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岩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吉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肖邦《g小调叙事曲》创作风格及演奏技巧
张立岩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吉林 长春 130122;吉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g小调第一叙事曲》是肖邦创作的第一首叙事曲,也是西方音乐史上第一首器乐叙事曲。《g小调第一叙事曲》的结构是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全曲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组成。本文简略介绍了叙事曲的来源,阐述了肖邦叙事曲的基本特征及《g小调叙事曲》的演奏分析,并概括出该曲“纵向交混”的特点。
西方音乐;肖邦;叙事曲;分析
叙事曲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出现在音乐艺术领域的一种新型音乐体裁。叙事曲(拉丁文ballare)最初起源于中世纪法国民间的一种诗歌和文学,吟唱诗人常用这种体裁作为独唱用的叙事歌,13世纪后逐渐变为只歌不舞的歌曲。也有人说它最初来源于一种舞蹈歌曲。后来,该体裁在法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各国成为独唱或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19世纪初,声乐叙事曲开始普遍流行,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魔王》 《鳟鱼》等就是当时的代表作。19世纪后期,德国作曲家C.勒韦把它处理成一种戏剧性歌曲。而肖邦是第一个把叙事曲运用到器乐中来的作曲家。器乐叙事曲是一种抒情浪漫性格的曲子。简单来说,叙事曲和叙事歌曲一样具有叙事性,曲调富有语言表现力,犹如一位老人在向后人讲述古老的故事一样。人们习惯拿肖邦和舒伯特创作的叙事曲来作比较。总的来说,肖邦的叙事曲类似于舒伯特叙事曲及其他声乐叙事曲,但肖邦的叙事曲为大型乐曲,其复杂程度及广阔音乐形象和交响性的发展为该类作品的亮点。
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西方音乐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肖邦一生中共创作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年-1842年,正是他充满活力的青年时代作品。
肖邦创作的“叙事曲”主要体现在旋律方面。他创作的叙事曲和声宽广、热情,旋律柔和、典雅、凄美,而且肖邦“叙事曲”有着很浓的民族特色。因为叙事曲取材多是民间史诗、古老传说和文学作品,所以其风格特点与波兰民族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在肖邦所创作的作品中充分得到了体现。肖邦的再现部分中有一大特色,他非常喜欢再次回到主题时用另一种新的变体来丰富前一主题。肖邦将装饰音与经过句的改变对于钢琴演奏来说有着巨大的贡献。他注重使用延音踏板,巧妙的改变了钢琴不能演奏持续音的尴尬局限,更难能可贵的是,肖邦的装饰音与经过句不会给听众们造成取代原主题的效果,且装饰与原主题相辅相成,同样在旋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肖邦的好友李斯特在《肖邦传》中这样评价:“装饰音很华丽,但并不妨碍基本旋律线条的优美。”李斯特还说,肖邦的装饰手法不同于过去古典风格的音域狭窄,而是紧绕主要音的音型,他用不同音程的双音经过句、不在原调性中的经过音甚至八度经过句,犹如魔术师一般给听众带来原汁原味而又不一样的听觉盛宴。这些手法在他的叙事曲旋律中都有体现。
