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浙南茶叶市场数字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究

2014-04-17 00:55:51松阳县科技信息中心吴建伟
今日科技 2014年7期
关键词:浙南管理系统茶叶

松阳县科技信息中心 吴建伟

地处浙江省松阳县的浙南茶叶市场是全国最大的绿茶集散地,被誉为“中国茶叶第一市”,茶叶交易量、交易额连续多年位列全省之首。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和周边省市茶叶种植、加工规模的迅速扩张,茶产业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为加强茶叶质量安全管理,破除对“以量取胜”经营模式的依赖,同时减少销售中间环节,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实现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茶农持续增收,从2011年4月开始,松阳县组织开展了中国科技富民强县子项目——浙南茶叶市场数字信息化改造工程。该项目从布线系统设计、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基础平台及综合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等)、电子结算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等方面实施市场数字信息化改造,于2013年6月完成并应用于市场管理。现将该项目建设实践和探索总结如下,以供同行探讨。

一、浙南茶叶市场数字信息化改造工程实践

(一)实施概况

该项目从布线系统设计、电子商务平台、信息基础平台及综合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等)、电子结算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等方面进行科技投入,实施市场数字信息化改造。项目由三大平台、六个子系统构成,即:业务运行平台:包括电子结算系统、电子监控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包括数据交换系统、LED显示屏与触摸屏信息发布系统、门户网站信息采集发布系统;信息基础平台:包括网络中心等基础设施、管理设备。

项目的建成进一步完善了浙南茶叶市场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市场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的更好发挥。浙南茶叶市场已由单一的交易市场发展成为融茶叶产品集散、茶叶文化交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市场。今年1~6月,浙南茶叶市场茶叶交易量达48360吨,交易额达343980万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同比分别增加4.05%和24.80%。

(二)市场数字信息化系统主要技术开发内容

项目组主要开展了电子结算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电子监控系统、全场广播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LED公共显示系统等六大信息系统的技术开发。

1.电子结算系统

此系统是市场管理平台的核心,它掌握市场中的全部市场交易和供求信息,便于商户提供服务,建立科学、严谨的结算和交易方式,交易管理、资金结算及市场各项费用的收缴。同时电子结算系统建立,为信息发布提供准确及时的交易信息和供求信息,电子结算系统以本地IC卡交易为主,异地网上交易为辅。系统还要适应对手交易的结算,最大限度的提高交易效率。

电子结算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账户管理(IC卡管理)、账户信息处理、交易管理(IC卡)、交易结算、费用管理、使用者管理、综合统计查询、票据打印等8个模块。

2.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市场的人、财、物集成化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市场经营效益,完成市场管理的信息系统。综合管理子系统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档位管理、市场基本信息管理。

3.电子监控系统

根据市场的具体环境,配备视频服务器,构成一套完整、先进的视频监控系统,从而实现将批发市场环境、生产设备运转情况、人员办公情况、仓库库存等通过图像的方式集中管理,使各部门领导及相关人员利用办公计算机即可监控到相应地点情况,及时掌握并迅速处理相关事宜。包括:(1)采用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2)在批发市场现有的局域网络的任何一个接入点,都可以通过电脑监看合意听摄像机视频通道;(3)通过对前端的云台摄像机控制,安装一定数量的摄像机,实现市场的全场监控。

4.电子商务系统

电子商务系统建设立足本地资源,通过网上商城和电子交易系统的建设,依托批发档位开展网上定单结合网下批发的电子商务系统。依托电子商务系统市场批发交易的新空间。

农副产品网上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以会员为主体,提供信息行情、网上磋商、网上交易、网上拍卖(竞价)、网上招投标等业务。实现了招投标、拍卖(竞价)过程的跨地域交易,效率高、公正;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买卖双方交易的成本。

5.信息采集发布平台

信息采集发布平台是整个市场信息系统的基础工程,系统能够将市场的动态新闻、供求信息、产品展销等栏目信息,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该平台由数据交换和显示屏信息采集发布两大系统组成。

(1)数据交换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统一采用国家价格监测中心下发的数据传输客户端实现其中数据采集、数据导入。

(2)显示屏信息采集发布系统∶系统能够及时地将信息发布给市场相关商户、涉及企业、农产品生产者,方便不同层次的用户了解市场信息。系统提供准信息接口,可方便发布市场各信息平台的相关信息。

6.市场门户网站信息采集发布系统

这是整个市场信息系统的基础工程,系统能够将市场的动态新闻、供求信息、产品展销等栏目信息,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包括两大功能模块:

(1)网站功能模块∶网站公告、供求信息、产品展示、市场行情、会展信息、招商信息、广告服务、在线投票、局域网互助功能、会员管理等10个模块。

(2)管理员功能模块:用户管理、新闻信息管理、经营户信息管理、产品信息管理模块、价格行情管理模块、供求信息管理、信息管理等7个模块。

二、浙南茶叶市场数字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经济效益

市场数字信息化建设完善了浙南茶叶市场服务配套基础设施,促进市场辐射功能和集聚效应的更好发挥。浙南茶叶市场将由单一的交易市场发展成为融茶叶产品集散、茶叶文化交流、农业科技信息传播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市场。2013年交易量7.12万吨,交易额38.62亿元。今年1~6月,浙南茶叶市场茶叶交易量达48360吨,交易额达343980万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同比分别增加4.05%和24.80%。

(二)社会效益

1.提升了市场管理品位,增强了市场综合管理能力

通过运用计算机及相应的辅助设备和数据库技术,建立了符合浙南茶叶市场实际需要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市场的信息化管理,增强了市场的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电子结算系统:规范了市场交易行为的管理,提升了市场的交易模式,使原先面对面的钱货交易向通过IC卡实现中心结算转变。保障了交易双方利益,彻底杜绝了交易中出现的假币流通、去头抹零、拖延付款时间等问题,提高了结算速度,缩短了茶农在市场内的滞留时间。

电子监控系统:为解决和处理矛盾纠纷提供了现场证据,有效地抑制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有效加强了对市场交易状况的监管和控制,推动市场管理升级。

综合管理系统:市场的财务管理、档案管理和基本信息管理等办公实现了自动化,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人、财、物集成化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市场经营效益。

数据交换系统: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地汇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传报茶叶交易价格、交易量、交易品种等基础数据,为上级主管部门宏观决策和指导茶叶产销提供依据

2.为茶叶生产和销售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

通过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了浙南茶叶市场门户网站;利用LED显示屏和触摸屏等信息化平台,为各级用户提供了多方位、深层次、及时准确的市场介绍、新闻、交易价格、交易量、供求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同时使各级用户通过互联网的优势,加强业务联系与互动作用,便于经营业务深层次、多方位的展开。

三、今后努力方向

浙南茶叶市场的数字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成功并投入正式运行。但在建设及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建设经验不足;客户对结算系统的认同度不高,习惯于现金交易;市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等,系统运行效果还未完全呈现。今后还须将进一步加强市场宣传,加强市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系统在市场各项管理中的应有作用。

(本栏目编辑 周学东)

猜你喜欢
浙南管理系统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茶叶通讯(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创造(2020年5期)2020-09-10 09:19:22
浙南采风,余偶微恙,未克成行
基于LED联动显示的违停管理系统
香喷喷的茶叶
快乐语文(2018年36期)2018-03-12 00:56:02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中国船检(2017年3期)2017-05-18 11:33:08
从血脉到肌理看尽浙南凤凰部落
浙南廊桥上的凤凰部落
浙南地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KIR基因多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