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放
以音乐治疗为取向的自闭症儿童音乐教育个案研究
董 放
(华东师范大学 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 200062)
随着音乐治疗的迅速发展,对自闭症的音乐治疗也逐步展开。研究表明,恰当的音乐治疗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社会交往能力,增进肢体的协调性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我国音乐治疗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专业音乐治疗机构与治疗师方面的资源非常匮乏,可提供给自闭症儿童音乐矫治干预的资源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悬殊。基于特殊教育领域中的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是相互重叠的观点,笔者尝试在特殊学校个别教育训练中,以音乐为主要手段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矫治干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以特殊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平台,开展以音乐治疗为取向的特殊儿童音乐教育,是改善目前中国特殊儿童矫治干预资源与需求矛盾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自闭症;音乐治疗;音乐教育;个别教育训练
自闭症(autism)被认为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病变引起的综合病症,属于儿童广泛性发展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自闭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语言交往障碍、兴趣和行为异常三个方面。
对自闭症的治疗干预方法呈现出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目前最主要的治疗干预方法是行为治疗包括行为教育和行为矫治。随着上世纪音乐治疗在国外的迅速发展,对自闭症的音乐治疗也逐步展开。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往往对音乐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与反应。通常认为丰富的集体音乐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交流欲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音乐的节奏与动作配合可以增加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打击乐器演奏有助于四肢的协调,及增强空间知觉等。恰当的音乐治疗对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促进交往能力、协调肢体和减轻患儿消极行为等方面有着良好的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始,我国音乐治疗开始起步发展。目前,我国音乐治疗的应用在精神科最普遍,大部分精神病院都开设了音乐治疗室并进行相关的课题研究。与此同时,音乐治疗也开始进入特殊学校,特殊教育领域的音乐治疗应用与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取得积极的社会效应。
根据保守数据估算,我国约有五十万到一百万左右自闭症系列患者。通常音乐治疗应由专业音乐治疗机构与音乐治疗师提供,但由于我国音乐治疗刚刚起步,可提供给自闭症儿童矫治干预的资源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悬殊,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换句话说,即便随着音乐治疗的发展,可以为社会提供足够的治疗资源,但很多患儿的家庭也无力承担长时间治疗所带来的经济压力。
普通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培养人的音乐能力和综合素质。而特殊音乐教育更多表现出与音乐治疗类似的,在调节特殊儿童的情感,矫正、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方面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音乐教育与音乐治疗是重叠的,同一件事物、从治疗的角度是音乐治疗,从教育的角度看是音乐教育。” 在艺术治疗领域也有着相同的观点:“艺术治疗同时是一种艺术教育”。因此笔者认为针对国内现有的情况,应该重点探索如何在特殊学校开展以音乐治疗为取向的音乐教育研究,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推广实施。
(一)个案对象的选择
研究表明对儿童自闭症应早诊断、早干预,普遍认为自闭症的最佳治疗干预时间是3-6岁,但本研究是针对特殊学校,因此个案研究对象的年龄通常大于6岁。由于儿童在音乐临界期12岁以前,对音乐都有较好的反应能力,对已经就读于特殊学校的自闭症儿童实施音乐治疗,其效果还是乐观的。
(二)个案对象基本资料
小劲,男,美籍台湾人,1997年4月出生,就读于上海X区辅读学校四年级,2岁左右发现有障碍,经美国医疗机构确认为儿童自闭症。
在确定小劲为本研究的个案对象后,笔者在特殊学校对他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行为观察。经观察发现,小劲对语言的理解与对答能力差,说话语音含混、声调不清(几乎没有)、语言无节奏、无法连贯吐字。他的主要行为特点是不主动与人进行交流,几乎没有主动语言,大多数需求用手势或发脾气表示。此外,小劲注意力不集中,集体活动参与性较差,有一定的学习认知障碍。
小劲的父母非常关心他的生活和教育,长期聘用两名具有特殊教育背景的家庭教师陪伴教育小劲,这也是笔者挑选小劲作为本个案研究对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治疗干预需要持续较长的周期,学校的主要训练任务由音乐老师担任,学校以外的家庭训练部分则可以由两位家庭教师担任。
(一)研究思路
国内特殊学校的音乐治疗通常以音乐课或课外兴趣小组(音乐)为载体开展。音乐治疗对场地和治疗师有一定的要求,通常特殊学校都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具备进行音乐治疗的基本条件。此外以患儿所熟悉的音乐教师作为治疗师,方便以最快时间进入治疗。这些都是特殊学校开展音乐治疗的优势。但笔者认为这种形式的音乐治疗也存在明显的弊端,主要是无法针对每个特殊儿童行为症状的差异性,进行有针对的个别干预治疗。此外,干预治疗通常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与一定的频次,而每周一次的音乐课或课外活动显然是不够的。