肖邦的叙事曲中也有一些地方着重于展示器乐性的技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炫技”。有不少的旋律把钢琴“花腔”的器乐性、语言表现性、舞曲性等融合成统一的有机体。马捷尔曾在他的著作《论旋律》中恰当地称此种旋律为综合性。在肖邦f小调叙事曲中可找到此种例子。由此可见,肖邦的旋律创作即使发生变化,也只是加强和强调原有的基本情绪,而他管用强烈对比、保持音乐总性质的一定方向性的来赋予与最初形象截然不同的技法。而且,除了歌唱性和器乐性之外,肖邦叙事曲还有宣叙性和舞曲性等特点。或许有许多研究者和学习者会注意到,肖邦所创作的旋律和意大利歌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原因在于肖邦本人很喜欢和熟悉歌剧。理由在于马捷尔曾在书中说过:“大家都知道意大利歌剧对肖邦的创作是有影响的。”因为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很多,例如旋律上体现出的婉转性、优雅和如歌,都与意大利歌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和相似之处。
在谈到肖邦叙事曲旋律创作时,人们不得不探讨钢琴织体“避免一般形式的进行”这种问题,先说复调写法。虽然肖邦很重视巴赫的赋格艺术,很推崇他的复调音乐,但是他更习惯用主调手法把各声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主调织体中贯穿复调,并非是巴赫的复调手法。然而,这首叙事曲的另一片段却明显的以中、高声部模仿低声部的主题旋律。仿佛是一段独特的重唱,使人们在能听清每一个声部都有自己旋律线的同时,又清晰的感受到了三声部互相环绕的感觉。
肖邦创作的叙事曲的音乐肢体通常是由独立的声部和主题片段交织而成,有时也有“衬托”式的复调声部出现,并具有不同寻常的个性表现从而使它们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形象。肖邦喜欢运用灵活的变换和声,色彩对比强烈的变音来给人们在听觉上造成应接不暇、目不暇接的转调。如在f小调叙事曲中,他便多次进行主题重复时,按三度转调。按这种三度关系的调性并置,不仅与浪漫主义色彩性相互照应,从中也透露出波兰民间音乐的特点。
在肖邦叙事曲中,和声与旋律自始至终是在有机的结合,融合于一起,它的和声好像是在自发性的歌唱,他们通常以一种纯朴的形象出现,甚至有的从复调中引申出来。他还采用许多大胆的和声,如g小调叙事曲中有一段这样的音乐,虽然直观上给人们一种复杂旋律的感觉,但如果细听的话,我们会发现依旧可以分辨出基本上他是由一组减七和弦所支持,虽然有时它叠置在一个带有大小七性质的和选中,不过这种强烈的和声效果在此作品的赏析联系中却使人感觉这是它特有的色彩性而已,并非是纯粹意义上的色彩和声。
节奏也是肖邦叙事曲与同时代其他作曲家所不同之处。节奏的速度极其自由不羁,节奏主题鲜明,伴奏声部灵活、有力。在他的叙事曲中,多数是以6/4或6/8的节拍从头到尾贯穿全曲,使音乐始终保持着大气磅礴又韵味十足的叙事曲格调。不断地变化,充满情感气息的色彩仿佛将人们带领到一位老人身前,听着古人讲述那遥远的故事,使听众渐渐进入角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随着曲子一起热情的激动起来。或许大家已经发现,肖邦的叙事曲节奏中节奏常常与波兰民间音乐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理由在于他的叙事曲中所特有的三种节奏性都与波兰民间音乐有异曲同工之处。比如说强拍经常会出现在每小节的第二拍上。这种节奏模式不仅具有动力性,且略带有进行曲风格。附点节奏在F大调叙事曲尤为明显,从始至终附点节奏贯穿全曲;另一种是均分节奏,这也是肖邦叙事曲的特点之一;还有一种长短不一的节奏,突出了抑扬顿挫带给人不同韵律的感觉,强化了叙事效果。
