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创新之作

2014-04-17 05:52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工业化内涵协同

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一部系统研究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创新之作

李海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杜传忠教授的专著《转型、升级与创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索。总体上看,该书主要有以下特色:

第一,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进行了一定的拓展和深化。关于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人们多是从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互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融合角度进行理解和把握。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成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的主旋律。正是基于这种新的发展环境,该书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拓展,提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工业化,是有利于实现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资源生态环境系统协同发展的工业化,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相互推动的工业化,是以自主创新为动力引擎的工业化,是内需与外需结构协调并以内需作为主要动力的工业化,是以高水平的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结构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分工结构为支撑的工业化,是与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工业化。可以说,这一概括丰富了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要求。

第二,基于系统视角、运用复杂系统分析方法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的诸多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中国工业化作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复杂的工业化,研究其特征、把握其发展逻辑,有必要基于系统视角,借鉴系统分析逻辑和分析方法。在这方面该书做了有益的探索:(1)该书将工业化看作是一个与社会系统、资源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从理论上揭示了三大系统之间的内在作用关系和作用机理。(2)在对中国工业化内涵进行系统化理解和拓展的基础上,该书提出了包括目标导向、动力系统、结构“骨架”、体制基础及政策体系等在内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系统推进机制,并指出构建这样一套系统结构协调、作用合力一致的系统推进机制,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进程有序健康推进的保障。(3)借用复杂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及分析方法,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推进中的若干重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包括:分区域具体测算了现阶段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提出推进中国区域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思路及对策;测算了现阶段中国区域新型工业化耦合协同发展水平,测算了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协同发展水平,进而提出促进中国区域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以及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思路及对策。(4)运用复杂系统理论及数理经济模型,重点分析了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及进程,分析了中国自主创新组织的网络性、集群性与合作性特征及模式等。可以说,系统分析视角和分析方法的应用,深化了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也构成该书的一个鲜明特色。

第三,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诸多重点问题进行了创新性探索和研究,包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组织创新、网络型创新机制构建、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机制构建、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等,从而将系统整体分析与重点关键性问题分析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该书无论是从研究内容还是研究方法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构建了一个新的系统分析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理论框架,揭示了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要求,并提出了许多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和发展思路。当然,作为一部探索性著作,该书在对系统分析方法的应用方面,在对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逻辑揭示方面,在工业化推进机制的构建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细化。中国工业化推进的内外环境处于快速变动之中,工业化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不断出现,希望作者对这些新的问题和任务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新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工业化内涵协同
活出精致内涵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