个别化教育是国外特殊教育的主要模式,在新一轮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中也把推广和促进个别化教学作为重要的任务。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个别化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具体内容和步骤与行为治疗有许多相类似之处,包含收集学生个人资料,做出教育诊断,确定学生的发展目标,制订个别教育训练教学计划和进度表,在学期开始与结束时分别进行期初与期终评测,最后进行教学质量分析,做出个案评价总结。个别化教育计划通常以一学期为一个周期,每周进行5次训练,每天一次(一节课)。通过个别化教育计划,主要使学生在感官知觉、粗大动作、精细动作、生活自理、沟通、认知、社会技能等七大领域得到改善。这七大领域中的大多数内容都可以运用音乐为主要(或为辅)教学手段来习得。
综上所述,笔者选择以特殊学校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为平台,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基本内容和步骤基础上,融合行为治疗的原则,以音乐教室作为治疗场地,以特殊学校音乐教师作为治疗师,对一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以音乐治疗为取向的音乐教育。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行为治疗方法为基本框架,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内容逐步有序展开。在具体训练方法上音乐内容部分采用以奥尔夫音乐治疗方法为主的综合音乐治疗方法,非音乐内容部分采用直观教学法、动手操作法、游戏教学法和演示教学法。此外,本研究还运用了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研究第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成立课题组,选择个案对象,通过访谈和行为观察进行个案对象一般资料的收集,在此基础上,对个案对象行为功能做出分析(确定靶症状和靶行为),进而设定治疗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 制定个案训练计划。
经观察与行为功能分析,小劲的问题行为(靶症状)有十余种,其中语言障碍、社会人际交往障碍最为突出。因此笔者与音乐教师确定小劲的目标行为(靶行为)是改善语言的语调与节奏;参与班级集体活动时有主动表现。长期目的是能够完成学校个别化教育计划,改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障碍。短期目的是能够完成本学期制订的个训学科教学计划全部内容。
(二)第二阶段(研究计划实施主体阶段)
研究的第二阶段是研究的主体部分,即个别治疗阶段。以音乐教师为治疗师,对小劲开展以音乐治疗为取向的个别教育训练,每天一课时,每课时35分钟,每周五课时,共计进行了一个学期,约60余课时的个别教育训练。此外在家庭练习册登记当天训练内容,由小劲的家庭教师回去后继续每天训练约20-30分钟。
根据小劲的靶症状,确定小劲的靶行为是改善语言的语调与节奏。研究表明音乐的节奏对语言节奏的建立具有帮助作用,旋律的抑扬顿挫也可以帮助改善语言的节奏和语调,笔者设计选取中国民俗中十二生肖的名称为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首先进行构音练习,然后组合成几种基本节奏型,通过节奏朗诵,配合肢体律动,听十二生肖歌击鼓等环节,层层递进,以多种音乐手段对小劲进行训练,以期最终达到改善语言节奏、语调的作用。由于学校个别教育训练有一定的认知学习任务,因此在每次个别训练中增加了十二生肖图片配对、排序、书写十二生肖中笔画简单的字(牛、龙、马、羊)等训练内容,时间约占10分钟。
在正式进行个别训练前,课题组首先对小劲进行了个别教育期初测评,通过评测发现,小劲对十二生肖认知内容方面几乎空白,无法模仿老师念出所出示的2/4和4/4的节奏卡片,无法边听《十二生肖歌》边打拍子,不会使用鼓槌有节奏地敲击鼓面(只会用细碎的动作在鼓面滑动)。
每次个别教育训练均以同样的结构进行:
1、图文对照、配对12生肖
2、12生肖构音训练
3、12生肖生字书写
4、节奏朗诵12生肖
5、节奏朗诵与肢体律动
6、12生肖歌打击乐(鼓)演奏
根据计划,每天训练的内容,重复训练5次,以一周为一个单元,然后根据训练情况,再往下个单元进行,如果效果不好则继续训练巩固。
(三)第三阶段(研究计划实施检验阶段)
第三阶段的研究是集体训练。根据行为治疗中个体治疗
与集体治疗相结合的原则,本研究随后安排在小劲所在班级的音乐课上,以排练形式进行了5次集体训练,每次约一个半小时,希望通过集体训练来巩固和检验训练效果。集体训练的成员来自小劲同班同学,训练内容根据个训内容编排,以《十二生肖歌》为主题,以小劲为主角,设计了十二生肖排队(图片配对排序)、报名(节奏朗诵与肢体律动)、唱歌(由同学唱,小劲击鼓)、念儿歌(集体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诵,小劲跟随)、回家(排队型)。集体训练结束后,《十二生肖歌》参加了学校每年的艺术展演活动,演出中由一名家庭教师帮助提示,小劲基本顺利地表演出平时训练的内容。
(四)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
期末,课题组针对一学期的训练内容做了期终测评,测评表明小劲基本能按节奏朗诵十二生肖(只完成了两种预先设计好的节奏型),但有几个字的发音还不够清晰,语调高低变化基本无法分辨。节奏朗诵与肢体律动配合时,动作配合需要教师略加提示。为《12生肖歌》三段旋律击鼓伴奏时,能够按要求听歌曲旋律击鼓,但节奏不够稳定,会出现快的现象。此外在十二生肖认知内容方面小劲完成较好。在期终测评的基础上,按照个别教育计划的要求填写本学期个案教育训练质量分析,最后做出个案总结。
(一)研究结果
通过一学期的个别教育训练,个案对象小劲较好完成了个别教育计划的内容,部分实现了个别教育训练的长短期目标。尤其是在集体训练中,小劲的表现出乎意料,让大家感到惊喜。笔者清楚地记得在音乐课上第一次见到他时,老师要求每位同学边听老师伴奏边打拍子唱歌,轮到小劲表演时,他四下顾盼,双手偶尔无意识地拍一下,几乎完全游离在音乐和此刻教室场景之外。班主任和音乐教师也反映,以往参加每次集体艺术表演活动时,小劲大多自顾自地站在一边或最后,参与度很低。但这次完全不同,小劲成为了主角,他积极地参加每个环节的表演,击鼓时身体随音乐节奏摆动,兴奋和投入的样子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应该说通过一学期的个别教育训练,小劲在注意力集中、集体合作和主动性方面有较大的进步,语言的发音与节奏方面也有所改善。
本研究表明以特殊学校个别化教育为平台,结合音乐课(或音乐兴趣小组),是目前特殊学校开展音乐治疗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虽然本研究取得了一些收获,但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例如,能否能以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评测方法来替代现有音乐治疗中常见的几种测量工具仍需找到理论依据,并继续在实践中验证完善。
