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珍 李忠勇
克服职业倦怠,享受教育人
■姜红珍 李忠勇
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等症状。江苏省昆山中学教师的物质待遇相对较为优越,但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师生关系趋向复杂,学生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随着年龄增长和专业限制,教师发展进入高原期,并且升学压力加剧,社会期望值不断攀升,导致教师特别是高中教师精神压力普遍较大,职业幸福感呈下降趋势,职业倦怠感日益凸显。职业倦怠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工作和生活,还制约着学校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并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
“新教育”理念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强调:“教师本人对培养学生这一职业的幸福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状况,也影响着他是否能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学校管理应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激发教师的情绪、状态,让教师以最健康、最良好的心态从事教育,进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持续、优质、特色发展的过程中享受幸福的人生。
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人 昆中校园每一处教学场所和每一个重要场景均设置有“名人名言”牌,学校建筑物以“玉梓楼”“传是楼”“求是楼”“日知楼”“日行楼”“日成楼”“景贤楼”等命名,努力使学校建筑、雕塑、绿化等成为积淀和展现学校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物质载体。徜徉在这样的校园环境中,使教师时时感受到学校对传统的尊重,对“传是精神”和“求是精神”的传承。半个多世纪以来,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学校形成了“求知务实勤奋进取”的校风、“严谨求精”的教风、“勤奋求实”的学风和“日知日行日成,求实求是求真”的昆中精神。
以优秀的特色文化熏陶人 学校于2012年申报了“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并获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以“江南水乡文化”课程基地建设为契机打造学校课程文化,力求通过课程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具有自身特色、切合先进教育理念的课程文化,将水乡文化导入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之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新校区建设力求学校传统文化与江南水乡文化的有机融合,充分融入水乡文化内涵,凸显水乡文化特质,力求打造洋溢江南水乡文化气息的“水乡校园”,让师生沉浸其中,接受感染和熏陶,逐步生成具有包容、婉约、进取等水乡文化特质的校园文化。
以创新的多元文化丰富人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国际交流,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引进国际优质高中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家长、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昆山中学与美国百年精英名校瓦萨琪高中合作,创办“中美国际课程实验班”并获省教育厅批准。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努力打造学校丰富的多元文化。一是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以及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汲取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不断融合创新,培养师生包融中西文化的多元价值观念;二是通过多元课程设置,中西合璧,充分利用中外双方优质课程资源,培养符合中外双方课程标准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引领师生拓宽国际视野。
加强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定期开展政治学习,结合十八大报告有关教育问题的专题论述和中国梦的美好理想,充分认识教育事业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激发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在全校组织开展“践行教育行业精神,办人民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弘扬行业精神,切实增强广大教师践行行业精神的自觉性;开设行风热线,听取群众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民主监督和评议。三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践行“心心点灯”学习服务品牌为载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四是组织观看“两个率先在昆山”以及昆中发展历史教育专题片《玉出昆冈》,激发教师作为昆中人的责任感,坚定广大教师献身昆山教育事业的理想信念。
强化师德教育,重视发挥榜样作用 学校十分重视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围绕“端正方向、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尊重同志、以德修身”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讨论活动、“五新”党员教育论坛学习活动。师德建设坚持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充分利用新闻媒体、校园网络,大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的活动,宣传优秀教师事迹,让广大教师从身边一个个活生生的先进人物身上接受熏陶和教育。
开展文体活动,增进教师情感联系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锻炼身体、愉悦心情、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为此,学校精心组织开展了各类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
完善教代会制度,激发教师主体意识 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重大决策由教代会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尊重教职员工对学校管理和重大决策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会前认真做好教代会提案征集工作,搜集整理教职员工意见建议提交校行政讨论,并在教代会上答复,由有关职能部门具体落实,每年提案办结率达90%以上。民主治校有效增强了教师的主体意识,他们处处为学校着想,事事为学校分忧,形成了“上下同心”的良好氛围。
专家引领,促进成长 要使教师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更好发挥,一方面要靠教师个体不断钻研理论,探索和总结教学经验,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专家的引领。专家引领能有效提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把握。为此,学校聘请知名专家开设各类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法,有效促进教师更专业地成长。
奖励赏识,激发热情 克服职业倦怠,提升教师幸福感,还需在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两个方面做到公平公正,把贡献与报酬联系起来,使教师认识到工作的好坏、贡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一是设立科研奖,将教师业务发展和教科研成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直接与教师绩效工资分配相挂钩;二是设立教育奖,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如设立了“天合教育奖励基金”和“永泰奖教基金”,并对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竞赛辅导等各类业务比赛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三是做好市人才津贴、基础教育奖、教科研成果奖和星级教师评选申报,为骨干教师利用好更多、更高的外部条件。四是积极引进以特级教师为重点的省内外骨干教师。五是改进评教方式,努力构建和谐、真诚、互信的新型人际关系。
学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理念,通过优化管理和服务,促进教师成长发展,激励教师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投身教育事业,让教师充分享受工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在学校教育事业持续、优质、特色发展中实现幸福的教育人生。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