这首叙事曲的取材问题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争议,是人们热衷辩论的话题之一。有人认为取材于密茨凯维茨的《格拉辛娜》,也有人认为是《康拉德·华伦洛德》。这是一部叙事诗剧改写而成的乐曲,故事讲述的是在11世纪日耳曼骑兵团与立陶宛战争的故事。当时,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敌方所俘虏,经过抚养后长大成人并被敌方所重用。一位立陶宛老人乔装成吟游诗人深入敌方内部,经过艰险后找到额华伦洛德。通过老人的反复启发和说教,使华伦洛德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并使他觉悟,立誓要以牺牲个人为代价,帮助祖国获得战争的胜利。后来,经过华伦洛德的努力,立陶宛最终获得胜利,而华伦洛德也因此为国献身。本曲中,肖邦运用叙事曲的体裁和精湛的音乐处理手法,像人们展示了一处壮烈、悲情的史诗气概的故事。虽然曲中没有写实性的描写,但乐曲具有叙事诗的意境,带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听众能感觉到华伦洛德在得知自己身世与老人建议时变幻万千的心理波动描写,仿佛我们意境听到了立陶宛老人如歌的旋律,华伦洛德心中激起爱国意识后,为国捐躯所下定的决心。
本乐曲采用混合趋势结构,该曲自古至今就曲式问题而言一直存在争议,大家都对肖邦创作的叙事曲曲势结构有着自己的见解。有人认为是传统的自由奏鸣曲式改编而来,也有人认为是混合的自由曲式,还有人认为是组合的多原则曲式(如奏鸣、回旋。对称)等。本曲共分为引子(或称为“前奏”)、奏鸣曲式的呈示部、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奏鸣曲式的再现部和奏鸣曲式的尾声五部分组成。通过对该曲的曲式分析,笔者认为肖邦的叙事曲在某种程度上完全是把奏鸣曲的套取压缩,然后分成独立的单乐章作品,又使套取的因素与动机贯穿其中。有着“纵向交混”的特点。
引子(1-8小节)预示了城市不主题的主体骨干音:C,#F,G,b F。由此可见,引子部分是数以主体部分的。另外,从调性上看,引子和主部主题都是g小调和声小调。从和声关系上,引子和主题部分都用了I I—V—I的终止式,只是引子部分借用了b I I 6这个“拿波里和弦”。对于一开始就渲染了忧郁的情绪和调性色彩对比,它尤为重要。在引子与主部主题形成的鲜明对比中,前者为4/4拍广板,后者为6/4拍的中板。忧郁的情绪暗示了即将出现的音乐内容。在弹奏这一连串连奏中,第一个音的拿捏非常关键。首先,本曲由一个f o r t e开头,练习者很容易光顾着追求单纯的音量而忘记触键及乐曲背景。对于第一个音的弹奏,应该需要依靠一种由上而下的惯性力量,沉重的敲打出一种低沉的声音。需要的事沉着而且厚重的声音,弹奏需要用全身的力量将和弦“推”进去,用力的方式是由外而内的,这样声音在内在上才会具有紧张度。切勿用小臂的力量随意的“拍”下去,这样音乐就会变得异常松散。练习者要想象这个音在钢琴内部,琴弦所震动的位置,犹如云海中一声闷雷,给听众带来拉开序幕,主题即将开始演绎的感觉。呼吸处的休止部分切忌不要由于下意识的拖拍而使整曲听上去有懒散、无精打采的感觉。
主要主题(8-36小节)。该部分与引子结尾处的和声充满融合,音乐流畅,感情表达到位自然,虽然乐句较长,但结构稳定,形象生动。6/4拍子的M o d e r a t o与4/4拍子的L a r g o的速度对比,给本主题以轻盈的舞蹈特征。就前三乐句分析而言,我们即可看出均由4小节构成,且结构较为整齐,但在第四乐句部分进行了大幅度的扩充,使其16小节的长度超过了前三个乐句的长度之和。现代钢琴有着音域宽广的优点,在每首乐曲中各声部都扮演着不同的乐队乐器。演奏该部分时应注意,演奏者的注意力应放在脚而不是手上。踏板的踩入深浅与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该部分的清晰度与气氛渲染效果。笔者认为,运用非完全踩入法会收到很好的音响效果。因为该部分有非和谐经过音存在,如果踩死然后弹下去的话会搅浑整句乐句的音乐。
