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劳伦斯笔下的新女性
——厄休拉与康妮

2014-04-17 06:20:49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斯克里康妮劳伦斯

张 敬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劳伦斯笔下的新女性
——厄休拉与康妮

张 敬

(信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D·H·劳伦斯在英国文学史中是位有争议的作家,不少女权主义者认为他笔下的女主人是男性意识的产物,本文则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劳伦斯笔下的厄休拉与康妮这两位女主人公,我认为两者是现代新女性的代表。

男性意识;厄休拉;康妮;女性主义

一、厄休拉:现代新女性的代表,集中体现在《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两部作品中

1.《虹》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削弱了大英帝国的统治,但也使人产生了精神的幻灭感。战争只是纯粹的毁灭,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劳伦斯想要拯救了人类不断堕落的灵魂。这部作品主要围绕着布朗文祖孙三代的生活展开的,厄休拉是第三代。

厄休拉是个喜爱自由,勇于反叛,为自己独立自我存在从不示弱的现代女性。她没有听从父母的安排,在家依靠父母的养活,而是选择出去工作,在一所学校任教,为自己赢得经济上的独立,也为自己提供选择自由的途径。她勇于打破旧的教育模式,教师们总是显得严厉而没有个人感情,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显得冷酷而呆板,麻木且粗鲁,这与他们的天性相悖,厄休拉希望使一切富有个性,建立一种活跃的师生关系,保持一种有个性的自我,维护自己独特的个性,但在这个过程却是步步受挫,收到了老师的刁难和学生的排挤,内心也在不断的挣扎,如果自己要生存下去,就必须使自己变得残忍,这让她的内心倍感痛苦,但她不屈服,相反,在这种挣扎中使自己变得独立而坚强,最终她选择了离开。

厄休拉与其初恋斯克里本斯基,由于两者世界观、人生理念的巨大差异而导致分手,最终厄秀拉摆脱了过去的阴影,看到了生命之虹,继续探索自己的新生活。她的初恋斯克里本斯基是个军国主义者,他崇尚战争,机械文明毒害了他的灵魂,使他失去了爱的能力,变得僵化呆板,他的关于战争的观念使厄休拉非常的失望。“为什么他从来没有真正需要过一个女人,从未倾心地爱过、尊敬过女人,而只是生理上对她的需要呢?”[1](p432)对于厄休拉,他要的只是征服她和束缚住她,他内部的生命已经死了,他们两人是敌对的世界,斯克里本斯基没有感情,灵魂已经不存在了,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充实自己,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呆板的、意志消沉的躯壳。“他没有生命,没有意义,也没有什么要接触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往只不过是一些已知数符号的重新排列组合。他现实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善和充实的东西,一切只不过是没有生命的僵死的形式。”[1](p626)斯克里本斯基使厄休拉的生活死气沉沉、贫乏无聊。厄休拉是个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代表,而斯克里本斯基却是个被工业文明异化的代表,两者在精神层面是对立的,他们生活在两个敌对的世界,这就注定其失败的爱情结局。

2.《恋爱中的女人》发表于1920年,作品主要围绕着两对恋人,厄休拉与伯金,吉拉尔德与戈珍,两对人的关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前者是劳伦斯所提倡的完美的两性关系,其中女主人公厄休拉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关系,并且保持独立的自我,是现代女性的代表。

厄休拉与伯金,两人在不断的冲突中,努力寻求平衡与和谐。开始两人都有着强烈的自我,都是自我中心者,都很固执,要求对方的屈从,都有着强烈的占有欲,通过相互的磨合与包容,他们之间形成了建立在灵与肉相结合的和谐关系,男女之间得以完善。厄休拉是个具有现代女性意识的代表,她追求自我,反抗别人对自己的控制和欺压,她不喜欢伯金的霸道、男性的优越感以及与赫麦妮精神上的纠葛,两位女性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赫麦妮只有干瘪的知识理论,知识对她来说只是像珠宝一样戴在身上,显示与众不同,高人一等而已,“你想让我成为你的什么所属品,不批评你,不在你面前为我自己伸张什么。你要我仅仅成为你的什么东西!不,谢谢!如果你需要那个,倒是有不少女人可以给予你。有不少女人会躺下让你从她们身上迈过去——去吧,去找她们,只要需要,就去找她们吧。”[2](p200)通过相互的磨合与包容,伯金也认识到与赫麦妮纯精神化的两性关系是伴随着一种坠落的自我毁灭的快感,他意识到厄休拉是对的,最终两人逐渐形成了建立在灵与肉相结合的和谐关系,达到一种平衡,也使男女双方得以完善,正象劳伦斯理想中的两性关系模式——一种平衡,两个人纯粹的平衡,就像星与星之间保持平衡那样,伯金说:“这是造物的规律,每个人都有义务,一个人必须与另一个人终生结合,但这并不意味着失去自我——它意味着在神秘的平衡与完整中保存自我——如同星与星相互平衡一样。”[2](p121)在两性的结合中,双方都要给对方自由,两者好像两极一样相互平衡,保持独立的自我,而不是相互的占有,这才是完美的两性关系模式,男女之间得以完善与满足,在这里我们看到厄休拉强烈的独立女性意识吸引着伯金,也是她身上最大的闪光点。

