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的研究

2014-04-17 06:35李宝丰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3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体育项目体育产业

李宝丰

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关系到体育专业的招生、体育教育的发展和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其就业质量关系到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体质的良性发展。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体育锻炼的教育和指导的需求也随之越来越多,但目前高水平的体育教育人才和体育指导专业人才极度缺乏。针对这种供需矛盾,本文立足当前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展开研究,探索拓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的良性发展之路。

一、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的宽

根据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以及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有着较为理想的宽度,并且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与终身体育意识的提升,体育人才会有更为理想的发展空间。

(一)体育需求面宽

一是人们文化水平提高后体育自觉性的提升。随着国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通过各种学习逐渐了解到体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观看每届奥运会或亚运会的赛事,关注中国体育所取得的各种成绩时,那种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会促进人们自觉进行体育活动,并形成积极的、良好的体育氛围。由此,人们体育自觉性的提升,可以催生和带动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二是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被亚健康或各种病症折磨后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亚健康者越来越多,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又一严重问题。上班族因长期超负荷加班,身体素质每况愈下,有的甚至因为长期加班而猝死,这种案例屡见不鲜。这些事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人们不得不开始审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开始寻求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来改善体质。

(二)体育项目发展面宽

一是现代体育项目体育活动开展越来越多。如今人们在业余时间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开展现代体育项目活动,且随着国家对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加,很多体育项目开始被人们逐渐开展起来。除了常见的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网球、游泳、跆拳道等项目也逐渐普及。二是职业性体育项目发展面越来越宽。这种职业性体育项目的发展,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医学层面,即一些有某种亚健康症状或某种疾病的人,医生根据人体解剖学与运动生物学等知识,有针对性地开发的运动方式;运动层面,即体育教师根据体育所具有的康复、理疗等功能,进行专门研发,改善那些因缺乏体育运动而出现的疾病的体育方式。这种职业性的体育项目需求在当前社会是非常巨大的。

(三)体育产业发展面宽

尽管中国已经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但体育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尤其是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空间,若能与体育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将会是双赢的美好局面。作为体育专业学生,其学习专业可以对体育产业发展实现两个方面的拓宽:一是体育产品研发面的拓宽。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了多年的系统体育学习,对体育发展、体育科技以及人们对于体育产品的需要等,都有着相对专业的研究,其会立足各自所学习的专业进行各种项目研究,尤其是体育器材的研发、体育服装的改进、体育音乐的创作等。这些体育产品将对社会体育产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大家在更加便利的条件下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同时也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才华展示的平台和就业机会。二是体育专业指导与教育人才应用的拓宽。随着各种体育企业的创办,尤其是当前各种健身企业的创办,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健身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专业健身指导人员或健身教练,以满足健身者对专业知识和正确健身方法的需求,这为广大体育专业学生提供了绝佳的就业机会。

二、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的窄

(一)体育专业项目适用性窄

体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体育专业项目在社会上的适应性窄是不争的事实。尽管很多项目在各种赛事中具有较多的观众和支持者,但不能在广大群众中得以普及,无法真正通过这些运动的实践,去培养人们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更别说对人们的健康起到促进作用。这些项目只能作为体育学校或专业性的体育机构的一种专利性运动并以某种方式让人们观赏,如赛艇、曲棍球、手球、垒球、射箭、射击、花样游泳、水球等体育项目,这类体育项目普通人根本无法开展,更不能体验其中的乐趣。因此,此类专业学生的就业显然存在与社会需求严重不适应的问题。另外,即使那些看似很简单的体育项目,也因为缺乏相应的场地,以及人们对其缺乏了解,导致这些体育项目难以真正地被普及开展,如跳高、跳远、跨栏与标枪等。在现代社会除了学校和一些专门的体育场馆外,其他地方几乎没有专业的安全设施来满足人们开展此类运动的需要。

