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
——“立体农业”的基本模式选择

2014-04-17 02:38郭正模
决策咨询 2014年6期
关键词:农区立体西藏

郭正模

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
——“立体农业”的基本模式选择

郭正模

按照西藏高原的种植业资源环境条件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的分析,西藏高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通过增温措施克服劣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与提高利用效率来扩大农产品的品种,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其中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措施为:利用设施农业的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玻璃温房等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温房、塑料大棚等设施栽培环境的作物品种,重点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农作物单产水平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扩大在当地具备有效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的市场供应,取得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立体农业;设施农业;西藏高原;核心农区

一、立体农业的模式类型与地域性选择

农业是一个对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具有强依赖性的资源开发型产业。其中以植物资源为开发利用对象的种植业生产模式的地域分异特征十分明显。目前以地形、地貌分类为标准的农业生产模式就有“平原农业”、“丘陵农业”、“山区农业”、“高原农业”等类型。这些生产模式的类型是基于不同地形、地貌条件的土壤、植被、水分、热量、光照、无霜期等农业立地条件的差异和组合而产生的。

农学的“立体农业”的概念最初出自于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宏观层面的山区、丘陵农业的生产布局特征的总结。在我国的许多山区与丘陵地区,地形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往往也明显的伴随着土壤、积温、光照、降水、植被、生物群落等的不同基面的层次性变化,从而使当地的农业结构和种植业模式也相应出现立体层次性的特征。科学、合理地按照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和生产结构的空间规律来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品种、耕作制度以及生产布局等安排,即被称之为“立体农业”的发展模式。而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和实际工作者也从农业生产的微观资源环境利用的优化角度,在局部农田范围内与在农户的庭院空间内部,依据传统的农作物间套种的综合生产模式,发展各种不同农作物或不同种养业之间在时间、空间的多层次配置与组合的优化组合关系为特征的生产模式,相关的模式又称之为微观的立体农业模式。立体农业的宏观与微观生产模式都在实践中带来农业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和农业生产的效益增加,因此,立体农业模式在许多适宜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长足发展,成为当地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

由于农业生产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立体农业模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例如在山区,主要采取第一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模式;而在平原或高原地区,主要采取第二种类型的立体农业模式;同时在所有地貌类型的区域,客观上都存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的立体农业模式的选择与组合等问题。其次,各地的立体农业模式的选择又是可以随着经济社会条件、农业生产技术条件,农产品市场需求条件,甚至资源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另外,立体农业的技术和组合结构是可以不断进步的,尤其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人们可以对传统的、原有的立体农业模式进行改造、调整和重构,使之达到新的层次与水平,如从无机农业过渡到有机农业的层面。农业的技术进步和模式创新是立体农业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

二、西藏高原农业的资源环境条件与传统耕作制度

西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非常独特的一个农业区域。西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从宏观层面上看,西藏的农牧业具有按照海拔高度立体分布与沿山脉走向的地带性布局特征。这一特征在西藏东南部地区表现明显。但是客观地讲,就西藏的核心农业地区,即“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年楚河)地区的种植业空间布局而言,其按海拔高度立体分布的特征并不明显。以此同时,由于受农作物生长期和温度的限制,在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实行农作物间套种方式的微观立体农业栽培模式的条件也不具备,在当地的传统露地栽培的环境下往往难以实施。

西藏高原的高海拔地貌和山脉东西走向等因素造成西藏核心农区的年积温偏低,该地区的大于或等于0℃的活动积温在2600℃左右,与同纬度的我国长江中游平原相比较,7月份平均气温大约相差12-14℃。西藏高原核心农区的种植业在冬季无法从事露地农业生产,夏季温度低,不适应种植喜温的农作物,如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西藏高原夏季农作物主要的品种为青稞、小麦、油菜、豌豆、马铃薯等,种植面积占到西藏自治区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0%以上。

