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健康身心,成就美好人生
——关于康庄美地小学“康·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2014-04-17 02:07陈首钦
教育观察 2014年20期
关键词:生活活动课程

陈首钦

(重庆北部新区康庄美地小学,重庆,401120)

康庄美地小学(以下称“我校”)地处重庆北部新区康庄美地公租房旁,是重庆市委市政府为公租房小区居民修建的配套小学,其生源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中心城区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学习、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在日常的表现中存在自信心不足、交流和沟通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却很高,孩子健康成长、学习优异是他们的梦想和希望。学校校名为“康庄美地”,取“康”和“美”作为学校的核心文化,这既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又是教育追求的高境界。

一、办学理念:让师生拥有“康·美”的教学生活

文化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公租房建设的本质是为了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康庄美地小学的办学理念也正是为了成全孩子健康美好的童年生活、成就教师健康完美的教育人生。“康·美”不仅代表着许多家庭对孩子们的期许,更是所有师生个体的发展目标。这既是学校里所有个体所追求的共同价值,也是文化教育的夙愿。

愿景:打造一片健康的教育净土,营造一种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师生过上健康、美好的校园生活,培养一批批具有良好习惯、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 “康·美”少年。

校训:康健身心,美好人生。康健身心即摈弃不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习德养身,做文明、向上的人;美好人生即是要融入校园及城市生活,学会学习,并为一生的学习奠基。

校风:善待他人,乐于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亦是要求康庄学子在“康健身心,美好人生”的校训下,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能善待同学、家长和老师;学会感谢老师和家长,感谢为他们提供良好学习条件的党和政府。同时,要学会学习,把学习文化知识当作一件乐事,享受其中的快乐,过愉快的童年。

教风:敬业、有素、善导、创新。拥有健康身心的老师应该是敬业爱生、术业有专攻的学者型老师,让学生训练有素,并善于引导学生思考。

学风:乐学、善思、合作、进取。过健康美好的童年生活,既要乐于学习,善于思考,还要乐于与同学和他人合作,共同进步。

二、课程文化: 用“康·美”课程润泽儿童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曾对健康做如下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即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学校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六年的学习生活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学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或改变儿童的发展。

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着学校的教育理想和追求,是教育教学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培育具有良好习惯、高尚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康·美”少年,我校课程开设和研发紧紧围绕学生身体健康、精神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方面进行,在开齐、开足规定的文化课的基础上,增开新教育儿童课程、艺体课程、德育实践大课堂作为课程辅助活动和儿童学习的补充。

(一)儿童课程——改变儿童当下的生活方式

新教育实验指出: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的童年却充满了危机: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等童年的杀手,潜伏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随时准备着吞噬孩子们的闲暇、良知和身心健康。而公租房的孩子大多数时间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监管,看电视、漫无目的的玩耍会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

因此,我校在设法把电视文化、网络游戏、应试教育从学生的童年生活中清除的同时,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生活中的诱惑与压力,平安地度过危机重重的童年。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就是晨诵、午读、暮省。晨诵,“与黎明共舞”;午读,与经典书籍为伴;暮省,用日记记录成长。

1.晨诵课程

晨诵课程是结合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让师生共同构建的一种复合课程。晨诵课程的研发与实施,既要体现新教育实验的理念又要围绕“康·美”文化理念和结合地域特征、学校实际开展。不重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不为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

从学龄特征来看,晨诵课程以开发入学课程、年级课程、生日诵诗和毕业课程为主。入学课程,指让孩子们第一周不上课,而是经历一些规则教育和学习仪式;年级课程以学年为基础,让孩子在每一次的年级变化中感受生命的成长;生日诵诗,则是在每个孩子过生日时送上诗歌,让他们感受生命的意义;毕业课程则安排一些毕业相关的诗词诵读,让孩子们珍惜时间,珍惜友情。

从学习季节来看,可以开发四季课程、节日课程,可借鉴“农历的天空下”这一课程,对与季节相关的诗词进行研发,让孩子的生命与四季共转。

从生源来看,可以开发并实施有关友情、责任和习惯方面的课程。例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友情方面的诗文,是最好的晨诵资源。责任方面的诵读是要培育学生做对家庭、社会负责任的人,因为他们正享受社会给予的恩赐。习惯方面的诵读则是改变学生的不良学习和生活习惯,让他们在晨诵中慢慢改正。

实施晨诵课程的过程,既能让学生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又能让学生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情、优美的音乐感。让晨诵成为学生期待的一种仪式,成为丰富儿童生活状态的一剂良药。