(二)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体育适应性窄

体育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形势和现实需求,这不仅影响了体育专业人才对社会体育发展的认识,也制约了其自身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把他们封闭在学校专业的“虚拟”高度认识中,造成他们心比天高,却不能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现状。在体育专业人才就业实际和社会体育发展实际中,这种适应性窄的状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育专业人才认识适应性窄。体育专业学生生活在学校中,很少与社会接触,教师也很少给他们介绍社会体育的发展现状,使得他们在毕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个人体育认识从学校向社会现实的转变,这种认识现状会直接制约他们的积极性。二是体育专业人才知识转化性窄。这种转化性窄,是认识适应性窄的直接结果之一。

(三)社会体育需要与体育专业对应性窄

各类学校在开展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过于专注现代体育项目,对社会体育需要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以及对应的项目研发,其培养出的学生与社会体育对人才的需要脱节,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与此同时,社会体育公共建设没有实现与现代体育发展的同步,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还是在社会体育管理上都处于较为低级的水平,既不能跟上现代体育发展的脚步,也无法为体育专业人才提供才华施展的场所。因此,各类学校需要增加与社会体育现实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提高人才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对应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种社会体育公共设施的作用。

三、拓宽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面的路径

(一)宏观上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即国家与地方要积极出台相关的刺激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在两个方面实现体育专业学生就业突破:一是支持体育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为广大体育专业学生提供就业舞台,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体育产品研发能力、体育教育能力、体育项目研发能力等,并转化为现实的体育生产力。例如,以李宁服装为代表的体育产品企业、以各种健身会所为代表的健身企业等,都立足于体育专业性对体育的发展和体育学生的就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二是支持健身业的发展。随着各种体育企业的创办,尤其是当前各种健身企业的创办,在满足人们个性化健身需求的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专业健身指导人员或健身教练,毫无疑问,这为广大的体育专业毕业生提供了绝佳的就业机会,不仅能让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得到全面展示,也能推动他们积极地立足于自己所学习的专业项目开展创新活动,拓宽他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二)微观上鼓励体育专业学生积极创业

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接受了多年的体育系统教学,对体育发展、体育科技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体育产品的需要等,都有着相对专业的研究,其会立足于各自所学习的项目专业进行各种研究,尤其是对体育器材的研发、体育服装的改进、体育音乐的创作等。这些体育产品将会对社会体育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让大家在更加便利的条件下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也为体育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才华发挥与就业机会。鼓励体育专业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创办各种企业,如健身会所等。另外,由于新时期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多样性,也可以针对各种特定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活动,如体育休闲旅游、体育极限活动、体育治疗活动、健身健美活动等。只要体育专业学生能开发出吸引人们参与、具有切实性功效的项目产品,就可以实现其就业与事业的突破。与此同时,政府还需要出台各种资格认证制度,以规范体育产业或产品的市场,避免各种跟风、欺骗性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高校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需要对接

目前导致社会体育需求与体育专业对应性窄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专业设置存在缺陷。在现实的体育专业学生就业实践中,加强高校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需求的对接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体育专业的设置要与群众爱好对接。各类学校在开展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要避免过于专注于较专业、生僻的现代体育项目,要加强对群众所喜爱的体育项目的教学和研究,把那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且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作为学校的必修科目,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一方面实现对学生未来职业体育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适应性的体育专业人才。二是体育专业设置要与公共体育健身器材运用指导教育对接。为了满足社会体育公共建设与现代体育发展的同步性,要将相关社会体育开展和器材运用的管理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迎合现代体育发展的实际,又可以为体育专业人才提供才华施展的场所。因此,各类学校需要增加与社会体育现实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运动项目,提高人才的体育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对应性,同时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种社会体育公共设施的作用,其中,也要包括一些器材的维修保养技术技能、健身运用方法创新能力的培养等,让体育专业学生真正从社会与职业体育需要的适应开始,实现就业的积极突破。

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目前全国大学生就业存在普遍难的现象;二是体育专业教育自身与社会需求脱节;三是目前社会体育需求急剧增长,但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制度引导严重滞后。这需要政府积极地行动起来,一方面大力开展社会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另一方面为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创造宽松且科学的政策环境,让他们的创业行为和就业行为得到保护与规范,激发他们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运用的积极性以及研发新体育产品的创造性,为全民体育和个人就业服务。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体育项目体育产业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