西藏高原核心农区是西藏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其面积占到全西藏耕地总面积的65%以上。其中耕地又主要分布在山南地区(13.8%)、拉萨地区(18.2%)、日喀则地区(34.8%)的海拔3400-3800米的河谷地区。西藏核心农区的海拔3000-3800米地区的传统露地农作物实行一年一熟制。目前该地区主要采取的是农牧结合特点的作物混作模式。最普遍的栽培模式是:麦、油菜/牧草的混作模式;即在同一农业季节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下一农业季节在耕地上轮换种植其他作物。目前主要有三年轮作制和五年轮作制。此外,为了恢复地力与保持最低限度的农作物产出水平,还有部分耕地需要休耕。该地区所生产的青稞、小麦和油菜主要为农户提供基本的食品;而作物的秸秆及休耕地的牧草则作为牦牛等牲畜的冬季饲料或取暖燃料。因此,西藏高原核心农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和集约化程度都较为低下,目前西藏除了藏东少数河谷地区的复种指数可以达到120%外,绝大多数地区耕地的复种指数一般都不到100%。西藏高原核心农区采用传统的耕地轮作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有利于恢复土地生产力与减轻病虫害与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西藏高原核心农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油菜和蔬菜,其中蔬菜主要是耐寒的十字花科的萝卜、白菜等,不仅品种单一,而且种植面积有限,市场供应时间短促,难以满足西藏城乡居民的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西藏高原核心农区的传统农业的露地轮作栽培制度与农业现代化意义上的立体农业模式缺乏紧密的传承关系与发展联系。

三、西藏高原发展立体农业的优势和核心农区推广设施农业的绩效

按照现代农业的理论,农业产出的自然基础在于对光热水气土等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西藏高原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突出优势在于丰富的高原特有的光热资源。据农业资源与区划资料,西藏高原核心农区(以拉萨、泽当和日喀则的气象观察点为样本)的全年日照时数为2900-3249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为7712-7761兆焦耳/平方米。太阳总辐射量和农作物生长期的有效辐射量均比长江中游地区的高出0.5-1.0倍。西藏高原核心农区还拥有水热同季的优势,每年5-9月为雨季。在该季节中的核心农区不仅降雨丰富,热量也最为集中,基本能够满足露地农作物青稞等生长发育对水分和热量的需求。

按照西藏高原的种植业资源环境条件和农产品市场需求潜力的分析,西藏高原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在于:通过增温措施如保护地栽培来克服劣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与提高利用效率来扩大农产品的品种,从而提高耕地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基本措施为:利用设施农业的地膜覆盖、塑料大棚、玻璃温房等工程技术手段,通过引进和培育适宜温房、塑料大棚等保护性栽培环境的作物品种,重点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增加单产水平和改善农产品的品质,扩大在当地具备有效需求的农产品品种的市场供应,取得农业的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里,设施农业无疑是最佳的模式选择。

设施农业是指运用工程技术手段和工业化生产方式,为动植物生产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与环境,使其在最经济的生存空间内,获取最高的产量、优良的品质和经济效益。设施农业一般以高科技为支撑,代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世界上以荷兰、以色列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对克服土地稀缺、温度偏低和干旱缺水等农业生产劣势,发挥农业生物工程等先进技术运用的优势,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我国的设施农业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起步,80年代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世界先进国家仍处于偏低的发展水平。

西藏高原核心农区发展设施农业的起步于上世纪的90年代后期。国家层面的设施农业项目于2002年正式开始运作。即由科技部立项的在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实施的“西藏高原设施农业试验示范项目”。地膜覆盖、塑料大棚与温室作为保护地设施是西藏设施农业的基本物质基础。西藏设施农业的核心功能在于春冬秋季保温、保湿和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以及防治病虫害和大风等。西藏核心农区的设施农业的设施建设主要依据对口援助省市的山东、北京、福建等的发展设施农业的成功经验,通过结合西藏的特点引种、试验成功后,再加以推广和大面积运用。据调查,目前设施农业的高规格温室内部的夜间温度可以保持在10℃以上;普通塑料大棚也可以在不加热的条件下实现喜光作物的全年生产。目前西藏的设施农业已经开始了有机生态栽培、无土营养液栽培、组织培育、无公害植保、多功能农膜、智能调控等新技术的试验和试点工作。目前在各个对口支援省市的大力支持下,西藏设施农业的蔬菜品种引进、试验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蔬菜、水果等品种的更新换代周期已经缩短到3-5年。“十二五”时期以来,西藏农业在设施农业的引领下,技术进步的步伐明显加快。

