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中年级体验式教学下的数学课堂

2014-04-17 02:55:47
教育观察 2014年5期
关键词:周长体验式正方形

王 慧

(南京市翠屏山小学,江苏南京,211106)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去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经历的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式学习”是我校基于数学生态体验教育理念下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全程参与和全力体验。体验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

在低中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营造体验天地,构建数学概念。

一、在情境中体验

情境是体验的关键。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新奇、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探究新知识的需要,体验学习的必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如在一年级《统计的认识》一课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地出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让学生统计各类图形的数据。学生的方法很多,如画图、写名称、用符号代替、写数字等。随着播放速度的加快,前两种方法使学生感觉时间太紧,统计数据比较困难。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原来的方法不行,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必要性,抽象出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价值。

又如教学《年、月、日》一课时,上课前,笔者以“我是小老师”为活动情境,请学生调查有关年月日的知识,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学习新知的素材。上课时,笔者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从一个方面介绍自己对年月日的认识。学生课前准备得很充分,课上都跃跃欲试并信心十足地发言。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笔者先让每个学生在四人小组里发言,然后让每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学生上台汇报。介绍时他们兴高采烈,有的从大月小月的天数来介绍,有的介绍用拳头记忆法记大月小月,有的说起记忆大月小月的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还有的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听了同学们的介绍,全班学生赞叹不已,笔者也给予高度评价。在这样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开放式的学习活动,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同时又在体验中自主感悟、深化认识,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自主建构。

二、在操作中体验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操作是体验的主体。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体验式教学中,我们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并在活动的过程中去观察、交流、思考、推理,并通过直接体验积累活动经验。

教授《认识周长》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建立周长的概念,发展空间观念,笔者充分设计了多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取直观经验作为思维活动的基础,去认识抽象的周长概念。为了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周长”,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四条边,用眼睛看一看游泳池口的边线,再用笔描一描树叶的边线,感知周长。接着笔者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如何算出三角形、胶带、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学生发现,用直尺量一量三角形的三条边,三条边的长就是三角形的周长。用线围一围胶带的一周,线的长就是胶带的周长。用笔移一移不规则图形的边,转换成学过的规则图形,量一量就能算出周长。通过量一量、围一围、移一移等操作活动,学生对周长的概念认识得更加清晰。

又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再让学生猜想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并让学生想办法验证猜想——学生在小组里用尺子量一量、折一折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用三角板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验证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猜一猜、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等实践操作,学生既动脑,又动口,还动手。多种感官参与体验,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三、在游戏中体验

游戏体验指教师创设对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游戏场景、形式,以吸引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学习,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二年级学生学习《可能性》一课时,笔者设计“抛硬币猜正反面”的游戏导入新课,使学生在游戏的氛围中初步体验可能性。接着又设计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摸球游戏。通过摸球这一环节,学生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从而引出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最后笔者又出示了一个商场摇奖的指针转盘,并提问:“这个转盘的设计合理吗?”“你想怎样设计?”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生乐于参与,体验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转盘游戏等活动也为学生体验“可能性”提供了很好的媒介。游戏体验尊重了学生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在游戏中自觉探究数学知识、方法和技能。

四、在愉悦中体验

体验的出发点是情感。愉悦体验指的是学生在师生、生生情感体验中达到愉悦的状态。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更是情感交流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孩子体会成功和快乐。如《奇妙的剪纸》一课,为了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笔者让学生先欣赏了很多服装、瓷器、剪纸、装饰用品,让学生体验到轴对称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每一个学生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并在全班展示评比。每一个学生的作品笔者都拍照保存,给予表扬。教师的认可与鼓励,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更浓了。

总之,在低中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必要。设计好操作活动,多让学生感受,经历观察、操作、思考、推理的过程,使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体验过程,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1]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孙登亮.例谈用发展的眼光教数学[J].教育观察,2013(32).

猜你喜欢
周长体验式正方形
剪正方形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46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巧算周长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辅导员(2017年9期)2017-06-01 1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