱上了她。当六星提出要与代丽一起逃跑却遭到拒绝时,万念俱灰的他在逃跑时掉到河里淹死了。可六星对代丽的爱却没有逝去,六星的灵魂一直陪伴着代丽。而咏春和母亲得知的是六星因吸食鸦片掉到河里淹死了。这让咏春和母亲感到耻辱,于是咏春为了洗刷父亲的耻辱只身来到夏威夷的甘蔗园。咏春初到夏威夷甘蔗园时,在劳作中结识了另一个来自中国的甘蔗收割工苏锦。后来年轻的咏春也爱上了代丽。但是得知代丽是父亲的挚爱时,咏春无法面对这一事实,他也要求代丽和他一起逃跑,但是被代丽拒绝了。代丽是剧中唯一的女性人物,她的年轻貌美和甘蔗种植园里黑暗、压抑的气氛看似矛盾,但是她的妓女身份又使她不得不成为甘蔗种植园生活写照的一部分。代丽聪明美丽、追求着自己的“美国梦”。但是由于没有缺乏独立的生存能力,被迫靠做妓女为生。但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对种植园主的不屑和蔑视、对爱情的期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表现贯穿在《苦甘蔗》整部戏剧中。她也渴望真爱和幸福,但是当爱情来敲门的时候她却不敢追求,始终无法挣脱文化枷锁,也表现出作为女性的软弱的一面。但她又不同于传统女性,不信命运安排,敢于抗争。在剧中,六星和咏春父子二人都爱上了她,她最终决定接受咏春,忘记死去的六星时,六星灵魂再次显现。看到这一切,代丽顺从自己的内心,让自己的灵魂最终飞向天堂,同她的真爱六星重逢……林小琴的《苦甘蔗》呈现在观众面前的不只是中国劳工在夏威夷甘蔗园的苦难经历,还有发生在华裔女性身上的一段真挚的情感经历和一曲凄美的爱情赞歌。

四、结语

代丽聪明、美丽、对生活充满憧憬,心中有自己的“美国梦”。代丽就是想和男人一样平等地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人生。然而,代丽又是一个妓女,无论在中国的文化里还是美国的文化里都是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她从来都不缺乏勇气和梦想,这和以往文学作品中的美国华裔女性形象迥然不同。代丽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运动带给女性个体的深远影响。

[1]葛文婕.解读华裔作家林小琴的戏剧《苦甘蔗》中的美国华裔女性角色[J].时代文学,2011,6.

[2]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C].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4]徐颖果.美国华裔戏剧的历史与现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周乐诗.笔尖的舞蹈——女性文学和女性批评策略[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Han Dan

(Department of Public Foreign Language,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Dalian Liaoning,116044, China)

Research on female image of Lin Xiao-qin’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terialist feminism

Materialist feminism is an important sect of feminism, emphasize only to improve the living conditions can improve the social status of women. Writer Lin Xiao-qin encounter a profound description in the "bitter cane" this work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 reflecting the oppression of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women in the spiritual and physical suffering, show the Chinese American women to fight for independence, change their social position of the refuse to be cowed or submit struggle.

materialist feminism; Lin Xiao-qin; "bitter cane"; Chinese women

I24

A

1000-9795(2014)04-0124-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10

韩 丹(1982-),讲师,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本文为2012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女性生存境遇的自我书写--二战后美国女剧作家研究(1945-2010)”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L12DWW009。

猜你喜欢
咏春华裔甘蔗
多措并举加强和改进华裔新生代工作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4
花式卖甘蔗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清明甘蔗“毒过蛇”
基层中医药(2021年3期)2021-11-22 08:08:04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18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华人时刊(2020年21期)2021-01-14 01:32:58
爱咬甘蔗的百岁爷爷
特别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08
咏春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42
黄茑咏春
北方音乐(2018年8期)2018-05-14 08:59:19
咏春社团推动武术“非遗”进校园上海师范大学咏春社团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