连接部分(36-67小节)。该部分的展开性功能尤为突出,从音乐材料的安排与使用方面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连接部分为4+4的典型方整性乐段,音乐形象独立具有浪漫派常用的形式;第二部分从44到67小节,结构相比第一部分被放大一倍,音乐中常常表现出不稳定的过渡性质,辅助音与持续因的和声手法大量被使用,使音乐的发展及和声表现力变得更为丰富。从该部分中我们获得了两种主题,即悲剧色彩主题与英雄色彩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在26小节部分的强弱对比非常重要。该部分对本曲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表现价值。若处理得当,会将其演绎得淋漓尽致。另外,在33小节部分的华彩部分由于指法的困难而导致多数练习者有严重的拖拍现象。笔者认为,过度的拖拍,拉长线条会给听众带来松散,忘记前一主题和产生听觉上的连贯性。56小节至65小节均由较长的跑动连奏组成,练习者应注意对低声部的重视。如果忽略对低声部音量及力度的控制,会给人失去节奏感,使本来的音乐失去支撑感。而且,因为长时间,长距离的分解和弦上行与下行会使练习者在演奏过程中出现断章与错音。笔者对该部分演奏有些个人看法。方法就是当演奏该部分时试着用小臂与上身带动腕部以下的掌关节,做出类似左右滑行的动作。这样,在熟练掌握该部分技巧的情况下会少许使演奏圆滑。
次要主题(68-81小节)。在结束了上一部分暴风骤雨般的音乐情绪后,给人们带来另一个温柔、温暖的意境。该部分注意为较快的四度的中板,使整个音乐情绪显得较温柔,宁静,犹如无风的镜子般的湖面。该部分演奏难点在于,练习者容易下意识习惯的将上行的乐句做c r e s c处理。虽然该部分速度缓慢,技巧单一,但是想要保持良好的p p音响效果也非常需要技术与练习。
结束部分(82-94小节)。该部分可以说是上一部分的补充。这部分作者使用了较多的分解和弦,而且运用了复调手法的对位法。和声语言主要用变格来进行,使音乐进一步完善。
展开主要主题(94-105小节)。该部分主题再现并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调性的变化,以及持续低音的出现,使该主题音乐的风格与情绪变得神秘、不安,为主题带来了神秘的色彩。从该曲创作背景故事来分析,该部分犹如故事中华伦洛德决定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而英勇就义的思想表现。持续的低音烘托出冷酷的色彩。
展开次要主题(106-125小节)。调性变为A大调,调性和展开主要主题进行对比,结构为复乐段结构,其低音声部的分解和弦使音乐肢体的进一步加厚,以及力度逐渐加强,从而使得该乐曲音乐在这里掀起了第一次高潮。该部分由和弦与八度组成,频繁的低声部与高亢的高声部交织交错,为本部分烘托出激昂的情绪。该部分的演奏困难程度是本曲中较高的,因为持续的强力度、快速、连续的演奏绝非可以简单轻易的完成。练习该部分应注意力度与速度之间的平衡,不要注重前者的处理而忘记后者。另外,右手演奏的高声部线条型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和弦下进行的c r e s c处理。
展开新的音乐材料(126-138小节)。该段落写法较为随意,新材料的旋律没有太清晰,属七和弦在这里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该乐段可以被看成展开部的核心部分。演奏该部分时应注意指法的正确使用,尽量不要因为该问题而影响演奏速度。
连接部分(138-165小节)。该部分音乐情绪较欢快,同时具有圆舞曲与谐谑曲的性质。该部因为出现了新的主题,第一部分(125-137小节)是一个充满幻想性和即兴型的乐段。作者运用连续的稳定的八分音符,在b E和声大调上进行不和声布局,以属和弦为主,一直到该部分最后也没有出现主和弦。用开放的半休止来结束该段落,营造了非常不安的音乐气氛,并预示着音乐的第一个高潮部分即将来临。作者使用摸进的手法使在线部分出现的非常自然。该部分演奏情绪需要把握,其舞曲部分需要注意:演奏该部分时的强音应放在第二拍,要弹出波兰民族音乐的特点。该部分的音乐肢体依然由多个长句组成,弹奏该部分时,练习者依然要注意连奏的处理。第二部分(138-166小节),其音调材料来自于引子,第一部分中C,G,B,b A,G,#F,用密集的八分音符不断重复该段落的主题。通过不断重复该段落的主题,半音模进的描写手法使上行旋律不断积蓄爆发与前进的力量。在上行旋律的全因模进与和声的共同工作用之下,音乐终于进入到了调性冲突尖锐的高潮。在该部分中,作者以频繁的转调反映了音乐中情感的错综复杂并交织在一起的矛盾与苦恼。然后又在一串急速下行的音阶走句跑去了纠结的从属转调,迎来了另一主题的即将进入。
该部分由再现副部、再现结束部和再现主部组成。
