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徐云慧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不断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攀升,他们的就业困难、生涯困扰等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12]11号)要求各高校“对困难毕业生开展有效就业援助”,强调了“实施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帮扶计划”的重要性。对于高校而言,要想就业帮扶工作有效开展,促进困难学生在职业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即生涯阻隔。生涯阻隔(career barriers)最早由Crites提出,意指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个体所遭遇到的内在冲突与外在挫折。生涯阻隔在个体生涯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常是造成大学生生涯发展不顺的关键因素。当前,发现与应对大学生的生涯阻隔因素已成为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1.生涯意识淡漠,对未来感到茫然。事实上,几乎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入学那一刻起就对未来就业持有极高的抱负。他们背负着家庭的希望与个人的理想,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谋取满意的职业,摆脱贫困的命运。但与高抱负形成反差的是他们对自己生涯发展与规划的冷漠。他们并非不愿意去规划自己的生涯蓝图,而是根本没有意识去规划。由于在生涯成长道路上缺乏指路人给予足够的支持,他们很少考虑未来的目标,对生涯的计划也就无从谈起。生涯意识的空白无疑使困难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陷入情绪焦虑、行动偏差的窘境,表现为看不清未来的发展而陷入茫然,不知道努力的方向,也不知道如何去努力,往往疲倦苦读和埋头打工成为他们生活的主旋律。
2.多元生活经验的匮乏,对自身综合素质提高缺乏热情。校园文化活动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参加丰富多彩、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活动,大学生不仅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自身的沟通、协调、合作等职业能力也在文化熏陶中获得潜移默化的提高。然而,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这方面的缺失。受“知识改变命运”“万般皆下品,唯有度读书高”等传统思想的影响,通过学习摆脱贫困的理念在他们脑海中根深蒂固,他们希望借助高等教育提高收入和声望,这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但这种理念也使得他们用单一而非多维的眼光看待大学生活,视学习成绩为唯一的自身价值体现,很少培养学习以外的兴趣和爱好,对于环境探索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缺乏热情。此外,也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强,自信心不足,往往喜欢通过疏远各类社团活动来回避失败,这些都导致他们生涯活动的经验不足。多元生活经验匮乏的结果是他们的语言表达、交流沟通、组织协调等能力培养被忽略,自身职业素质不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3.生涯信息的缺失,对职业缺乏想象。当前大学生获取职业信息的渠道主要有教师传递、同学间分享、网络资源、家庭支持、学校发布等,信息渠道的畅通还需要大学生的主动探索。而这些都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现实情况有所出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父母大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使得他们无法给予子女相关生涯发展与职业信息的帮助,导致他们接触的信息量相当狭隘,很多同学就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大学专业。入学之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也没有得到改观。他们交际圈狭窄,缺少同伴与师生的互动,不擅长处理网络信息,更缺少主动进行职业探索的意识,因此他们获取职业发展信息的渠道非常闭塞。
4.不适当的自我概念,以消极态度面对职业生涯。在生涯辅导研究领域中,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多方面知觉的总和,包括个人对自己性格、能力、兴趣、欲望的了解,个人与别人和环境的关系,个人对处理事务的经验,以及对生活目标的认识与评价等。自我概念涵盖了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两个方面。在自我认知方面,由于平时缺少自我探索的意愿和经验,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很少特意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特长,也不清楚哪些兴趣、特长是契合未来职业的,所以也没有明确的自我需求和定位。在决策时,更是仅凭同伴影响、薪酬待遇等环境因素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于是“钱多、活少、离家近”成为他们职业决策的主要依据,很少考虑自我实现的因素。在自我评价方面,困难学生经济拮据,社会地位不高,在同伴中还有可能处于被歧视的境地,在承受巨大社会压力的过程中自我评价倾向普遍不高。对未来的较高抱负与对自己较低的评价交织在一起,使得他们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心理情感。
5.生涯成熟度低于同伴,就业准备不足。Super认为生涯成熟(career maturity)是指在生涯决定过程中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特质等组成的整体状态。就大学生而言,职业生涯成熟度是指他们对与职业相关的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个人在生涯探索和生涯计划两方面所持的动机与态度。富裕家庭的子女往往在较佳的学习环境下,拥有较多的资源储备与较宽的职业视野,而困难家庭成员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无组织的生活习惯、无远虑的思考方式、消极被动的生活态度等文化特征影响子女的可能性大,延续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可以说,他们的生涯成熟度先天就遭受延误而落后于其实际年龄,在大学学习期间,这样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扩大。困难学生在认知准备方面表现为对生涯的关注度、动机和掌控感较低,不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也很少花时间和精力拓展自我,不熟悉专业的发展趋势,不清楚业界的人才规格,看不到毕业的前进方向,被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动。在技能准备方面,他们并未储备未来在社会独立成长所需的技能和价值观念,经常给人以衣着不整、仪容不洁的印象,就业能力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毕业季节,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做好能力与心理的准备就被推入就业的旋涡,决策毫无理性可言,原本美好的想象也在现实的冲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6.高校生涯辅导体系的不健全,帮扶效果不明显。生涯辅导尤其是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方法指导缺失、思想状况了解不足等问题,而高校的生涯辅导体系并未向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伸出橄榄枝,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帮扶内容的偏差,帮扶的主题止于就业指导层面而未涉及生涯辅导。例如,当前高校开展的帮扶措施大都是提供经济援助、推荐落实就业单位、简历与面试指导等,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困难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内在需求。困难大学生对职业发展的疑惑与自身的认知不足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带着这些本应在学生时代就应被解决的疑惑和困难就业,可能会出现适应障碍,阻碍其后续发展。二是帮扶形式存在结构性偏差。当前高校开展生涯辅导容易忽视困难学生与一般学生在交往、表达、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先天差距,往往依托大学生职业规划竞赛开展,通过竞赛的平台推进大学生生涯意识的普及和规划能力的提高,但其精英选拔的上线评价方式往往将那些不善沟通、性格内向的困难大学生拒之门外,导致他们沦为职业规划普及的边缘人物。但事实上这些困难大学生更应当成为生涯辅导的主要对象。
