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秀芳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系,江苏 徐州 221100)
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儿童为读者对象、为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而创作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1]2。作为人类生命中最早接受的文学形式,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心灵成长的养料,向孩子传达真、善、美,传递生命的真谛,培养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高其审美判断力,对孩子的个性塑造、习惯培养、道德行为教育以及生命质量的提升都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优秀的外国文学译著作为中国儿童文学的有益补充,既加强了儿童文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和交流,也为中国孩子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窗口。然而,在当下的中国儿童书籍市场,外国儿童文学译作数量众多,但质量一般不高。因此,加强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研究,积极构建儿童文学翻译标准以提高儿童文学译作质量,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987年,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Vers-chueren)首次提出“语言顺应理论”(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的概念。1999年,他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Underst anding Pragmatics)中,系统地阐述了该理论。根据维索尔伦的语用观,语言的使用是一个连续不断进行选择(1inguistic choices)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原因还是语言外部原因[2]55。
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是由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这三大特性决定的。变异性是指人类的语言是可以选择的,并且语言的选择和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本身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范围;协商性“使选择的进行不按机械方式,也不按严格的功能关系形式,而是根据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进行,协商性本身也具有不确定性;作为核心的顺应性“使语言使用者能灵活地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语言选择项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逼近交际需要而达到满意的位点”[3]81。语言的以上三个特性相辅相成,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可变性和协商性是顺应性的条件和基础,作为其中最重要一环的顺应性则是根本和目的。
双向、多维的语言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语境关系顺应,包括交际语境中任何一个和语言选择相顺应的要素;语言结构顺应,是指选择过程可以发生在任意语言层面上;顺应的动态性,即顺应发生在交际过程中;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即顺应的状态。顺应论的关键即“选择和顺应”,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的各个层面时刻都在选择,而语言的选择则指从语境、语言结构、文化差异等方面,动态地根据不同的心理意识程度而做出的某种顺应。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活动,译文语言的选择也是一个连续不断做出选择并进行顺应的动态过程。译者在翻译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做出选择以顺利进行交际。顺应论指导下的语用翻译就是将语境、语言结构、动态过程以及意识凸显程度这四个研究维度与翻译结合,以实现交际目的。在这一过程中,译者根据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有意识地做出变异,按照高度灵活的原则从可选择的译文中进行协商,从而得出顺应原文效果的译文。
译文的选择可以发生在语言的语音、词汇、句法等各个层面,翻译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翻译目的,然后在目的指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译者要在深刻理解原文意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在目的语认知语境的不同层面做出选择,以传达原作者要表达的意义,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交际双方的需要。
