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与“圣心”
——庄子心灵哲学的现代价值探讨

2014-04-17 04:12:49王维江
教育观察 2014年25期
关键词:天道圣人庄子

王维江

(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在《庄子》中,“道”作为宇宙最高的本体,集中表现为“无”。《庄子》之“道”,既“有情有信”,又“无为无形”,是“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的事物之根本道理。庄子哲学以“道”为本体,通过“圣心”之途径实现其圣治的目标。本文所指之“天道”,即宇宙之道、自然之道,庄子用“天道”“天门”“大宗师”“玄德”等进行指称。

一、庄子哲学的“天道”

在庄子的“道”论中,“有生于无”是其核心思想。那么,“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庄子·大宗师》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描述:“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这就是说,“道”虽然无所作为且无具体形状,但却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可以传承但不可以据为一己所有,成为一己之私有;道系自本自根的东西,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它引出天地鬼神,无比的古老与高深。另外,《庄子·则阳》曰:“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可见,一方面,可以表明的是,“道”是万物的根本;另一方面,“道”的特征表现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且无形。在庄子看来,“道”的最大特征是“无”,具体表现为无为、虚静、恬淡、寂寞,人的感官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言、不可名,否则就不能算作是真正的“道”,而只是寻常之“道”。正如《庄子·则阳》曰:“道,物之极也,言默不足以载。”由于“道”的神秘莫测,不是常人的感官与智慧所能表达的事物,尽管“大道不称”“道昭而不道”,庄子还是假以语言谓之曰:“道”“大宗师”“天门”“混沌”等。

道的存在,“覆载万物”和支配着万物的生存与变化,“天道”贯穿万物因而蕴藏在事物之中,因而又被称为“天门”。《庄子·庚桑楚》说:“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有不能以有为有,必出乎无有,而无有一无有。”也就是说,所谓自然之门,就是不存在一个人为的门,万事万物都出入于这一自然而又无形的时空中。“有”不可能从“有”来产生它自己,必定要出自“无有”,而“无有”就是一切全无,达至绝对虚无的最高境界。

当然,“道”虽然表现为虚无、宁静,但却是永恒运动着的,否则就无法产生万物。《庄子·外物》曰:“天之穿也,日夜不降。”意即,在道的支配下,万物得以产生。《庄子·天地》曰:“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可见,宇宙的本原是“无”,谓之“无有”;宇宙产生之初“天道生一”,但这种混沌的“一”还未形成具体的形体。至于宇宙是否有个开始与结束,《庄子·齐物论》认为,宇宙万物在时间上是有开端的,但事实上这个开端却是不可知的,因而是永远无法解决的秘密。

二、庄子心灵哲学的现代价值

“圣心”即圣人、真人之心,是圣人的内在心理品质,是圣人的根本标志与关键特征,是庄子心灵哲学的重要价值。真人者,《庄子·大宗师》将其描述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凄然似秋,暧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可见,“圣心”是一种追求“天道”并与万物合而为一的宁静、自然、无为、无功、无偏、无亏、无惧、无情、无心的虚无、寂静和逍遥自由之心。

与庄子的“道”一样,这种“圣心”的根本属性与显著特点集中表现为“无”:无己、无功、无名、无仁等。《庄子·刻意》曰:“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无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人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正是因为圣心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虚无,所以才是永恒的圣人之德。有研究认为,庄子所谓的圣人有十大标志和特征,其中,“圣人的精神是绝对的善或自由,而自由是最高的价值之一”[1]311-313。毋庸置疑,圣人之心也有相应的标志和特征。概括而言,上述关于圣人的十大标志所表现出来的“圣心”特点,大致包含六个方面:一是自由自在,二是快乐无忧,三是精神昂扬振奋而不疲,四是坦然而无惧死亡,五是能正确对待成败,六是大智若愚。可见,自由自在的逍遥精神也应该成为“圣心”最根本的标志与最高的价值追求。

从庄子的思想来看,其“天道”与“圣心”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天道”是“圣心”的源泉。圣人与凡人的区别,关键不在于形体的差异,而是在于是否具有合于自然的道心。“天道”的本原是无,是万物之母、之根、之源,因而是“圣心”的最终源泉,表现为与万物齐一的“恬淡寂寞,虚无无为”等品质。与之相似,老子在看待这一问题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圣人所拥有的关于道的认识与品质,最终是源于自然之道。庄子认为,正是因为圣人具备了与自然齐一之心,才能“平易恬淡”,进而“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最终使得圣人“德全而神不亏”“合于天德”。

其次,“圣心”是“天道”的表现。天道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持而无有,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尽管如此,“天道”仍可通过各种形式得以体现,其中通过圣心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悟是表现形式之一,如“圣心”中的各种虚无恬淡、清静寂寞乃是源于且合于天道虚无的表现,如果没有“天道”,便没有宇宙万物,更无认识“天道”的圣人以及“圣心”之存在。

三、实现“圣心”的途径与方法

实现“圣心”进而成为圣人,是庄子哲学的归依,而得“天道”则是具“圣心”、成圣人的标志。要实现“圣心”,关键必须先得道。

(一)哲学方法的探索

1.依理与去障

庄子哲学思想的最终价值追求在于去凡成圣,即去掉凡夫之心而形成圣人之心,从而实现天人合一、人道合一,进入虚无自由的逍遥境界。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有两大途径,一是“依理而行”,二是去除“蓬之心”。[1]313-319相应地,实现“圣心”也必须通过这两大途径或方法。在“依理而行”方面,主要表现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心”的最高价值表现为善与自由,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离不开“依理而行”“虚静无为”之天道。有研究还认为,庄子提出成圣之关键在于“要从心上做起,因为养生关键在于养神而百养形……而在于心是否合道,是否顺其自然”[1]316。可见,要想成圣,关键要在“心”上下功夫,而要拥有道之圣心,就要按照天道虚无寂寞恬淡之特点,使心“保持一种虚静的……寂寞无为之状态”[1]317。而要做到这样的无为状态,还需要“心”在价值上保持中立,即对事物之价值不作判断,进而做到“无”的自由境界。