再现副部(166-179小节)。应注意该部分与前者相比在音色上的变化。虽然呈示部与副部主题相比来讲,调式、调性、节拍和节奏上保持原本的模式,和声结构上也基本属于原来的轮廓,但是在音区上,高音区的适当扩张使色彩与线条更加明显。而且力度上也做了不同的改变,作者运用强烈对比,强与弱形成鲜明的互补反差色。最主要的特点在于,该部分旋律隐藏在饱满又结实的和声当中,同前面城市部分细腻而又柔缓的副部主题相比显得更加清晰明朗。该部分演奏使应注意旋律线条的刻画,不要因为和声而使旋律若隐若现,给听众不清晰的感觉。
再现结束部(180-194小节)。在不变的b E旋律大调上作者保持大体相同的和声布局,使乐曲回归宁静,仿佛回到呈示部结束部分的平静。虽然和声布局大致相同,但是因为前面的铺垫而使该部分的倾诉更加坚定有力。该部分演奏技巧可参考展开部主要主题的方式来分析。而且,在再现主部之前就已经反复强调逐步主题的旋律,也暗示着再现主部即将出现。
再现主部(194-207小节)。再现主部同样在g和声小调上进行,又是一个蓄势待发的部分。在音乐性格上,弱起的休止符和再一次形成了急促、紧张、徘徊的焦虑音乐情绪。再现部基本按照I,V,I的功能进行,不同的是和声中持续出现的低音,为再现部主题再一次蒙上了不安定的味道。之后热情而又急切的六度、四度和三度双音激情的将本曲带入第二个高潮。
尾声(208-264小节)也是全曲第二个高潮。该部分又一次回到引子的4/4拍子,而且采用了新的主次材料,使该曲规模又一次得到了扩大与展开。大致可分为导入、中心与收束部分。
导入部分(208-216小节)。该部分采用全新的主体材料,弱起的动力性节奏,下行的音调在火热、飞快的几班速度和完全终止式的和声结构当中,令该曲进入了另一个高潮部分。就演奏难度而言,该部分是众所周知的高难度乐段。练习者在演奏时应注意节奏的掌握与旋律的清晰度。中心部分(216-252小节)。该部将新的主题进行反复和展开,并且利用引资中的降I I级“拿波里和弦”为g和声小调了大调一般的明亮色彩。在急速的上下行音阶走句中,和声依然运用再现部逐步主题的特征音调E—#F,为乐曲树立了恢弘的英雄形象。收束部分(253-264小节)。该曲进入尾声,并且以上行双八度的音阶和双八度音调交替出现,起到了上下呼应的作用。反响到桐乡交替八度音阶由快到慢的变速演奏与最后的爆炸般的巨响,也象征着主人公英勇就义,结束了悲剧性的一生。
[1]陈静文.肖邦g小调叙事曲 [M].
[2]许多军.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分析 [J].大众文艺,2012(6).
[3]赵君.肖邦叙事曲创作的基本特征[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1).
[4]刘潇.肖邦 《g小调叙事曲》Op.23的曲式结构辨析 [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5]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6]张洪岛.欧洲音乐史 [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7]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外国音乐词典 [M].钱仁康,校正.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8] [苏]保罗.朗多尔米.西方音乐史 [M].法国:MELLOTTEE出版社,1989.
[9] [美]约瑟夫.玛克里斯.西方音乐欣赏 [M].刘可希,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
[10]徐向黎.论肖邦钢琴叙事曲的艺术特征 [J].乐府新声,2002(4).
[11]陈光泉.论肖邦和勃拉姆斯钢琴曲音乐创作风格之异同 [J].音乐探索,2001(1).
J609.9
A
2302011(2014)02-0042-05
2014-03-24
张立岩 (1989—),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团委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