2.午读课程

午读课程是让儿童阅读属于他们自己的童年书籍。新教育“毛虫与蝴蝶项目”认为,不同年龄的儿童,由于心理发展阶段的限制,他们能够读懂的图书是相对有限的,我们要从大量的童书中寻找出每一年龄段儿童能够阅读的书籍,参照《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表(2011年版)》为学生推荐书目。

午读课程的实施分年段进行。一、二年级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开设“读、写、绘”课程,即阅读图画书学习故事,是图画创作与语言表达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读、写、绘”里面的“绘”,并不是强调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而是“阅读、情感、思维、表达”能力综合呈现的一种方式。三至六年级学生开设“童书共读”课程。课程实施倡导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同学共读,通过共读一本书,共写心中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至老师和家长之间共同生活的“语言密码”。

3.暮省课程

暮省课程,是让学生每天记录他们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学生的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的有意义的生活。让用日记记录成长,用语言相互激励、抚慰成为师生日常的生活方式。

晨诵、午读、暮省等课程的开展及实施,使我校教育回归到一个朴素的原点,它们既是对学科课程的补充,又是对过早精细化的学科课程进行的矫正,同时也能切实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二)艺体课程——成就儿童的完美人生

如果不重视身体的锻炼和艺术的培养,学生的童年就难以健全,学生就难以快乐地成长,甚至无法完整地生存下去。每个学生都有权学习和拥有健康的体魄,以及享有人类共同的艺术遗产,都应该具备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个舞蹈、一幅画作、一首歌曲、一幕戏剧的能力。

重庆市教委于2013年初提出了减负提质“1+5”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质、阅读能力、演讲能力、书法和英语水平。同时,又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扎实开展课程辅助活动,即要求全市的中小学生每天在最后一节课开展体育、艺术、科技、手工和书法活动。这与“康·美”的理念一致,为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体育课程

这是学生既喜欢又能锻炼其体魄的课程。体育课程开设项目多,且易操作。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球类项目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田径、健美操、武术操、舞龙等项目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些课程的研发和实施中,要求优求异。其他学校有的项目,大多数学生都会的项目,要追求精良;别人没有的项目,我校则要全力以赴,发挥集体优势重点开发,并增添学校特色。

2.艺术课程

这是能陶冶学生情操并培育学生特长的课程。艺术课程涵盖舞蹈类(如民族舞、拉丁舞)、音乐类(如合唱、器乐等)、美术类(剪纸、水粉)等项目,实施过程中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兴趣,重点培育苗子。

艺体课程的实施严格按照市教委要求,专门安排时间和教师落实课程计划并逐步形成以球类、田径、体操、武术、韵律和舞蹈等为主要内容的阳光体育活动,形成以文艺欣赏、播音主持,以及琴、棋、书、画、歌舞剧训练和演出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艺术活动,形成以科技小制作、小发明,科普讲座、科学考察、科技竞赛等为主要内容的科技与手工活动,形成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小调查及家务劳动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也结合本地、本校的实际不断创新和丰富课程辅助活动的内容,形成特色鲜明的课程辅助活动体系。

(三)德育实践大课堂——迈向社会,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如果说体育课程、艺术课程是针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准备的课程大餐,那么德育实践大课堂则是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开设的以学生动手实践为核心并围绕劳动和生活技能的活动。

按照市教委要求,实践大课堂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以课内、校内活动为主。可以以学校、年级、班级为单位开展手工制作实践活动、劳动技能实践活动、角色体验实践活动、探究创新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

三、行为文化:用“康·美”行动成就美好人生

课程是校园文化实施的第一阵地,这种文化的影响积在课内、散在课外,而“康·美”行为文化则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康健身心,美好人生”的校园文化理念。

(一)课堂文化—— “康·美”课堂走向绿色

绿色课堂就是把绿色理念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它是“以人为本”、充满活力与生机、教与学达到高度和谐的课堂,绿色课堂剔除无效的教学,追求全面、和谐的教育,注重的是对个性的尊重的教育,崇尚的是健康的、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1.绿色课堂中的教师

绿色课堂中的教师是有效、高效课堂的组织者,是课堂教学绿色与否的第一责任人,要求我们做到“四让”和“四多”。“四让”就是老师把更多讲授的时间让给学生独立学习(让时间),把思维的宽度、广度让给学生(让空间),把教师坚守的讲台让给学生(让讲台),把课堂教师讲得精彩让给学生学习得精彩(让出彩)。“四多”就是多营造课堂民主积极气氛,多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多采用照顾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多肯定学生的小进步。