儿童读者在年龄、心理、情感及思维上都有不同于成人的特殊性,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更注重对颜色、声音、形状等具体形象的直观感受,这就决定了儿童文学独特的语体特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面向儿童读者,对原语的语境及语言结构做出积极动态的顺应,创造出通俗晓畅、浅显易懂、诙谐活泼、形象生动、口吻纯真、童趣十足、富于音韵和动感的儿童语体,善于顺应儿童语体的译作才能引起孩子的共鸣,受到孩子的欢迎。本文试图从语言顺应的四个方面对儿童文学汉译的指导作用进行探讨,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分析在儿童文学翻译中如何实现动态地顺应语境和语言结构,以期进一步提高英语童话汉译的质量。
顺应论表明,语言选择的原因可能来自语言内部,也可能来自语言外部,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符号系统、交际渠道、语码、语体、语篇、句、词、语音等[4]88。下面将通过具体例子,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的选择顺应浅析顺应论在语言结构中的应用。
1 语音层面的顺应 “语音主要由音韵、节奏和旋律结合而成”[5]150,它是构成文学作品的基本表层要素,在其基础上才有意义的产生。语音层面的选择和顺应指的是译者在呈现原文本的声音属性的同时,也要创造出顺应目标儿童读者的语音特性。译者的翻译不仅要传达字面意思,还要兼顾原语音韵美感的成功传递,这就要求译者对原语语音特色做出动态积极顺应,再现原文语音特点,引起儿童读者的兴趣,加深小读者对作品的印象。音乐性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的元素,语言的音乐性指的是节奏音韵的和谐动听。儿童文学特别讲究语言的音乐性,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作品,更符合儿童的欣赏口味,可以较快地唤起儿童对作品的理解,引发儿童学习文学语言的兴趣,并获得一种美的享受。儿童文学的音乐性,常见的表现方式有:押韵、节奏的安排、反复手法的运用以及象声词、叠音词、双声词、叠韵词的使用。
例1 We grow peas and beans,and corn and wheat,and all kinds of other good things to eat.[6]11
译:我们种了豌豆和大豆,还种了玉米和小麦,各种各样的美食真不赖。
例2 As for mil king——I still like to do it the old-fashioned way.Here,Brother Bear.Give it a try.Oops!Brother gives Papa a squirt in the eye.[6]15-17
译:要说挤奶呀——老式的挤法我最爱。小熊哥哥来来来,你来动手挤个奶。哎呀呀!牛奶射到熊爸爸的眼里来。
文中使用了诗一般的语言,例1和例2中,原文在句末分别有“wheat”和“eat”、“tr y”和“eye”的押韵。译者注意了原文语言风格上的音韵特点,翻译时未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和表面意义,而是选择顺应目的语的音韵特点,适当做出变异,译文分别相应地使了用汉语中的“麦”与“赖”、“奶”与“来”做韵脚进行压韵,较好地传递再现了原作的音韵美感。例1的原文句式长短排列,译文也选择了长短结合的句式以顺应原文内在的节奏感。例2中的第二句特别注意节奏的安排,前后两个小分句的句末不仅实现了“来”与“奶”的压韵,还采用了结构对称的平行句法来增强语言的节奏,例2中的三句译文以“爱”“奶”和“来”做韵脚,加上整齐而有变化的句式,构成优美的意境,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这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节奏铿锵,如音乐般流动的语言,读起来朗朗上口,当然更有利于吸引小读者的注意力。
例3 And with t hose pennies in her pocket,jingling when she goton the school bus,jingling when she jumped in the school yard…just waiting to be remembered when so me nail decided it needed a nibble…[7]19
译:口袋里装着这些硬币,上车的时候,叮叮当当;跳绳的时候,叮叮当当;刚想咬指甲,叮叮当当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来……
“叮叮当当”既是象声词又是叠音词和双声词,在这里通过模仿声音来实现声音和意义的联动。英文原语最后一句中并没有出现“jingling”,译者在翻译时选择了增添拟声词“叮叮当当”,以顺应前两小句的节奏,并且通过“叮叮当当”的重复使用达到了回旋反复的音乐效果。这样的翻译虽然对原文有一定程度的变异,但在译文中不仅顺应了汉语的语言特点和语音效果,同时还达成了对小读者心理的顺应。通过“叮叮当当”的使用生动形象再现了硬币的清脆声音,很好地传递了原文在音韵上的节奏感,加强了语言的音乐美和感染力,进而达到了吸引儿童读者的目的。
2 词汇层面的顺应 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理解原文,参透原文生成的动态语境,把握好词汇的字面意义、语法意义、修辞意义及在上下文中的语境意义,才有可能在目的语词汇层面作出恰切的语言选择和顺应,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例 4 “Onion-sauce!Onion-sauce!”He remarked jeeringly,and was gone before they could think of a thoroughly satisfactory reply.[8]1
译:“蠢货!蠢货!”他嘲笑说,不等他们想出一句解气的话来回敬他,就一溜烟跑得没影儿了。
