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病症”及“诊疗”

2014-04-17 05:18陈翔云
教育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病症美术创作

陈翔云

(大丰市第二小学,江苏大丰,224100)

小学美术教学的宗旨并不是培养美术专业人才,而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促进其良好个性的形成和综合素养的发展。随着2011版美术新课标的实施,广大美术教师已经在自觉地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不再偏重于美术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但当前的应试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部分学生也是迫不得已为了获得特长分而学习美术。再加上我国的小学美术课程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忽视了培养学生美术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这些都导致了如今的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诸多“病症”。

一、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病症”

(一)导学模式单调,学生美术学习热情低

部分教师的美术教学还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依旧用80%的时间来讲授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真正留给学生自己创作的时空很少。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有:1.教师给学生整整一节课也很难创作出较好的作品;2.部分教师心急,在课中看到学生不会,便会心急如焚地去给学生指导、示范。这样,90%的美术课都是草草收场,学生的创新也是浮于表面。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尽管能学到点滴美术绘画技能,但他们的个性、创造力无法张扬和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被极度“封锁”,课堂如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对美术学习就会丧失热情。

(二)教学素材偏离生活而导致的小组合作学习不到位

艺术家罗丹曾说:“对于我们来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小学生天真无邪,热爱生活,喜好观察模仿,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看世界、看周围的事物并发现其中的美。而课内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则进一步给学生提供了表达美、交流美和积累美的时空。许多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方面,但是他们在教学素材的挑选上却没有能从学生的生活现实出发,仅是根据教学文本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这样往往导致他们投机取巧、分工合作到课本去找答案,之后就是讨论与学习无关的问题。课堂变成了自由的天堂,导致了教学秩序遭到破坏,没有能达成预期的目标。

(三)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教育主管部门加大对教育教学装备的投入,美术器材的数量也增加不少,但毕竟是“杯水车薪”,大部分材料还得学生家长去购买,而其中的部分材料不是哪里都买到的,有的甚至是学生个体无法准备的。但美术是材料加工的艺术,它定要借助一定的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和艺术感。如中国画,对工具材料有绝对的局限性要求,宣纸、墨汁、毛笔、毛毡等材料缺一不可;制作版画,就得有制作版画专门的工具材料;做陶艺要有除陶泥以外的拉坯机、转盘、电窑等必备的工具。材料的繁杂、琐细和特殊性,加上学生家庭收入各异,导致教学中时常出现部份学生没有创作的材料可用,学生仅仅欣赏图片或跟着教师一起看课本而已,这样的美术课可能意义不大。

(四)忽视教学情境使用的“度”和教学评价

为了较好实现美术教学中师生间互动,有效培养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许多教师都在课中创设情境,如音乐、游戏、动漫、故事等。这样的出发点是好的,只要情境创设使用合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是有帮助的。但部分教师却没有把握好情境创设和使用的“度”,用得过多、过滥,把教学引入了误区,干扰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和思维。

另外,有关教学评价问题,部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流于形式、粗浅,评价的随意性大,没能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成果给予专业的点评和客观的评价。

二、面对“疾病”的“诊疗”

(一)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努力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和创作的兴趣

一堂美术课是否成功常常取决于教师能否灵活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引导他们自主尝试、自由发挥。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并使用有效的教学形式,如游戏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还可以用演小品、讲故事或走出教室观察等方式,让学生去动手动脑,认真实践,积极思考,发现并创造美。同时,老师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亲历或灵感去自由大胆的描绘、创作,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真实的环境中寻找美,在取材的过程中欣赏美,在绘画的过程中创造美。如一年级上《走进大自然》时,学生虽然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具体名称却不了解,于是笔者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首先引导学生寻找、观察校园里都有哪些颜色,说说他们喜欢哪些颜色。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校园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笔者又适时提出问题:“你能不能把刚刚说到的这些美丽的颜色从你的水彩笔中找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笔者逐个说出色彩的名称,让学生自己动手找找相应的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部分不认识的颜色很快便记住了。

其次,笔者还可开展多种形式手工活动,像开展剪纸、橡皮泥捏制、小发明等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耗材少易实施,同时能给学生提供自由创新的天地。我们可通过举办各种展览活动、比赛,让学生们有展示自己的平台,促进他们审美能力的提升,激发他们的美术创作灵感和激情。

(二)趋利避弊,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为了能让学生合作学习深入有效进行,教师定要采取措施:第一,教师应认真研透教材、充分备课、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并鼓励他们搜集与美术教学活动有关的讨论资料。如教学《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时,笔者让学生课前调查盐城地区有哪些古建筑,学生可以咨询家长,可以上网搜索,也可用自己随家长在盐城旅游时的照片。搜集材料让他们小组讨论前相互交流信息便于理解,结果说出了很多,如陆公祠、泰山庙、大铜马等。这些都是学生耳熟能详、耳闻目睹的,远比课中的具有熟悉感、亲近感。第二,合作学习展开的形式应灵活多样。学生小组可以随机组合,可自由组合,这样使他们参与面、交流的面进一步扩大。另外教师要根据讨论组的不同特点,设计灵活的讨论题去启迪学生多思考多表述,增强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说说我们盐城的这些古建筑在门、窗、屋顶方面有哪些特征,建筑所使用的材料方面有何特点,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色,建筑外观色彩上有什么特色,等等。第三,教师要对小组学习的组员进行监督,促进他们之间多互助与交流。教师一方面应严明记录,对学生合作的过程加强督查。如过去教学《泥浮雕》时,有的学生故意捣乱,在教室将塑泥扔来扔去,有的学生则胡乱捏制,相互取笑。为了让学生自主、合作创作,教师应及时制止类似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教师要教育学生为实现同一目标和集体的荣誉,齐心协力地形成一个整体。如教学《雕萝卜》时,课前就应让合作组组长做好分工,使小组成员

带的材料各不相同:有的带胡萝卜,有的带土豆,有的带地瓜,有的带红薯。这样,学生知道其他材料也能雕出美丽的作品。如此的合作学习才能确保美术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能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他们间的情感交流,使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相处,这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三)多种形式开展评价,发挥其作用

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好的激励。我们可以开展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也可开展创作中评价、创作后评价,也可开展自我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质疑等。总之,教师应积极肯定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进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使他们了解自己创作的不足或待改进点,促使学生间取长补短,便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美术教师应时刻保持自己的“锐眼”及时发现美术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确保有效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他们的美术素养。

[1] 刘延林.浅谈小学美术创新教学的策略分析[J].科学大众,2010(7).

[2] 屠美如.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病症美术创作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青春期病症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