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协同创新

2014-04-17 04:02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科研成果协同机制

李 鹏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教育与教学研究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协同创新

李 鹏

(华南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行动指南。党中央、国务院已把协同创新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当前高校实施协同创新战略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必须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协同创新意识,改进协同创新管理,增强协同创新动力,健全协同创新机制,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能力,尽快把高校建设成为我国协同创新体系中的核心阵地。

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协同创新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1]协同创新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高度,高校理应成为我国实施协同创新战略的主力军。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围绕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战略需求和科研项目,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政府部门、服务构等相关单位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力求在科研上取得重大进展的创新活动。”[2]

一、高校协同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八大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3]科学发展观不仅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指导思想,也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各项事业的科学指南。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3]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我国高校应在推进协同创新的进程中走在时代前列。大力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这一思想红线贯穿于高校协同创新全过程。

二、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方兴未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协同创新意识不强

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校科研创新活动得到重视和支持。但很多高校各自为政,协同创新意识淡薄,相当一部分高校教师认为搞科研关键在于专、精、深,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精耕细作,若开展跨学科研究,很容易导致研究粗泛化,不利于对相关问题的深入探讨。很多高校教师自尊心强,不喜欢与别人合作,更不愿意向别人请教自己不太熟悉的问题。在这些传统观念影响下,不少高校教师习惯于独自对本专业的相关问题深入钻研,而很少参与团队协同创新活动。有的高校教师勉强参加一些协同创新项目,只是名义上搞高校协同创新,实际上貌合神离,与其他协同创新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也没有对相关资源进行优化整合,致使协同创新流于形式,未能取得实质性合作成果。因此,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就必须大力加强高校教师等相关人员的协同创新意识。

(二)协同创新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科研力量独成体系,学术资源配置分散,科研投入严重重复,科研创新资源利用率较低。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高端人才不足,特别是熟悉新兴交叉学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无法为高校协同创新提供持续的强劲动力。目前我国的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主要以发表的科研成果为标准来评价考核学术水平,导致相当一部分教师在申报科研项目过程中,倾向于申报所在领域内的短平快项目,而对跨学科、周期长、见效慢的协同创新项目敬而远之。有些高校教师参加协同创新项目,主要是希望借助团队的力量获取一定项目经费或多出一些质量较高的科研成果,而对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关注不够,导致高校面向市场需求和社会实践开展科研创新的动力不足。因此,推进高校协同创新,就必须从资源、人才、机制等方面增强其发展动力。

(三)协同创新管理不善

我国高校对协同创新的管理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一些高校沿用管理本校内部事务的传统做法管理高校协同创新事务,没有成立专门的高校协同创新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形成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管理的规章制度,存在着混乱无序、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高校与其他学科、行业、系统或地区的科研机构、国有企业等协同创新单位来自不同的系统,各自的科研管理制度和相关业务程序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有较大冲突,一些协同创新单位办理相关业务的手续繁琐。不同学科的隔绝、信息渠道的不畅等因素容易造成科研创新资源的浪费,降低高校协同创新的效率。此外,在高校协同创新过程中,一些人过于关注量的扩大而忽略质的提高,过于关注知识的增长而忽略技术的创新,过于关注统计数据的变化而忽视科研方法的改进,而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总之,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协同创新机制不全

开展高校协同创新的重点就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协同创新机制。目前,我国高校推进协同创新的配套机制仍不健全。由于所在系统的不同,高校与其他参与协同创新的科研院所、生产企业等单位存在着一些体制、机制壁垒。比如,在科研成果奖励机制方面,不同单位对相同水平的科研成果的奖励标准不尽相同,科研成果奖励方案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很难形成一套各方能够自愿遵守、运行高效的科研评价考核机制和协同创新管理制度,给高校协同创新管理带来困难。高校协同创新人员通常来自不同单位,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在配合过程中难免出现因利益分配问题引发的矛盾和分歧,能够协调各方利益的有效分配机制还未建立。由于不同行政区域的划分,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区利益,重点扶持本地的强项产业,极力阻止外来产业参与本地区的公平竞争,这样极易造成创新资源的浪费,高校资源共享机制亟待完善。此外,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组织协调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有待健全。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协同创新

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强化协同创新意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改进协同创新管理,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增强协同创新动力,不断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原则,健全协同创新机制,以协同创新机制改革促进高校协同创新。

(一)深刻认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科学论断,强化协同创新意识

增强协同创新意识,就要深刻认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科学论断,增强发展创新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时代进步的潮流,把发展、创新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协同创新的各项工作中去。