西藏设施农业的建设的另一个特点是结合西藏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城郊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而有序开展。西藏自治区“十二五”农牧业发展规划提出:在拉萨市、日喀则地区、山南地区和林芝地区的9个县,加强无公害蔬菜(瓜果)大棚、蔬菜保鲜库等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了区内蔬菜的自给率。“十二五”期间在24个县新增塑料大棚、高效日光温室4507个。目前西藏的设施农业种植普遍达到了两季和三季间套栽培。设施农业的复种指数比露地种植提高了100%甚至200%。按照拉萨市的日光温室蔬菜的平均亩产量的销售价格为2万元计算,扣除每亩的生产成本0.6万元左右,平均每亩设施农产品的纯利润约为1.4万元,是当地大宗粮食作物青稞的10倍多。

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通过设施农业模式的优化与推广,不仅较充分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和国内外游客对多种农产品的消费需求,还大大缓和了西藏农产品市场的供需矛盾,对稳定西藏物价和增进福利都具有重要意义。据调查,目前拉萨市的设施农业销售到市场的农产品所覆盖的人口数量就达到了70万人。目前在拉萨的农贸市场中,蔬菜和水果的品种与内地市场没有明显的差异。在冬、春季,仍有当地生产的新鲜蔬菜、水果供应市场,其价格与品质都优于由内地长途运输来的同类农产品。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大量过去作为奢侈品且无法在高原生产的蔬菜、水果、瓜果、花卉的农产品实现了较大批量生产,以合理的价格进入普通的城镇居民与农牧民家庭。

四、西藏高原核心农区若干设施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米林农场的设施农业模式

米林农场为西藏自治区重点国有农垦企业。位于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的林芝地区米林县,农场所在地的海拔高度为2860米。目前农场拥有耕地5600亩,果园3640亩。为西藏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其主导产品为苹果。近年来,该农场在福建龙岩市的对口援助下,利用农场的部分园地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先后投资建设温房,用来种植由内地引进的油桃、葡萄、西瓜等16个喜温的亚热带水果品种,同时在温房中套种蔬菜等作物,实行多年生水果+蔬菜的立体栽培模式。该农场还利用养殖场的鸡粪等沼气肥料副产品,作为设施农业的肥料,开展种养结合的有机农业经营模式。据调查,该农场设施农业的设备规格较高,温房为钢材骨架,塑料膜为国外进口产品,耐用性能明显高于国产的低档产品,可以使用3年以上。该农场主要利用设施培育水果的种苗来扶持周边农村发展水果种植业。同时还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示范等工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远远超过农场自身的直接经济效益。该模式属于设施农业的技术辐射推广类型。