1.多元性。可以看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遭遇一般大学生感受到的普遍困难外,还要承受经济、资源限制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繁杂且深刻,既包括客观存在的环境条件限制,又以潜隐的形式作用于他们的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多元化的生涯阻隔也决定了困难大学生就业援助的多样性。
2.主观性。从存在的形式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生涯阻隔既有客观因素,也可能是主观臆想的,因为个体的认知评价系统赋予了这些阻隔因素特殊的含义。由于生活背景、教育条件的特殊性,困难大学生感受的困难也呈现出主观化的色彩。有时客观障碍可能因为未遭遇而未被察觉,有时简单问题甚至并非真实的困境也会被他们特有的思维与评价方式而无限放大,为自己带来烦恼。
3.两面性。不可否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要比其他同学承受更多的困难与压力,但同时,一部分困难学生在经过艰苦的求学经历和生长环境磨砺后,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和不屈的精神克服困境迈向成功,践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俗语。这说明大学生感受到的生涯阻隔并不必然对其生涯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正面积极的。有研究就发现知觉到家庭方面对生涯造成阻碍的大学生反而在其生涯发展中表现得更为成熟。这种影响的结果和个体的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培养困难学生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无疑有助于其合理地评价自我与环境,并对挫折情境做出合理归因,进而采用建设性的应对策略。
1.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激发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说,对职业生涯的关注是他们规划行动的前提。一旦具备了规划的意愿,探索与行动也会成为一种自觉。校园氛围的营造能够顺利引发他们对生涯的关注,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致力于将规划理念扎根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思想中去。生涯意识的普及不仅体现在课程中,更应当延伸到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等各个层面,这势必将全面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规划动机。此外,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拓宽了生涯信息的来源渠道,为学生提供丰富全面的生涯咨询,有助于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职业、策划生活的兴趣。
2.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保障生涯信息传递畅通。生涯信息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程的基础。生涯信息内容的开放与渠道的畅通依赖于学生自身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高校就业信息沟通平台的建设。首先,高校要注重困难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鼓励他们转变“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向网络、媒体、报刊等各种媒介索取资源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动员他们利用和拓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包括同学、好友、校友等,通过他们了解社会与职场现状。其次,完善校园信息内容与渠道。高校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为困难大学生主动推送有用信息,在广播、校报、杂志等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构建覆盖面广、时效性强的校园新媒体环境。通过各种形式传递政策法规、服务指南、专业介绍、个体辅导、企业宣讲、校友经验等资讯,帮助他们快捷、准确地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资料。
3.搭建专门平台,健全困难大学生就业辅导机制。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除了遭遇到一般大学生在生涯发展道路上的困惑以外,还由于贫困的烙印感受到了更多的阻隔,有着更加迫切和特殊的辅导需求。如果高校忽视这些特殊的阻隔在同一平台开展教育,很可能使困难学生由于一开始表现出来的差距而畏惧参与活动,因此高校应根据他们共同的特点,为他们搭建专门的帮扶平台,并以此为依托,把经济资助、能力改善和精神脱贫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帮助困难学生展现自我的光辉。为此,除了鼓励困难学生参与校园教育活动外,还要组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此外,根据困难学生在不同年龄、年级阶段遭遇困难体现出的共性,分层逐级地开展教育援助和引导。刚入学的学生以启蒙生涯规划意愿、普及职业知识为主,引导他们合理地认知自我和看待职业。进入二年级的困难学生开始逐步感觉到贫困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此时教育的立足点在于帮助他们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有效方法,克服其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树立信心。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学校更应当注重不要让招聘信息的获取与简历面试等牵绊了学生的顺利入职。
4.重视价值观引导,形成合理的自我概念。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由于经济导致外在的一些差距,困难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不适当的自我概念,使得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发展。学校教育就是要帮助他们合理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进行认知矫正,提高生涯自信。在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中,生涯自信掌握与监控着生涯行为的发展历程,并被认为是达成生涯目标的关键因素。而困难学生存在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等问题都和认知不合理有密切的关系。认知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正视家庭现状,破除经济差距与工作能力挂钩的认识,坦然接纳贫困问题,增强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二是培养困难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榜样教育等方法协助他们辩证地看待生涯阻隔,认识到将生涯阻隔转化为动力的可行性,使他们以饱满的激情拓展与发掘自我兴趣和能力,形成合理的自我期待。简而言之,高校既要注意消除贫困带给他们生涯发展中的负面影响,也要维护和增强困难带给他们的积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