“Onion-sauce”本义“洋葱酱”,译者没有一味追求词汇的匹配,把它译成“蠢货”基本顺从了语境和原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这种变异服务于目的语小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接受。如果按照该词字面意义进行翻译,儿童读者会觉得莫名其妙、无法理解——怎么鼹鼠嘲笑兔子是洋葱酱呢?译者这里采取了“变异——协商——顺应”的手法,通过变异原词,在协商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对词汇语境意义的顺应。不过,“蠢货”这个词不够口语化,孩子吵架、闹矛盾、彼此进行语言攻击时不会使用这么书面化的表达,译成“大笨蛋”更顺应目的语小读者的语言用词习惯。
当然,这里若能说明一下:英国人吃兔子肉时要蘸洋葱酱,鼹鼠在这里用洋葱酱来讥讽兔子们的愚笨呆傻——笨到终究要被人蘸洋葱酱吃掉!这样处理更顺应原文词汇所试图传达的意义,而且还能增加译入语小读者对原语文化中这一饮食习惯的了解和认识。
3 句法层面的顺应 英语以形合,汉语以意合,体现在句法层面就是:英语一般通过关联词等语言形式连接成句,汉语靠句子中隐含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成句,汉语童话的句式则以简短的小分句和流水句为主。童话汉译中,鉴于小读者的认知特殊性和儿童文学的文体特征,译者要对原文进行变异和有效协商,做出积极顺应化长难句为简单短句。
例5 You play it by going around and around,and the one that’s caught on the rug when the music stops is out.[9]18
译:游戏规则是,大家围成圈,一圈一圈地站着,音乐声一停,站在小毯子上的人就被淘汰出局。
原语是一个由“by”“and”“that”和“when”连接起来的英文长句,若字对字按部就班地翻译成汉语长句,会显得生硬、拗口,不利于中国儿童读者理解。译者在翻译选择的过程中,将长句分成“You pl ay it”“going round and round”“the one is out”“that’scaught on the rug”和“the music stops”5个事件,在切分后的各事件逻辑关系基础上做出变异,对语序进行调整,进而铺排成简单短句。译文做到了对句法层面的变异和顺应,以5个小分句表现各个事件,更利于儿童读者接受。
“语境即语言交际环境,包含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在内的一切与话语相互顺应的因素。交际语境指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以及交际双方,而文化一直都是语用学中最能反映社交世界与语言选择关系成分的重要因素。”[2]92翻译是一个受文化制约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过程中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动态顺应不容小觑。译者对社会文化语境的顺应,就是对不同文化的社会政治制度、历史渊源、意识形态、经济方式、时代背景、地域环境、人文地理环境、民族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宗教信仰等的顺应。
处在母语学习积累阶段的儿童读者对异域社会文化知之甚少,大量外来词汇和陌生概念会干扰其阅读,不利于其语言和思维的培养发展。因此,童话汉译中,通过异化翻译策略处理的译文,不易被儿童读者接受,译者宜采取同化翻译策略对原文信息适当变异,尽量顺应译语的文化语境,使译文贴近译语的表达习惯,以更好顺应儿童读者的阅读需要,达到教育、娱乐儿童的目的。
例6 “Hold up!”said an elderly rabbit at the gap,“Six pence for the privilege of passing by the private road!”[8]1
译:“站住!”篱笆豁口处,一只老兔子喝道,“通过私人道路,得交六便士!”
“pence”是英国货币辅币单位,类似于中国的“分”。如果这里翻译成中国的货币单位“分,是对译入语流通货币文化语境的顺应。但这里还涉及到顺应的动态性:译者在对语言选择时,会随时间推移做出相应的调整来适应不同时代的读者群。时间若倒流几十年,可能采取同化翻译策略比较好,但当代的中国儿童读者阅读视野在不断扩大,审美期待和接受能力等方面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对于英国的货币单位也不是完全陌生,这里完全可以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直译成“留下六便士买路钱”,没必要模糊原文“便士”这个信息点。
综上所述,翻译是一个通过不断的语言选择对目的语进行重构的过程,目的语的重构也是译者对原语的语言结构和语境做出动态顺应的过程。译者在童话汉译中,要在语音、词汇、句法及社会文化层面做出变异、协商和顺应,以最终满足儿童读者的阅读需要。可见,把握翻译活动各个层面的顺应理论,能使翻译这一跨文化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对当下的童话汉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 宋文翠.儿童文学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 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 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 钱冠连,霍永寿.语用学阐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 斯坦·博丹,简·博丹.去农场做客[M].姚雁青,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3.
[7] 斯坦·博丹,简·博丹.坏习惯[M].张德启,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
[8] GRA H A ME K.The Wind in the Willow[M].Ware:Wordsworth Editions Li mited Cumberland House,1993.
[9] 斯坦·博丹,简·博丹.难忘的生日[M].姚雁青,译.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