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中国梦视域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8)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对于中国梦宏伟愿景的实现而言,大学的作用无可替代。大学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思想健康、内涵深邃、乐观向上的校园文化无论是对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还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现代公民素质、理想人格,意义重大。必须重视和采取各种措施,构建特色鲜明、和谐共进的社会主义大学校园文化。
“中国梦”;大学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四有”新人
习近平关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主要实现路径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大学则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校园文化建设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师生员工共同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的总和,是大学精神的外化和直观体现,而大学精神则是校园文化长期积累和沉淀的结果,是校园文化的气度与风骨、核心和灵魂,反映一所大学的文化品位、精神追求和价值关怀。校园文化是大学所特有的文化标签,“校园文化在高校中对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影响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种精神力量,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有深刻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和主要任务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弘扬主旋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校园文化具有科学工具理性,通过传承科技文明,不断创造新的科技文化,用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社会,这是大学的主要职责所在,同时,校园文化的本质更在于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的培育与张扬。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实质是超功利主义的,应着眼于人文素质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卓越灵魂,凸显人文关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而,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不仅具有浓郁文化自觉,以科学的态度和客观的批判精神,对科学发展和社会现实进行理性的批判和价值反思,引导社会构建起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和人文价值关怀精神,从而能够给人以智慧启迪、道德升华和人格完善。
第一,学校应当形成一种良好的尊师重教风气,真正把教学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提倡教授治学、专家治校。第二,高校教师必须凝神静气,远离喧嚣和浮躁,修炼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治学态度,钻研学术,探求真理,追求卓越。浓厚的学术氛围、理念和优良的学术风气,大师级的知名学者、一代宗师和高精尖的科研水平与成果,是衡量大学办学水平和实力的主要标志。第三,高校教师还要“志存高远、爱国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谨笃学、与时俱进”,在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以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师德水平。第四,必须加强学风建设。高校教师要因势利导,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寻找最适合的学习方式以及创新的基本方法和意识,着重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培育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形成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共同追求和开拓意识。坚持学术自由,营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和氛围;坚持把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专业性教育与综合性教育相结合,提倡文理渗透,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以及所学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前瞻性,让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和创造新知识的方法论;倡导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立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了真正能够发挥其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本身的能力、水平和素质至关重要:其一,必须具有较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弘扬主旋律,把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并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其二,必须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知识渊博,幽默乐观,思维逻辑清晰,语言表达能力突出。其三,必须坚持和践行以人为本、能力本位、大爱育人的教学理念,摒弃单纯呆板的灌输式讲授方法,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增强教学过程中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校制度是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反过来又培育和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大学制度文化包括与高等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如学生守则、教学管理制度、文明行为准则、学风、校风建设等。建设民主、科学、平等、高效的制度文化,是我国当代大学制度的核心和基本标志。首先,要倡导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教代会、工代会民主管理制度、校务公开制度,不断扩大高校师生员工对学校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其次,必须创新人才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者在治学和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更加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完善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机制。再次,要制订完善的大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制度,特别是考试纪律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形成勤于学习、奋发向上、诚实守信、敢于创新的良好学风。
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生成的基础,是校园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环境文化主要包括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人文环境主要是指校园内的学校精神、学术氛围、校风、教风、学风等育人、舆论氛围。大力营造浓厚的学术环境和健康的文化环境,精心组织和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娱体育等校园文化活动,利用大学校训、校歌、节庆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宿舍、做文明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通过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科研发明、创业杯等措施,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环境文化,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其提高素质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大学自然环境也是校园环境文化不可或缺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着大学精神的传统历史底蕴和现代风貌。校园的教学设施、大学生文艺、体育、科技活动场所等各类建筑物以及校园的规划、绿化等,都要做到整体设计、合理布局,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
大学师生既是大学精神的创新、培育主体和主要承载者,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创造主体和建设主体。尊重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是校园文化发展的关键,是现代文化的传播者、引领者,教师的知识素养、品行内涵、育人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都对大学生有着深刻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实施者和创造者,是校园文化的主力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内化于心的大学精神,还是外化于形的大学校园文化,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使大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争取早日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栋梁之才。校园文化的建构应当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理念,充分考虑和尊重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发展意愿,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文化氛围,调动和吸引他们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使他们能够尽情展现自己的青春才华,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做出贡献。
[1]陈章龙.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11(9):100.
[2]杨克斯.建设校园文化与塑造大学精神[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5.
[3]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5-16.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a dream
Zhao Jin-ke
(Marx's College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China)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talent, to realize the dream of Chinese grand vision,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university. University is a cradle to cultivate the "Four Haves" embody, mental health, deep meaning, optimistic upward campus culture both for improving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humanistic and scientific literacy, or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the modern citizen quality, ideal personality, great significance. We must pay great attention to and take all kinds of measures, constructing characteristic socialism, harmonious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Chinese dream; university campus culture; university spirit;" Four Haves " embody
G640
A
1000-9795(2014)04-0222-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27
赵金科(1963-),男,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西文化比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向的研究。
本文系2013年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课题硕士生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管理创新研究》拓展性阶段成果,批准编号SDYC1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