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
——纪念“三个面向”发表30周年

2014-04-17 05:28顾明远
教师教育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同志

顾明远

(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875)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至今己30年。30年来,“三个面向”一直指引着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思想,不仅在30年前指明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而且在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教育迈向现代化的时期,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三个面向”提出的时代意义

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给我国教育造成了严重破坏。“文革”以后,在邓小平同志指示下,恢复高考,教育得以恢复正常秩序。但“文革”以后中国教育向何处去,怎样发展,是简单地恢复“文革”以前的状况,还是要有所发展,或者是有所创新,这些问题大家都在讨论。教育理论界关于教育本质的大讨论就反映了学术界对教育改革创新的诉求。

北京景山学校是1960年由中央宣传部直接创办和领导的一所实验学校,当时北京师范大学抽调了一批教师到这所学校任教。“文革”前,开展了“十年一贯制”、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等多项实验。“文革”中,该学校受到严重破坏。“文革”后,拨乱反正,景山学校又恢复了生气。当时,原中宣部秘书长童大林,也是“文革”前北京景山学校的创办者和直接领导者,组织了几位同志,包括中央文献研究室龚育之、国家科委吴明瑜及原景山学校校长敢峰、游铭钧和书记贺鸿琛,从北师大邀请了丁尔陞和我几个人多次座谈景山学校的发展问题。正在迷惘、摸索之时,得到了邓小平为景山学校的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一下子使我们豁然开朗,明确了景山学校发展的方向,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邓小平的题词是基于时代发展的前景、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提出来的,高瞻远瞩,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前瞻性,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时间过去30年了,今天再来重温这个题词,更感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三个面向”将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永远的战略思想。

“文革”以后百废待兴,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邓小平同志始终抓住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这两项最基础的工作。邓小平在1975年主持工作时,就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中,他指出:“在二十世纪内,全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是我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1]82“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83并且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在这次会议上,他还详细分析了近几十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未来趋势,指出“现代科学技术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革命”,“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他还说:“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1]84邓小平同志这么具体、深刻地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无非是要大家重视科学技术。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于掌握现代科学技术。

在分析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科学技术要有一支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所以他最后说:“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1]92也就是说,我国的教育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人才,这是中国教育发展的最根本的任务。从当时邓小平同志和多位领导同志的谈话以及邓小平同志在各种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急如焚,对人才的渴求如饥似渴,因而大声疾呼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今天我们之所以重温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题词,是因为只有从这个时代背景出发,才能真正理解“三个面向”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二、“三个面向”的核心是面向现代科学技术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要资金,二要技术,三要人才。而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什么都没有。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比较封闭、落后的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力都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我国要建设现代化国家,只有打开门户,向西方学习,向世界学习。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主持工作时就派了多个高级代表团出国考察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先进生产线和科学管理。上海交通大学是第一个派出国考察的高等教育代表团,主要考察发达国家培养人才的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引进西方的技术和资金,但人才却跟不上。邓小平同志对人才如饥似渴,早在1977年5月和7月,他就两次找方毅和李昌谈话,指出科学和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提出在党内要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空气。他指出,要培养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教育就要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面向世界的科学技术,面向世界的先进教育经验。

教育要面向世界,就是要面向世界的先进科技,面向世界的教育现代化。为此,邓小平指示:要引进外国教材,吸收外国教材中有益的东西。1978年,在当时国家外汇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中央财政拨出10万美金,从美国、英国、西德、法国、日本等国进口了大批中小学教材,促进了我国课程和教材的现代化改革[2]。教育要面向世界,不仅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材和教育理念,而且要派出留学生到国外学习,直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下,“文革”以后,52名第一批留学生于1978年12月启程去西方国家留学,其中就有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以后留学生逐年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个面向”是一个整体,它的核心是要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面向现代化,就是要面向现代科学技术,用它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因为现代科学技术不掌握在我们手里,所以要面向世界,向世界学习;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教育不仅要面向当代科学技术,还要面向未来,面向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未来社会的人才。这就是“三个面向”的思维逻辑。

三、教育要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十八大提出的五大目标。也就是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要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就要放眼世界,吸收世界文明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就要面向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把握未未发展趋势。

30年过去了,正如邓小平同志当年预言的一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改变了整个世界。2012年4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提出,一个建立在互联网、新材料、新能源相结合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个性化、国际化、创造性,例如3D打印,就是互联网与新材科、新能源相结合的个性化生产。因此,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改变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生产力,同时也会促进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

第三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历史上曾经是科技发达、生产力水平很高的国家,明末清初还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经济体。但是由于不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我们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压迫,又使我们错过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今天,我们与其他国家一样,都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跑线上。我们必须抓住时机,迎头赶上,才能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教育如何迎接这次挑战?就是要坚持贯彻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深入教育教学改革;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制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从面向眼前的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回到教育的本真,把发展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根本。要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走向社会,有时间参加自己喜爱的科学、文化、体育等活动,使之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其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生是有差异的,天质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因材施教就是要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个性化学习方案,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幼儿时期要爱护儿童的好奇心,到小学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到中学就应该培养其专业兴趣和专业志向。要培养学生执着的精神和追求真理的毅力。要克服知识学习越多越好的误区,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012年3月,经合组织(OECD)发布了题为《为21世纪培育教师 提升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的报告,指出21世纪学生必须掌握四方面的技能——思维方式:创造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和学习能力;工作方式:沟通和合作能力;工作工具: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能力;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职业,以及个人和社会责任[3]。值得我们认真地借鉴。

第三要改革学校制度,下放教育教学权,鼓励学校办出特色。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过去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意味着执行课程标准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现在,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教学工作统得太死,这种管理方式很难使学校办出特色,培养出创新人才。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正在改变教育形态。教师已经不是唯一的知识载体,也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将是为每个学生设计最好的学习环境的设计者,是指导学生正确选择和处理信息的指导者,是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帮助者。信息化、数字化带来了教育的变革,但要恰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个性化、网络化的特点。要把握好信息技术应用中的器(硬件)、技(软件、技术)和神气(内容、人文精神)的关系,坚持育人为本,不应让技术掩盖育人的本质。

当前,教育出现了网上授课,即所谓“慕课”(MOOCs)的形式。许多大学把课程挂在网上,任何人可以随时学习。一些国家还出现“翻转式教学”,美国出现网上授课的“可汗学院”等新的教学模式。这些都值得认真研究。

(本文系作者2013年9月24日在四川广安由中央文献研究室、教育部、四川省政府联合主办的“邓小平‘三个面向’教育思想暨教育改革发展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整理时略有修改。)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文选:1975-98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 任才.永远铭记邓小平对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丰功伟绩[M]//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改革之 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1.

[3] 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21世纪培育教师 提升学校领导力:来自世界的经验[R].2012:35.

猜你喜欢
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同志
面向世界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牵引大湾区纵深发展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2021年CCF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2)
同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大元帅』与『小同志』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征稿简则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OVER THE RAINBOW
面向世界 服务全球——百超天津工厂展示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