一是破除科研创新盲目追求学术论文数量等传统观念的束缚,增强科研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高校协同创新的目标,重点研究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科技领域的前沿问题,要让高校协同创新的科研成果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摆脱夜郎自大、闭门造车等僵化思想的禁锢,增强开放、包容、双赢、互惠的思想观念,通过有效方式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拓展高校协同创新的深度和广度,谋求高校协同创新的跨越发展。三是抵制近亲繁殖、论资排辈等落后观念的不良影响,充分发掘各类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潜力,不拘一格地培养人才,大胆任用德才兼备、潜力突出的青年人才,做到唯才是举、力推新人。四是跳出仅在高校内部或所在行业配置科研资源的旧圈子,增强科研创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国际化观念,努力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寻求优质学术资源,善于学习和利用其他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做到取长补短、为我所用。五是建设高校协同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创造开放、自由、公平的科研环境,营造联合攻关、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严谨求实、开拓进取、敬业奉献的工作作风。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核心理念,改进协同创新管理

高校协同创新管理,是指对高校协同创新涉及的人力、资金、设施等要素进行整理、调配,改进协同创新管理,就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高校协同创新管理的各个环节。

一是成立协同方代表共同参与的管理委员会,下设专门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办公室,实行主任责任制,主要负责组织协调高校协同创新的日常活动,对有关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协商和民主决策。二是作为高校协同创新的专门管理机构,管理委员会要加强与高校协同创新各方的沟通协商,逐步建立一套规章严密、约束力强的管理制度,减少高校协同创新的资源浪费,降低高校协同创新的运作成本。三是明确协同创新各方人员的权责及资金、设施、科研成果的产权归属,加强对协同创新资源的集中管理和优化配置,切实做到产权清晰、责任明确、资源共享,大力提升高校协同创新的管理绩效。四是积极探索有利于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探索适合协同创新项目的人员聘用方式,注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建立高端创新人才的引进和激励机制,优化高校协同创新的人才队伍结构,鼓励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之间的科研交流和人才流动,大力培养引领协同创新的学术带头人。五是实行人性化管理,注重对科研创新人员的人文关怀,充分调动每位成员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高校协同创新团队充满生机与活力,推动高校协同创新人员良性竞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提升管理水平促进高校协同创新。

(三)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增强协同创新动力

增强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既要总揽全局、整体谋划,也要把握重点、切中要害,抓好事关全局的关键问题,统筹处理好各种关系。

一是对人才、学科、科研的统筹。探索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统筹推进机制,以人才为根本,以学科为基础,以科研为支撑,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增强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有效集成,提高协同创新的产出效益,增强协同创新的发展动力。二是对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的统筹。统筹国内外相关单位资源的调配使用,针对不同学科规律和专业特点,利用国内外资源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创新,要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文化传承创新,而对自然科学的协同创新,则要充分利用国际高端学术资源,将其转化为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强大动力。三是对短期成果和长远收益的统筹。由于高校协同创新项目通常是跨学科、范围广、周期长的宏大工程,初期的科研成果可能并不显著,往往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获得较为可观的收益,要统筹处理好短期成果和长远收益的关系,着眼长远、攻坚克难,通过逐步获得短期的阶段成果来争取长远的最终成果,“积小胜为大胜”,为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四)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要始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科研考核、利益共享、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配套机制。这些机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是健全科研考核机制,持续改善科研创新管理,在评审科研成果过程中,坚持以科研贡献和创新质量为导向,注重科研成果的原创性、实用性和社会效益,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二是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关于高校协同创新科研成果的分配,要实行协同创新人员的个人贡献与利益分配、资源配置相挂钩,充分调动协同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高校协同创新持续深入。三是形成资源配置长效机制,不断加强高校协同创新的各种资源尤其是核心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坚持以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导向,发挥重点优势学科的集聚效应,积极创造有利于高校协同创新的相关资源的生成条件,高度集中优质资源,大力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长效机制。四是健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广泛吸纳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及国际社会的相关创新人才,充分利用其他单位、学科、地区、行业的高端人才,在联合攻关过程中,注重科研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增强高校自主创新水平,为高校协同创新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源。五是完善组织协调机制,加强对高校协同创新相关学科的组织协调,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相关交叉学科的交流与融合,探索充满活力、有利于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组织模式,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推动高校协同创新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1]胡锦涛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EB/OL].(2011-04-25)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_sdzx/2011-04/25/content_22604972.htm.

[2]李忠云,邓秀新.内外兼治破解高校协同创新困境 [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

[3]胡锦涛在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的报告 [EB/OL].(2011-11-08)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117/c1024-19611447.html.

简讯

●曹勇安院长强调“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课程”5月14日下午,学院召开调查研究综合实践课程座谈会。曹勇安院长在谈到对甘南农村的调研活动时强调:学校的一切活动都为课程。此次对甘南农村的调研,不仅是师生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是学院开发的一门课程。这既是显性课程,又是隐性课程,旨在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和多方面能力,尤其让学生深入社会锻炼“五会”能力,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习,在学习中服务社会。今后学院将在第三学期开设 《调查研究》综合实践课程。

本刊编辑部

G640

A

2302011(2014)02-0010-04

2013-12-04

李 鹏 (1981—),男,湖北随州人,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

猜你喜欢
科研成果协同机制
科研成果转化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中国科研成果震撼全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加强医疗科技自主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审批复杂 科研成果落地难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