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014-04-17 06:20:49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职业指导就业指导毕业生

赵 健 王 刚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

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赵 健 王 刚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西安 710065)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与日俱增。职业指导作为帮助就业、促进就业稳定、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帮助高校毕业生认识就业形势和政策、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技能、树立就业自信心、克服就业心理问题和实现顺利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试从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和问题、职业指导的概念内涵入手,对上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加以分析和研究。

职业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用;重要性

大学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努力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到了所有就业群体的首位,充分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压力。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对职业指导作用和意义的认识,推动高校专业化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确保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必须要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职业指导的内涵

职业指导,简而言之,就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其内涵主要体现为:面向求职者和用人单位两个主体服务,以实现个人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人尽其才为最终目标,强调伴随整个职业生涯,体现更深层次的教育和帮助作用。职业指导发源于1908年美国为推行职业指导而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职业指导机构——波士顿地方职业局。最初,职业指导只是为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后来随着求职者的需求演变为为个人提供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指导的作用可以简单概括为:帮助求职者剖析并接受完整而真实的自我形象和职业角色形象,以实现在现实社会中加以检验并转化为实际职业行为以满足个人需要进而造福社会的目的。

在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始于1911年的哈佛大学,该校在大学生中首开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人才需求、确定职业兴趣和职业定向意识,指导学生如何填写履历表求职信等等。在我国,清华大学早在1916年就开始着手筹备这项工作,1923年还专门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长时间实施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统包分配”制度,就业指导一度被思想教育工作所取代。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得以逐步实施,在此背景下,“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的概念和机构便在高校中应运而生。

高校毕业生属于接受过高等教育、首次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群体。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个实践意义上来讲,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应包括职业规划、政策导向、信息需求、职业观念、求职心理、个人自我认识评价、求职技能培训及创业素质培养等方面。从学校教育的维度来看,职业指导首先应当是一个教育过程,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会选择,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再次,职业指导的内容是给予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最后,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二、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及分析

1.宏观层面上,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就业总量持续增加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一是面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产能生产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面临经营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二是从根本上来讲是我国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总量供给过剩,高校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规模增大、“三峰叠加”。三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部分地区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性失衡现象凸显。

2.中观层面上,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相适应的环节。一是高等教育招生、培养的计划管理和就业市场化之间存在矛盾。学校很难完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制订方案、培养学生,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二是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大众化教育阶段必须要具有大众化就业意识。当前不少毕业生还没有完全树立求职择业的市场化和大众化的就业意识,“精英”意识影响了不少毕业生的求职择业的定位和取向。三是社会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现象并存。

3.微观层面上,高校毕业生存在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观念滞后、就业竞争力不强等诸多问题。笔者对所在学校2011届2000名毕业生进行的一份调查表明:从区域上来看,期望到省会城市、大城市就业的占比32.25%,而期望到中西部地区或基层就业的仅占比0.28%。从单位性质上来看,期望到国有企业就业的占比56.09%,而期望到中小民营企业和乡镇企业就业的占比分别为1.89%和0.83%。调查结果还显示:就业受个人学习成绩、综合素质差因素影响的占比26.93%;受社会需求信息不足因素影响的占比21.86%;受性别歧视因素影响的占比12.83%。另外,还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职业取向不明确、求职技巧缺乏、实践经验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三、加强职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规模已达699万,比2012年增加19万。据统计,2013年用人单位计划招聘岗位数量同比平均降幅接近15%,大学生就业问题更加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通过职业指导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对于推动高校健康发展、回应社会关切、维护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职业指导促就业,是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使命。加强高校职业指导,不仅可以帮助用人单位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进而明确招聘计划,还可以帮助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社会需求,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有助于“人尽其才”局面的形成,进而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科学、合理的人才资源配置。高校大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我国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后,已经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下一步将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在这个意义上讲,高等学校肩负重大责任和使命。

2.加强职业指导促就业,是高校深化办学理念和实践的探索、筑牢办学之基的现实需要。毕业生是学校的“产品”,毕业生就业工作就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晴雨表”。推行职业指导,可以使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准确把握和预测市场、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促使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社会适用人才,增强办学竞争力。

3.加强职业指导促进就业,是高校促进社会稳定,强化和谐之根的重要任务。每名高校毕业生身上都寄托着一个家庭的希望,困难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和睦和稳定。同时,高校毕业生群体知识层面高、思想活跃、社会阅历浅,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因素的诱导、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因此,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事关他们个人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更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四、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高校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主要是基于职业指导理论,通过发挥职业准备上的导向功能、择业过程中的定向功能、求职过程中的信息提供和能力训练功能,以及在其今后职业生涯过程中的促进发展功能,对个人实施教育、帮助和影响。具体而言,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职业指导有助于对高校毕业生开展思想教育,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对毕业生开展职业指导,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目标,通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增进其个人对自身、职业和社会的了解,帮助他们自觉把个人成才的愿望与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建立正确的职业取向,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思想,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主动根据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预期,到符合自己发展的地区和岗位上去建功立业,走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才之路。

2.职业指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了解就业政策、掌握就业信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既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又具有高度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相当程度上是因为对就业形势认识不到位,不了解政策制度,对就业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而导致的。开展高校职业指导,有助于毕业生认清就业形势、占有有效就业信息、把握就业机会,到最适合自己的地区和岗位去建功立业,及时、顺利、高质量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3.职业指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培养职业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以自身情况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结合社会中的发展机遇,对决定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思考和分析,然后树立职业奋斗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根据职业选择进行相关的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并且对于每个步骤都有合理时间次序安排的过程。

4.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技能和技巧。求职是一门艺术。掌握求职的技巧对于学生建立自信、实现成功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职业指导教育,可以提高毕业生个人形象设计、求职计划制订、求职简历撰写、自荐技巧、面试技巧等多方面技能,帮助他们熟悉结构化、非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以及无领导小组讨论、文件筐测试等常用的招聘考核方式,有效降低他们因为不了解情况、存在认识误区而导致求职挫折的几率。

5. 职业指导有利于帮助毕业生尽快完成社会适应过程。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道路的一大转折。高校毕业生尽管从年龄上来讲基本都已成年,但不同程度上还存在思想不够成熟、认识问题容易片面、对国情、社情了解不深等问题,要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员的角色转变,必须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职业指导可以从如何适应新环境、进入新角色、社会化心理调适、树立责任感等方面,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这一过程,开启新的人生。

[1]宝小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与内容[J].深圳大学学报,2005(1):125-126.

[2]王晓葵.论职业指导在帮助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171.

[3]刘予东.大学生就业指导实务[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贾同福.职业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理性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35.

On the role and importance of occupation guidance in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Zhao Jian, Wang Gang
(Xi'an Petroleum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5, China)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scale expands unceasingly, grow with each passing day graduates increasingly serious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Occupation guidance as an important task to help employment, promote employment stability, occupation career develop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elp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olicy understanding, do the occupation career planning,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skills, establish confidence, overcome the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employment and the employment etc..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of face of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ccupation guidanc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on the importance and significance.

occupation guidance;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importance

G473.8

A

1000-9795(2014)04-0220-02

[责任编辑:刘丽杰]

2014-02-27

赵 健(1974-),男,江苏省盐城市人,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王 刚(1985-),男,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石油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干事,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职业指导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