此外,要实现“圣心”的目标,还必须做到去除过程中的障碍,庄子喻之为“蓬之心”。有研究认为,这种“蓬之心”是成圣之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愚痴无比;二是自大狂妄而又计较不休;三是恶性竞争而无休止。这种 “蓬之心” 充满各种偏见,危害极大,因而成为成圣之心的阻碍,都是不合于天道的表现。只有依理去障,才能使“心”与“物”合二为一,从而进入道境并体验到虚无之道。

2.相对论

庄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其本质是纯朴混沌的“一”,没有任何是非之别,但对于悟道与得道而言,却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这就是庄子的相对主义理论——“齐物论”。一方面,庄子认识到宇宙万物存在着对立,而且事物之间的区别界限也是相对的。庄子的相对主义在其认识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而是认识事物的关键与要害,即“道枢”。无论是在表现“道”与“非道”的方面还是表现“道”的具体方面,庄子思想中都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法观点。从认识事物的方法上来看,如果离开对立之物作为参照,则难以认识事物,因而是“无道”的表现,这种认识无疑具有合理性。庄子甚至认为,即使是事物的任何一面,也是存在彼与此、是与非两个方面。只有通过事物的对立面,才能拥有认识事物之道,如是与非、正确与错误、黑与白、真与假、彼与此、肯定与否定、可能与不可能、高大与细小、左右前后、丑与美、贵与贱、新与旧等,这些概念都是成对出现的,只有通过一方才能更好地理解另一方。但庄子的这种齐物思想发展到最后,就成了“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因而是非生死、高低贵贱都齐一,最后连天地万物与认识主体都齐一了。当然,仅就世界的本原、本质、本根而言,世界万物则是齐一、混同的,根本不存在事物的这一面或那一面之分,因而对于事物的认识也不存在所谓区别,而导致分歧的原因仅仅是由于人的认识存在差异,因为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认识标准,而“道”则是没有什么界限的。

(二)修养之法:“心斋”

要实现“得天道、成圣心”之法,只有从“天道”的属性与特征上去考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方法是“心斋”。庄子借用孔子与颜回的对话,表明要实现圣人之心,具体的一个方法是“心斋”,即虚静无为空明之心境,达至“虚室生白”之幸福体验。对于世界万物的认识,尽管人有各种感官,如耳朵,但要认识“天道”,人的感官是无法做到的,只有从“心”上去下功夫。如《庄子·人世间》所言:“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而要做到“心斋”,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坐忘”。所谓“坐忘”,《庄子·大宗师》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有研究表明,“坐忘”实际上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使身心从世俗的束缚和烦忧中解放出来,体验自我和宇宙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2]。可见,对于“坐忘”之法,不是字面意义上所显示的废弃五官与智慧才能实现与“天道”融为一体,而是强调虚静无为。在高新民看来,所谓“坐忘”,“就是在静坐的过程中,逐渐让心中的一切观念、欲念乃至关于心的意识静下来,甚至不复存在”[1]319。

“坐忘”一词,首先肯定有“坐”的姿势,然后才是 “忘”,通过“坐”与“忘”,最终达到身心双修的目的,使身心居于和谐,使心灵上升到虚无之境界。《庄子·齐物论》表明,“坐忘”的表现有如南郭子的“心如死灰”。从过程来看,通过身体“坐”的形式而实现“心”忘其内外,进而达到“丧我”的境界,这好似佛教、道教及儒家的修行之法——坐禅或静坐,通过坐禅或静坐,使心归于虚无与宁静。从体育健体的角度看,“静坐是一种收摄欲念兀端坐的身体练习形式(或手段)”[3]。可见,“静坐”的关键在于通过一定姿势的坐而实现静,因而在坐的过程中必须一心一意,心灵虔诚,排除各种欲望与私心杂念,努力做到“身心守一”。至于静坐之法,各家各派各有有不同,但都强调“止观双休”。对于“止观双休”这一法门的解释,圆慈法师认为,“念念归一为止,了了分明为观。但止时决不能离观,观时决不能离止。止若无观,心必昏沉;观若无止,心必散乱。故必二者双修,方得有效”[4]。即是说,通过“止”与“观”的具体宗教实践,从而离烦去妄,获得诸法的均等定慧,进而实现彻底解脱。

总之,凡人通过修养使其心神进入虚静无为、无我的世界原初状态,炼就无己、无功和无名之心,进而成为真人、至人、神人、圣人,这对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高新民.人心与人生——广义心灵哲学论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1-319.

[2] 〔日〕中野达.《庄子》郭象注中的坐忘[J].牛中奇,译.宗教学研究,1991(Z1):38.

[3] 颜绍泸.静坐初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4):12.

[4] 圆慈法师.止观双修[EB/OL].(2011-10-07)[2014-03-19]. http://xmwk.zgfj.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370&id=35072.

猜你喜欢
天道圣人庄子
天 道
中外文摘(2020年10期)2020-11-12 11:24:55
电视剧的文化属性解读——以《天道》为例
新闻传播(2018年12期)2018-09-19 06:26:44
官场圣人范仲淹
文史春秋(2017年11期)2018-01-23 05:21:52
官场圣人范仲淹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8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权健天道体系精英榜
天道体系 专业成就卓越
《庄子说》(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庄子说》(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