二、康妮:女性性意识的回归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他开始创作时正值女权运动的高潮之际,劳伦斯也在自己的作品中不断表达出他对性的态度,他一再指出,性是光明磊落的,既不等于色情,也有异于淫秽。这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得以彰显。

康妮不顾世俗的偏见,为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勇于抗争,当她慢慢意识到自己与丈夫不和谐的两性关系时,她勇于突破世俗道德的偏见,去寻找女性的自我存在。克利福德是被工业文明扭曲的人物代表,他在战争中下半身负伤而导致残废,失去了男性的功能,他已经不是一个健全、完整的男人,但康妮却是健康、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少妇,“性事只不过是偶然为之的,或者说是一种点缀,属于那种奇怪的退化行为,是身体器官非要做的笨拙的机体过程,其实它并不是必须的。”[3](p11)但他仍想有个儿子来继承自己的家业,于是,他向康妮提出:“如果你和别的男人生个儿子,那也挺不错的,只要把他在拉格比养大,他就会属于我们,属于这地方,我并不太相信什么血缘父道,孩子只要是我们养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就会继承我们,你不觉的这值得考虑吗……红杏出墙的关键在于,你还是要回来的。”[3](p53)对他来说,康妮只是个传宗接代的工具!这是对康妮人格上多么大的侮辱呀!空虚傲慢的克利福德这番言辞就像是一把锁,要把康妮关进他的笼子里,劳伦斯的女性主义思想呼唤康妮为自己的新生而奋斗,她来到丈夫的猎场看守人梅勒斯的身边,为自己争取基本做人的权力,在丈夫的身边,她只能感受到压抑和对人性的扭曲,在情人梅勒斯的身边,她才能感受到作为女性自我存在的快乐。

性权力是女性的基本人权之一,属于人的自然属性。而作为新女性的康妮,在要求自己的基本人权时显现出了无畏的反抗精神。康妮被梅勒斯身上的生命活力而深深吸引,当她第一次意外的看到他赤裸的上身,那种孤独感,深深感动了她。从书中的描述,我们看到,在与情人梅勒斯的情爱关系中,康妮真正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健全人的快乐。且看她与梅勒斯的第一次接触,激情过后,“这时她诧异着,只是朦胧地诧异着,为什么?为什么必须这样?为什么这么做会拨开她的云雾,给她以平静?……她老了,她觉得自己足有一百岁。她终于再也承受不起自己的重担了,她拱手相送,任人拿去,任人拿去。”[3](p143)我们看到康妮是自愿接受并享受这一过程的,在这里,她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和重生。

劳伦斯在写给拉塞尔的信中,谈到了妇女解放的问题,他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女人应该同男人一样拥有同样的管理权,应该同男人一样拥有同样的权利。劳伦斯以他特有的带有女性意识的叙事模式,释放了女性长久以来被禁锢的欲望,颠覆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符号的事宜的文化想象。他笔下的厄休拉和康妮,是女性意识的延续和发展,这在当时女权运动的高潮时期,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开拓意义。

[1]劳伦斯,著.漆以凯,译.虹[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6,9.

[2]劳伦斯,著.陈旭东,孟清越,译.恋爱中的女人[M].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5,6.

[3]劳伦斯,著.赵苏苏,译.查特莱夫人的情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孙绍先,著.女性与性权力[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0.

[5]凯特·米利特,著,宋文伟,译.性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6]蒋炳贤,著.劳伦斯评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

[7]贾捷.从《查太莱夫人的情人》看劳伦斯的婚姻观[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8.

Analysis of Modern Women in Lawrence’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Ursula and Connie

Zhang J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Henan, 464000, China)

D. H. Lawrence is a controversial writer in English literature. Many feminists think the hostesses of his works are the products of male consciousness.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ze the two heroines, Ursula and Connie, in Lawrence'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and I think they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modern new women.

male consciousness; Ursula; Connie; Feminism

I206

A

1000-9795(2014)04-0102-01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27

张 敬(1981-),女,河南人,讲师,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斯克里康妮劳伦斯
沉默的友谊
爱的“歧途”是深爱
中外文摘(2020年11期)2020-06-29 00:36:24
爱的“歧途”是深爱
分忧(2020年1期)2020-02-06 03:54:22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电影(2018年8期)2018-09-21 08:00:00
斯克里帕利 双面间谍中毒英俄双边关系冻结
东西南北(2018年8期)2018-06-02 02:56:02
疑遭暗杀前俄国间谍斯克里帕尔的双面人生
海外星云(2018年6期)2018-04-02 01:23:27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金色年华(2016年7期)2016-02-28 01:39:12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电影故事(2015年47期)2015-09-06 03:55:21
为休假撒谎自导绝症闹剧
人和自然的“神圣统一体”——论D·H·劳伦斯后期的泛神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