(二)建议
(1)个别教育训练与音乐课(音乐兴趣小组)相结合实现个体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
我国目前特殊学校开展音乐治疗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是以音乐课或音乐兴趣小组为治疗平台,对特殊儿童采取集体治疗。通常音乐课每周一节,以集体上课为主要形式,有相对固定的教材、教学计划与进度。由于每个班级是由不同障碍的学生组合而成,无法针对每个特殊儿童行为症状的差异,进行有针对的个别干预治疗,此外,干预治疗的时间也明显不够。因此单以音乐课为平台来开展音乐治疗是不可能有良好和明显的效果的。
笔者建议,根据行为治疗原则中个别化原则和个体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原则,在特殊学校开展音乐治疗,应该以个别化教育训练(教学)与音乐课(音乐兴趣小组)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对各类障碍的特殊儿童的治疗干预。这种形式应该能够较好补充音乐课与音乐治疗之间的矛盾,能够根据不同儿童的障碍,和实际情况,制订适宜的目标和计划,在一个较长的周期里以每天一次的频度,对特殊儿童进行治疗干预。此外,这种形式也便于家长在家庭中继续配合、延续治疗。
(2)特殊学校的课程设置、场地、师资的配合。
由于个别化教育训练需要一定的场地、师资与课时的配合,所以开课率并不高,或无法持续较长周期,通常是没有完成课时的教师才会安排上个别教育训练课。目前各类障碍的特殊儿童人数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融合教育的实施,特殊学校的生源被分流,学校的班级数减少,导致教师开课不足。这种情况反而有利于提高个别化教育训练的开课率,但学校在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时应给以一定的配合倾斜。
此外还需要场地的配合。一般特殊学校都有独立的音乐教室和个训室,一般只要配备能够完成音乐治疗所需设备即可。
相比较前两方面,作为担任音乐治疗师角色的音乐教师的责任最大,任务也最艰巨。由于我国音乐治疗刚刚起步,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师要适应这样一个新角色,还需付出很大的甚至艰辛的努力。笔者认为首先对特殊教育领域的音乐教育要有正确的理解,接受并巩固特殊音乐教育应该更强调审美体验和音乐能力获得以外的作用,即用音乐调节特殊儿童的情感,矫正、补偿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缺陷的观点。其次,通过参加有关音乐治疗的课题和培训,掌握音乐治疗理论和方法,并通过临床实践经验,最终获得独立在特殊学校开展音乐治疗的能力。最后,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专业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适当增设音乐治疗方面的课程。
[1] 黄伟合.儿童自闭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干预[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 朱丽叶·阿尔文、奥瑞尔·沃里克.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治疗[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4.
[3] 张福娟 、江琴娣.特殊儿童个案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0.
[4] 张菀:中国特殊教育领域中音乐治疗的发展状况[J].中国特殊教育,2002.1.
[5] 石晓辉:儿童孤独症的行为治疗[J].中国特殊教育,2003.6.
Case Study On Music Therapy Oriented Music Education for An Autism Child
Dong Fang
(School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usic therapy, many music therapy programs for autism have also been gradually deployed. Various researches have proven that appropriate music therapy has a good effect to improve autistic children’s attentio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of limbs, etc. Music therapy is just at the beginning stage in China. Needless to say,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of music treatment and the number of music therapists are very scarce. Demand and supply deviates a lot in terms of resource required for music therapy for autism. Overlapping between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therapy in the field of special education do exist, so the author tried to apply some training of individual Education in special schools to intervene and make corrections for autism children via music. Consequently, the author strongly proposes to make use of the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latform (IEP) in special schools to actively implement the Therapy Oriented Music Education for autism children will b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and feasible mean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China.
Autism; Music therapy; Music education; IEP
华师大学特院新锐基金项目
董放,女,副教授,现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学特学院艺术教育专业,先后在《音乐艺术》、《音乐探索》、《歌剧》、《音乐爱好者》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