2.绿色课堂中的学生

绿色课堂中的学生是训练有素、讲规则、讲学习效率的,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上课要“准备四个一”“注意四个一”和“养成四个一”。“准备四个一”就是要准备好一支笔、一本草稿本、一个笔记本、一本错题集;“注意四个一”就是注意记录一点、注意勾画一点、注意整理一点、注意总结一点;“养成四个一 ”就是养成复习一点、预习一点、作业一点、整理一点的好习惯。

(二)教师文化——言传身教,注意研修

成就师生美好人生,一方面教师自己要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另一方面教师要引领学生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

1.言传身教,善待学生,笑对生活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态,每当走进校园、走进教室,就抛开烦恼,微笑面对学生、面对教学。 只有内心健康的人,才会微笑待人,才能心平气和地做事。学生的“康健身心,美好人生”,也源于教师的满腔热情和满心关爱。对学生的热情和关爱不是一味严厉地去批评和苛求,改变一种方式,也许奇迹就会出现。我校时常都能听见校长说:“老师们,记住,今天一定要对你的学生笑一笑。”时常听见教师说:“同学们,记住,今天一定要对你的同学和父母笑一笑。”这样的言传身教,能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

2.注意研修,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润泽孩子的童年生命

我校具备“教研、课堂、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学科研模式,引领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备课是教师职业第一要务,领悟备课的要领是教师职业的必修课。“康·美”校园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二次研讨氛围浓厚。备课既要钻研教材,又要备学生、学情。读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也是教师美好人生的润滑剂,是成就学生美好人生的必备条件。 我校教师每周都“相约星期三”,阅读书目有《活法》《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国新教育》《你的礼仪价值百万》等,也倡导和学生“同书共读”,寻找师生的共同语言密码。

(三)学生文化——健康向上,自我管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其内涵之一就是要学会适应环境、实现自我管理。我校 “康·美”文化更是倡导学生阳光生活,自我管理。

1.自我管理,自主生活

“康·美”教育的德育管理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大队部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每周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学生成长记录。文明监督岗是学生违纪、违规纠察队,负责记录违纪和清洁卫生情况。另外还有各种学生机构,这些机构的健全一方面激励学生参与管理,享有“参与管理”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重要方法。

2.争“康·美”之星,创美好人生

每班每天每节课均开展“争星”活动。“康·美之星”有学习之星、守纪之星、文明之星、进步之星等。在每年“六一”儿童节,我校会举行“康·美”之星走星光大道的颁奖典礼。持续、连贯、氛围浓重的“争星”活动,激励了学生进取、拼搏的精神,为美好的童年奠基。

(四)节日文化——让“康·美”文化走向卓越

“康·美”文化价值取向就是对健康美好的期许,对美好人生的成就。学生最喜欢的莫过于过自己的生日和过自己的节日。我校的节日有集会、节假日,更有学校自己的节日。

1.常规集会是人生成长的仪式

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每天的课间操集会、每年的建队日、“六一”儿童节都是见证学生成长的日子。我们要把这些日子当成仪式,不管教师还是学生,都要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参与仪式的各项议程,固化这些仪式的程序,喊出口号,激励成长。

2.节假日是学生成长的节点

首先,要梳理节假日,使其价值清晰化、类型结构化。节假日是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对于青少年一代的“树魂立根”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抓手。

其次,要结合儿童课程开展晨诵、午读和暮省课程活动。很多节假日都有相关的古诗词或散文,可开展节日诵诗,如清明诗歌会、中秋诵诗会等;也可以开展主题阅读活动,如端午“缅怀屈原”主题读书会,欢度“六一”读书会等。

再次,要开展主题活动,如主题校会、班队会、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歌咏赛、朗诵比赛、软笔书法作品、传统手工艺作品展览、主题活动方案评比等。诵读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要有集体诵读和个人诵读,提倡诵读自己创作的作品,也鼓励教师参与其中。而以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例,可以结合节日开展“迎新春对对联系列活动”等。

3.校园节日是学生成长的乐园

让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成为固定的节日,如已有的科技节、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阅读节、数学节等。举办每个节日活动时,可以让学生设计会徽、主题词和活动内容等。活动要强调“全员参与,共同经历”,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欲望,让这些难忘的节日达到终生难忘的教育意义。

“康·美”文化是一种积极、健康、美好的人生态度,是我校立校之根本,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康·美”课程和“康·美”行动必浸润每位师生的心田,润泽孩子成长的历程,将会引领师生朝着明亮的方向前进。让“康·美”之星闪耀于教育的天空。

[1] 朱永新.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08(1).

[2] 新教育网络沙龙第一期:晨诵、午读、暮省——新教育儿童生活方式[EB/OL]. (2009-02-05)http://www.910club.cn/officexy/jscz/jxys/200902/21505.html.

猜你喜欢
生活活动课程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