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敏
网络环境下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
■王晓敏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学生网络群体也迅速壮大,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网络环境下,加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找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对策,是目前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已经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人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途径。一方面,网络以其海量的信息存储、快捷的传播方式和即时的参与性,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查找资料、扩大知识面,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其有益一面毋庸置疑;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和隐密性不完备,部分道德修养欠缺者无所忌惮,网络社会部分处于道德无序状态,加之网络犯罪行为的立法体不完备,网络社会伦理道德不规范,使得分辨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的中职生的心理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人格形成障碍 中职学生正处于情感体验的高峰期,他们喜怒哀乐这些社会情绪只有在社会生活的不断磨练中才能逐渐成熟起来,但网络使他们在人机交往中逐渐变成情感冷漠的机器,阻断了学生社会情绪体验的渠道。尽管在网络世界可以促进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但却并不代表人性的优化。相反,倒是会滋长隐藏于人性中的“性格隐患”,对正处于人格成长期的学生产生了不少的负面影响。网络是崇尚个体主体性和个性张扬性的虚拟空间,缺少自控能力的中职学生面对网络虚拟世界,一旦沉迷,容易失去对现实环境兴趣,失去积极的参与意识,表现出孤僻、不合群、冷漠、暴力、缺乏责任感等心理,导致人格结构失去平衡,形成“数字化”人格障碍。
性格发展障碍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一方面为一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现实生活中不敢、也实现不了的事情在网络世界中往往会得到肯定;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的内向和自我封闭。“网上”“网下”的性格错位,结果可能会导致多重人格问题的产生,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网络在整合整个世界的同时,也有可能会分裂和肢解“网民”学生的性格结构。
人际交往障碍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现实空间,通过网络交往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是面对面、实实在在的交往,尤其是职校学生对这种可匿名、可隐藏自我特征,毫无压力的宣泄交往方式趋之若鹜,导致传统的情感沟通方式逐渐被淡化。面对人际交流,他们可以通过键盘和鼠标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但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交往时却不知所措,网络成了他们交往的一切,对现实人际环境和身边的事物漠不关心,造成现实人际交往的闭塞,进而导致个人心理孤独和交际障碍。
道德规范养成障碍 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有着多元性、自由性、开放性、隐蔽性、匿名性等特点,很难让中职学生“独善其身,独慎其行”。而中职学生的分辨能力、自控能力存在不足,也很难让他们抵御网络虚假信息和不道德思想的侵蚀,过度地希望自己不受羁绊,产生为所欲为的冲动,进而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荒唐事情,即便深知这些事请在现实世界是不道德、不能去做的,如匿名诋毁、谩骂、诽谤他人,使用非正规或攻击性的语言,充当网络水军等。
一般情况下,职校学生的心理亚健康受网络环境影响的原因主要有这三个方面:
职校学生所处的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 职校生大多处于十五六岁左右,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进入职校后,他们在学习上没有重的课业压力,可自由支配时间较多,更多的无组织的自由活动占据了职校生的绝大多数课外时间。这样的自由互动弱化了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使学生由“上网”变成“落网”。加上网页制作精美诱人、内容丰富多彩、音乐悦耳动听、影视图像生动多姿、网络游戏精彩纷呈,无时无刻不在挑战学生脆弱的克制力,刺激着学生的神经和观感,诱惑着学生的心灵,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稍有不慎便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少有甚者,更是产生了心理依赖,“网下”情绪低落、生物钟紊乱、思维迟钝;“网上”则摇身一变,精神亢奋。少数极端者还产生自残和自杀的念头,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性密不可分 网络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特点,职校学生更愿意将一些在生活中不可能做的事、不可能说的话,在网络中可以毫无顾忌的宣泄,使自己的情绪得到缓解。一些网瘾学生大都沉浸在网络游戏中,特别是当中的角色类、枪击类的游戏,崇尚个人主义、英雄主义,模糊了道德认知,淡化了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把游戏中的角色搬到现实生活中,往往造成心理缺失。
与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失衡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 网络社会道德现象冲突严重,道德相对主义盛行,无政府主义泛滥,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网络道德问题产生原因在于网络本身的开放性、虚拟性、无界性,使得在现实中政府缺乏相应的管制机制,网络立法相对滞后,现实社会中公民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在网络社会里没有了这样的限制,让一些生活和心理压力大的学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
如何规范使用网络资源,如何有效制止各类网络违法违规现象,更好地维护网民的合法权益,已成为各界无法回避的新课题。
加强学校人文建设,开展正确舆论引导,引领学生健康上网 网络不是洪水猛兽,学校不该“谈网色变”,而是利用网络对学生具有强烈吸引力的这点做好文章。学校应该丰富校园网络资源,筛选、净化信息资源,培养青少年学生健康人格,使学生在数字化、虚拟化网络中,在无人监督情况下能够慎独,增加自律能力,提高审视、识别有害信息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教师应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自觉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同时要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好学生的表率。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以及在网络环境下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应制订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要求教师定期通过班会、团委宣传活动,引导学生选择健康、适宜的网上内容,让学生做到健康上网。
加强与家长的配合,积极开展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学生教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对于网络,家长要正确对待、趋利避害,但很多家长由于自身对网络不甚了解,视网络为洪水猛兽,过多干预子女上网,这样做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正确的做法是本着关心、理解、沟通的原则,对孩子实施科学的引导,让孩子主动自觉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只有在孩子自身包括心理和行为两方面建立起抵制聊天和游戏的“防火墙”,才能将孩子从网络的“陷阱”里救出来。
综上所述,净化网络环境,不单单只是学校、家庭的责任,更是整个社会不可推卸的职责。一方面,国家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立法;另一方面,对社会网吧进行必须的、有效的管理措施,严禁未成年人长时间的上网。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结合,齐抓共管,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才能让网络发挥自身积极有效的作用。
[1]李伟明.网络时代的中小学德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2]蒋爱华、陈芳.“网络社会”道德建设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0(6)
[3]黄梅华.浅谈网络环境下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9)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职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