(二)岗德林合作社设施农业模式

岗德林农业合作社位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为拉萨和与其主流堆龙河的南岸。海拔高度约3600米,当地日照丰富,无霜期短,水利条件较好,具有发展城郊型农业的市场优势和交通优势。岗德林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1998年,2013年合作社的塑料大棚等设施面积达到1500亩,温室920余栋,冷库3300平方米。合作社在拉萨市区设立30多个农产品直销点。目前该合作社的固定资产估价达到3200万元;2012年参与设施农业生产活动的农户达到500余户(其中本地农户358户)。据实地考察,该合作社的塑料大棚均为钢架结构,由自治区政府投资修建和租赁给农户使用,每栋塑料大棚约需投资现金3万元左右。本地农户每年的租金负担为500-1000元左右,经营后的设施维护和塑料膜更换费用由农户负担。塑料大棚每年可以种植三茬蔬菜,土地的复种指数提高到300%。而每栋塑料大棚(约0.8亩)的年收入可以达到1.25万元,是露地青稞收入(每亩800元左右)的10倍以上。当地一般每个农户家庭可以种植经营1-4栋塑料大棚,不少家庭的设施农业年收入可以达到5万元以上。岗德林合作社的设施农业主要从事蔬菜、瓜果和花卉的种植经营活动。其立体栽培模式为:黄瓜+西红柿+萝卜;西瓜+茄子+小白菜;草莓+黄瓜+豆角;西瓜+青椒+小白菜;等等。其中尤其以菠菜的生长周期最短,可以30天出一季,每年至少可以种植10季。目前精细品种的比重有大幅度上升趋势,在蔬菜的茬口和上市时间的控制方面也越来越科学化。该模式属于政府扶持的农村合作经济生产经营模式。

(三)白朗县大棚蔬菜基地设施农业模式

白朗县大棚蔬菜基地地处日喀则市的白朗县郊区,为雅鲁藏布江主要支流年楚河的宽谷流域,海拔高度3890米,气候条件优越,地势平坦,长期以来都是西藏的青稞、小麦、油菜籽和马铃薯的主产区;农区畜牧业也比较发达,但蔬菜种植面积偏少,品种单一,不能满足当地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白朗县大棚蔬菜基地起步于1998年,由援藏对口单位山东省济南市与白朗县农业局签订协议后实施。该模式借鉴山东省寿光县蔬菜经营模式,在该县由农业局承租城郊农户的耕地,建设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农业局聘请了30名山东省的蔬菜工程技术专家和种植能手,参与大棚的建设、技术传授与产品经营。2010年开始建立白朗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行公司化经营。2011年升格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2010年园区占地248亩,拥有190栋塑料大棚,目前园区拥有科技人员等48人,常年雇请当地藏族工人20余人负责日常栽培管理工作。通过基地和园区的试点与示范,逐步带动周围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周边农户陆续建设塑料大棚达5300多栋,目前参与大棚蔬菜经营的农民约2.3万人。此外农户还种植了约9000亩白菜、萝卜等露地蔬菜。目前白朗县已经成为西藏自治区重点蔬菜产区,蔬菜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城乡消费需求,还有部分产品销售到拉萨市、那曲地区和山南地区。据统计,2010年全县年生产蔬菜2312万斤,总收入4100万元,蔬菜种植使全县农牧民人均增收948元,蔬菜人均收入占全县农牧民全年人均收入的22%。基地建设较大程度地改变了当地的农产品结构,目前大棚蔬菜的品种主要有黄瓜、青椒、芹菜、西红柿等,以及草莓、西瓜等水果。该基地的建设基本上采取政府农业项目投入。对园区辐射的农户,主要采取政府无偿投资建设大棚后移交给当地农户经营,有关农户享受园区专家的技术指导和种子、种苗、农药、化肥等的优惠价格供应。但是在农户经营后每年的塑料薄膜更换费用由农户自己负担。蔬菜产品通过政府修建的市场,由农民自己与蔬菜商家议价和协议组织部分产品的销售;部分产品由农户直接到日喀则市区和沿公路设点进行销售。园区生产的高档精品蔬菜、水果则主要采取与日喀则市区超市对接的方式进行销售。该模式属于园区带动、政府投资的农户经营类型。

五、进一步推进西藏高原核心农区设施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调整设施农业的类型结构,增加高质量的高效日光温房的比重

