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表达”可以如此美丽

2014-04-17 05:18林春曹
教育观察 2014年9期
关键词:丹顶鹤词语美丽

林春曹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江苏南京,210008)

欣赏了祝老师执教的《美丽的丹顶鹤》,聆听了南京市中央路小学3位老师的“贴地飞行的美丽”课堂教学观察专题汇报,感触良多。

如果说祝老师40分钟的课堂是一朵美丽的浪花的话,那这朵浪花是有源头活水的,它是由一圈一圈的涟漪聚合起来的。不是吗?这节《美丽的丹顶鹤》课背后,一位优秀的教师——祝艳老师,一支合作的团队——央小语文组,一个研究的专题——课堂表达,还有一次又一次的研课反思。我们看到的只是一节40分钟的课,但之前的若干个40分钟,以及之后的课堂观察,都是这节美丽的教学之花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觉得今天这场教学研讨活动源头在课前,浪花在课堂,漩涡在课后。这次活动主题是“课堂教学观察”,仅就我一个多小时的所见所闻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研究姿态,带给我们一种不同的上课、观课、评课的视角,它不是一个人的我行我素,而是一个研究团队的同攻同守;它不是铃声一响课就结束,而是带着问题再深究。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很有价值,小观察之中蕴含着大研究,常态课之中折射着大智慧,能让我们的老师课越上越明白,书越教越轻松。

回到今天祝老师执教的《美丽的丹顶鹤》这一课中,从观课的角度来看,是有许许多多的观察点可以选取的,譬如可以观察老师是怎么“教”的,确定了什么目标,选择了什么路径,达成了什么效果等;也可以观察学生是怎么“学”的,学习兴趣如何,学习方式如何,学习效率如何等。而我们央小团队选择的是什么样的观察视角呢?是课堂表达。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观课角度。“课堂”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平常词语,“表达”则是我们语文学科的一个核心词语,把这两个语词放在一起,倒并不多见,有陌生感。可是细心一想,我觉得今天央小这个课堂观察点选得太好了,太有意义了,虽然看起来并不大,但是细细去推敲,它里面的内涵丰富,既有教师的“教”,更有学生的“学”;既有一般课堂的“常态”,更有这节语文课的“特质”。我以为课堂教学观察,是不宜面面俱到的,不要摊大饼,东抓一把,西挠一下,而要聚焦在某一点上,一次研究有一次的重点,一节课有一节课的焦点,再宏大的画卷都是从一个具体的“点”开始起笔的,勿以“点”小而不为。就如央小今天的课堂教学观察,找准一个点——课堂表达,这个点虽然小,但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语文课就是要关注“课堂表达”,这是语文学科的特质决定的,关注学生的表达,关注老师的表达,更多的是关注老师表达对学生表达的影响与提升。于是,我们便在课堂上看到了一个个动态的“课堂表达点”,它们在时间与空间上慢慢延展开来,连缀起来,不知不觉间展开了一条有序的“线”,形成了一个精彩的“面”。如果说祝老师《美丽的丹顶鹤》这节课的教学是凸显课堂表达“点线面”结合的话,那么,今天央小这支语文团队呈现出来的研究也是课堂观察“点线面”的结合。这样的课富有张力,这样的研究富有魅力,对我们都是有益的启示。

祝老师这节《美丽的丹顶鹤》教学核心是关注“课堂表达”,但她的“课堂表达”不是一种机械生硬、刻板僵化的语言训练,是自然与文本内容相融合的相机渗透,可谓是“随文潜入课,润生细无声”的。这是一种教学的高境界,达到了“有道却无痕”。梳理一下祝老师的课,她所践行的课堂表达,有四个方面的鲜明特点:紧扣文本、基于学生、话题引领、师生对话。

一、紧扣文本,表达有根

课堂表达,首先必须紧扣文本,关注什么词语,品味什么句子,咀嚼什么内涵,习得什么形式,一切都是需要有根的,课堂表达的“根”在文本中。祝老师善于植根文本,从文本的根须中找到了一个又一个的“芽”来。譬如教学“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这句话,祝老师教学的重点不是只引导学生得出丹顶鹤“体型修长”这个外形特点,她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关注这个特别的句式,像画一样,像诗一样,像慢镜头一样,写出了丹顶鹤修长的体型美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语言形式的独特美,祝老师用“它的腿、脖子、嘴巴都很长”这样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品析回味,学生再读时,便很自然地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在文本中,有些看似很普通的词语、句式,如果没有祝老师这样轻轻的点拨,常常会在我们的眼前一划而过。语文老师在教学中,没有抓住文本中这些语言的“根”,没有发现这些语言的“芽”,又怎么能期待学生开出语言的“花”来呢?

二、基于学生,表达有人

课堂表达,说到底是为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发展是有阶段性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语言发展区是不一样的。祝老师注意到二年级孩子语言焦点是在词语和句子上的,因而课堂上更多时间是花在和学生一块儿品词品句、积累运用上的。印象最深的是学习积累一组与颜色有关的词语——洁白、黑、红、鲜红鲜红、丹。这一串颜色的词语,本是散落在文本的语句之中的,祝老师善于采撷,把它们汇聚起来。一是读准字音,单个读,连句读,整段读,在读中留存印象。二是结合画面,展开想象,理解词义,让各种颜色呈现在眼前。三是由此及彼,拓展开去,举一反三,汇聚成一条颜色词语串。四是回到文中,回到丹顶鹤画面中,看图说话,激活词语,积累运用。于是,这一串颜色的词语被教活了。

三、话题引领,表达有依

课堂表达离不开话题引领。一个好的话题可以把静默的文本语言激活起来,让学生如见其色、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甚至还能把学生内部的“缄默语言”激活起来,产生意想不到的表达效果。祝老师在教学完丹顶鹤“引吭高歌”“展翅飞翔”之后,引导学生欣赏了一段丹顶鹤姿态高雅的视频。本以为这段视频只是再现一下文本中的文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视频结束时,祝老师巧妙地引发了一个话题——丹顶鹤有的在( ),有的在( ),还有的在( ),显得是那么高雅。课上“翩翩起舞”“默默静立”“悠闲散步”……这些生动的词语从二年级孩子的口中汩汩地冒出,学生们被教活了。这样一个好的话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表达热情,可以提升学生的表达品质。

四、师生对话,表达有效

课堂表达最终是要在师生的对话交流之中一步一步展开,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越俎代庖,要更多地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成为课堂的主人,自然地表达,自信地表达,精彩地表达。今天这堂课,祝老师就很好地“隐藏”了自己,从头至尾都是循循善诱、要言不烦,在关键处点拨,在卡壳处疏导。课堂里我们看到学生有时候是静寂的,那是在静思默想,这时祝老师总是微笑着、期待着,没有絮絮叨叨,没有长篇大论,可静寂之后往往出现的是一场语言与思维风暴。确实,在课堂表达中,老师要尽可能地退居幕后,把表达权还给孩子,做一个安静的听者,这样的课堂往往更有效。

“课堂表达”是一个凸显语文学科特质的视角,它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贴近文本语言,更关注学生表达。这样的语文课,一堂课和一堂课不一样,一篇课文和一篇课文不一样,学一课有一课的提升,读一篇有一篇的发展。像中央路小学这样的课堂教学观察,贴着地面飞行,贴着课堂研究,又怎能不美丽呢?

猜你喜欢
丹顶鹤词语美丽
容易混淆的词语
找词语
丹顶鹤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丹顶鹤受伤,3D打印来帮忙
它们如此眷恋着湿地 丹顶鹤与白枕鹤:和而不同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