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禄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545006)
我校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根据行业、企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确定培养方向,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和职业标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并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教职成厅[2012]5号),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作为我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重点专业,拟在原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本地区实际情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指导和管理本专业的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规格。
工程机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行业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同时,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交通设施建设、能源开发等。在当代社会,工程机械在城市建设中应用非常广泛,是城市建设施工的主力军,同时,对现代轨道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建设、防灾救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工程机械产品市场竞争将进入“白热化”。因此,为了提高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自主研发的能力,规模化、行业集群化、高端化将是我国今后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我国,工程机械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对我国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逐年提升。在当今世界上,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的产量仅排在美国和日本之后。
我校地处柳州,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是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柳工装载机事业部主要从事装载机的开发、生产、制造、结构件生产和整车装配,它由总装厂、结构件厂、工具厂、动力厂四个车间组成。叉车是柳工第三大产品,在研发生产、营销等多方面实现了突破。2008年在阳和建成的叉车生产基地,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它是柳工中大型叉车的制造基地,其产品主要供向华南和西部区域。目前公司主导产品为轮式装载机、履带式液压挖掘机。柳州地区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较为旺盛,这与地方投资热情密不可分。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地方政府大力推行保障房建设、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机械行业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我校组织多名教师分别到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广西千里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大中型工程机械整机制造企业、工程机械维修企业调研,就有关工程机械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工作展开多次调查研究,了解到柳州市近年来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技师的需求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据不完全统计,柳州地区的机械制造类企业以工程机械制造和汽车制造为主,人员缺口较大,今后三年需要500人以上。其中,柳州重工、五菱汽车等大中型企业平均每年需引进60人以上。在整机制造企业如柳州重工,以装配钳工的需求量为最大;在企业生产物流配送环节,对叉车司机的需求量依然旺盛;在柳州制造业持续发展中,装配钳工和叉车司机的需求量也会稳中有升。
工程机械运用与维护专业主要面向土石方工程、建筑工程等所需的工程机械制造、维修、营销和技术服务类企业。此专业培养人才目标是: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工程机械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管理知识,具备熟练装配技能的中级工程机械装配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工程机械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管理知识,具备工程机械维护、保养和维修技能的中级工程机械修理工;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工程机械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管理知识,具备营销和技术服务技能的工程机械营销及技术服务人员;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在其他学校,工程机械专业的专业学习方向主要集中在维修、运用和技术服务与营销等方向。专业教学中所采用的工程机械种类主要有装载机、挖掘机,工程机械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基本上都开设了机械制图、工程机械构造、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液压传动、电气设备与维修、底盘构造与维修等课程。学校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工程机械专业的人才比较匮乏,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较薄弱;2.工程机械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没有与生产实际相关的前沿知识联系在一起;3.教学方法、手段比较落后,教学效率低,缺乏职业特色。
企业对初、中级技能型人才最为关注的几点包括工作态度、岗位技能、职业道德和团队意识。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更关注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销售服务企业则更关注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包括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钳工实训操作。在机械制图中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具备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绘制零件图的能力。
在专业技能上要求学生具备选择和使用常用工具、专业工具及辅助设备的能力,掌握典型工程机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使用及维护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基本的维修技能,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本专业的创新与改造。
[1] 普林林.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潘丽.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6).
[3] 徐德香,陈丽能.基于浙江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职人才培养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
[4] 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 唐小翠,刘玄启.关于校企合作共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思考[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