目前西藏的设施农业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由农户经营的塑料大棚等设施相对简陋,损毁率偏高,每年都需要部分或全部更换塑料薄膜,从而加大了农户的生产经营成本。应当考虑增加投入的强度,重点发展高效节能的日光温房和钢架大棚,提高温房在设施农业种植面积中的比重,增强抗御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的抗风险能力。建议在政府财力允许的范围内,采取集约化的经营方式,以高投入换取高产出。应当借鉴米林农场的模式经验,积极探索发展温房饲养畜禽和食用菌等的高规格设施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逐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实现设施畜牧业和设施种植业的科学结合,推动西藏高原设施农业进一步向更高层次的“有机农业”方向发展。

(二)加强设施农业多元化产权经营模式和资金运作机制的探讨

积极开展政府主导的科技园区建设,在西藏高原核心农区的市、县两级,建立设施农业或蔬菜园艺推广中心,进行设施农业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培训等工作,从而带动广大农牧民开展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但目前在西藏建设高规格的玻璃温房梅栋的园区费用有的已经达到平均每亩面积10万元(如白朗县国家级园区),一般农户无法承受。目前西藏有关部门主要采取政府利用项目的投资建设资金建设温房、塑料大棚等设施,再与外地或当地的农户签订长期租赁使用(或承包)合同的模式。待农户的设施农业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和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再扶持其进行设施的技术改造。建议以县为单位,建立政府的设施使用租金回收滚动投入基金,将每年通过回收农户对设施租金集中使用,对其他农户或其他村组发展设施农业注入启动资金,实现滚动扩展。为了改变设施农业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的局面,政府应当积极鼓励内地的民间资本和投资者以多种形式参与西藏高原的设施农业的发展,如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伙经营,股份制经营;等等。也可以通过组织村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生产经营合作社等方式,对有关的农户进行集中的技术、经营指导,最终形成一些西藏高原设施农业较大规模的蔬菜、水果、花卉、禽蛋等农产品集中产地。

(三)加强以满足重点城镇居民与游客消费需求的农产品市场与流通体系建设

设施农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市场销售就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在拉萨、日喀则郊区沿公路摆摊出售西瓜和蔬菜的情况,说明西藏设施农业的产品市场模式亟待升级。应当在西藏高原的设施农业的重点产区,以县为单位配套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农产品交易综合市场,同时要加强对当地农产品物流机构和组织的培育,利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公共冷库等商品流通设施建设。要积极鼓励与支持营销专业大户和商业流通合作社等组织在城镇建立各种类型的销售点。在拉萨和日喀则等城镇实行“农超对接”的销售模式。设施农业的农产品要针对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费群体,满足其特殊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对设施农业的产品链延伸的开发工作,部分产品应当考虑通过加工实现增值。

(四)加强对设施农业的重点技术的攻关与人才培养

技术进步是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西藏高原设施农业面临的主要技术攻关是:农作物的茬口衔接、优良品种选育、国内外品种引进,种苗批量生产和实用技术推广。在不久的时期,西藏高原设施农业的产业化规模扩大后,还面临着农产品的保鲜、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技术开发问题。进一步还有按照生态农业的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等规范化种植和经营管理等领域,需要组织科学技术的攻关。建议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开展对设施农业所在地的农业技术人员的转岗培训;在西藏高等农牧业院校建立设施农业专业,培养复合型的设施农业专业人才;设立发展设施农业的专项科研基金;以县为单位开展当地设施农业的适用技术的试验性研究工作,以加快适用技术向农业生产力的转化。

[1] 卢良恕主编,《中国立体农业概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2] 郭正模、沈茂英,《西藏重要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与扶持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3] 闵治平等,西藏设施农业的发展前景与对策,《西藏农业技术》2006年第2期.

[4] 王忠红等,基于地域资源优势的西藏设施农业发展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0期.

郭正模,男,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藏特别重大委托项目:“西藏地区高原农产品基地建设与扶持政策研究”(XZ1025)的后续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区立体西藏
都是西藏的“错”
念个立体咒
西藏农区奶牛异食癖的诊治
立体登陆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炫酷立体卡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农区奶牛乳房炎的抽查报告
巴彦淖尔市农区饲养巴美肉羊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