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秀
(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小学,重庆,40410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教学环境就应该是一个平等的环境,一个思维碰撞、心灵交汇的环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现象: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踊跃;随着学段升高,举手发言的人数逐渐减少;到了高年级,更是寥寥无几。教师总是抱怨:“学生思维僵化,反应迟钝,上课总是心不在焉。”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其实就是教师没有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没有提供让学生有强烈交流欲望的话题。本文结合学校市级课题“小学课堂‘参与式’学习策略与研究”,具体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参与交流的积极性,从而培养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让课堂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多少及习得方法的优劣。如果教师高高在上,课堂上有着不可逾越的师生关系,学生就不会坦诚交流;如果教师只把机会留给少数优秀学生,那就听不到大部分学生的声音。因此,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给每名学生创造平等的对话机会,让他们无拘无束,有话可说。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环节。叶圣陶先生主张听说读写训练“一把抓”。通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那么,应该怎样在口语交际课上来训练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呢?
1.让学生从思想上真正明确“说”的重要性
教师要努力让学生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都必须与别人交际;现代社会,更要求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所以,一个人口语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交际的效果和工作的效率。那种“茶壶里装饺子——有嘴倒不来”的人,并不是现代社会所欢迎的人。当学生在思想上对口语交际有了足够的重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从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例如,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讲故事,可在课内尽量让每名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等。
2.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让学生敢于开口
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一个有趣而普遍的现象:一名学生在几个要好的同学面前说得津津有味,讲得绘声绘色,而一旦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言,却往往拙嘴笨腮、词不达意,甚至是“两股战战”、紧张得不得了。因此,教师应该告诉学生:任何人都不可能不紧张。其实,过分紧张正是因为我们平时缺乏足够锻炼。只要多锻炼,多开口说话,就不会过分紧张了。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大语文学习观的一个重要思想。学生的能力,往往是在生活中逐渐培养起来的,说话能力也不例外。所以,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如开展课前三分钟的说话训练,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讲解分析一些简单的篇目,开展讲故事赛、朗诵赛和辩论赛等集体活动。当然,除了这些专门的说话训练外,更重要的是要把说话训练和平时的阅读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开口说话。
1.设置循序渐进的训练要求,让学生乐于开口
一蹴而就是不现实的。学生毕竟还不成熟,教师切不可操之过急。因此,教师只能逐步地对学生提高训练要求,并分阶段进行训练。当然,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各个阶段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不相同的。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训练的要求是既要让学生说得出来,又要让学生觉得有一些难度,即我们常说的“跳一跳,摘得到”。充分调动学生说话的积极性,争取让每一名学生在说话训练后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教给学生一些说话技巧,让学生善于开口
叶圣陶曾经说过:“训练训练,训是教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训而练之,练而训之。”可见,离开了“训”,“练”就缺乏明确的指导。训,就是要教给学生一些方法、技巧。因此,教师应当利用课堂和课外时间,多让学生阅读《演讲与口才》、语文教材中“口语交际”部分的相关文章等。教师可进行必要的分析、讲解,或与学生共同讨论,辅以有较强针对性的说话练习,使学生能逐渐掌握一些说话的理论和技巧,并在平时的口语练习中加以运用。
学生之所以无话可说,往往是因为话题对他来说过难,或让他无从说起,如果给予的话题是学生熟知的,那就另当别论。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说话欲望的话题。
在人教实验版六年级上册有这样一个辩论话题:“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这个话题,学生能从历史故事中信手拈来,当然生活中也不乏鲜活的事例。反之亦然,善意的谎言这类事例也比比皆是。因此抛出这样一个辩题,学生能从古到今,从东方到西方,举出数不胜数的事例。学生举出的事例一个接一个,辩论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交锋,观点也越辩越明。所以,怎么能说学生在课堂上无话可说,“反应迟钝”呢?其实只要抛给学生合适的话题,他们就会滔滔不绝。笔者至今清楚记得,有名学生列举了 “曾子杀猪”的故事,教育大家遵守诺言,为子女做榜样;另外一名学生举出在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感动天地的故事:一名不幸得重病即将离世的孩子,很想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亲眼看到天安门升国旗的壮观场景,但因家庭贫困无法实现这一愿望。于是大学生网友在网上联名为这名孩子呼吁,最终圆了孩子一生最后的梦。一个个感人而真实的故事从学生口中飞出,他们的思想也在表达中不断得到升华,心灵不断得到浸润。
在本区重庆市第四届习作课大赛优秀人才选拔赛时,我们发现有一位年轻教师选择了有关“冲突”的题材授课。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往常的经历浮现在眼前,大家都跃跃欲试,急于表达自己的故事,并且大都能把当时发生的情景描述得绘声绘色。显然,面对熟悉的生活,学生当然有话可说。因此,只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多给他们提供合适的话题,相信学生一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崔峦教师指出: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在阅读课上,教师为减轻学生的负担,应千方百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尽量实现长文短教,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怎样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笔者是这样做的:
1.以中心问题带领全文教学
“学贵有疑”的传统由来已久。阅读一篇课文,如果能抓住一个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可引导
学生在简单而有序的问题中诵读、质疑,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如《最后一头战象》,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主要讲述一头战象在临死前向主人要回象鞍重回战场,怀念战友,并最后把自己掩埋的故事。但课文却主要围绕四件事“英雄晚年”“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来写。教学此文时,可抛出引领全文的中心问题:“课文写了关于战象的哪些事,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有了这一些问题,学生就能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读中品了。
2.找准课文精读点,在诵读中感悟提升
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文,文中都可能有某些文字甚至整篇文章都很优美,可以找出来让学生反复研读,并从中感悟作者的写作目的。例如,《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述一位山野老农,不顾自己年迈,与几位老人放弃晚年的幸福生活,一同在山中植树,为贫瘠的土地创造了一片绿荫。文中有三段文字写得很美,也很感人。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出这几段优美文字,让他们利用多种形式去感悟,或诵读,或对话交流,或讲故事等。在汇报时,学生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老农无私奉献的精神跃然纸上了。
教材仅是些例子,只要教师做有心人,为学生搭建和谐的对话课堂,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研究,就能在我们的校园创造出许许多多有效甚至高效的课堂。
[1]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窦桂梅.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