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廊桥上的凤凰部落

2016-04-20 07:00:37本刊编辑部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浙北浙南密语

本刊编辑部

不同于浙北的平原地势,浙南的地貌用“八山一水一分田”来描述最恰当不过,这种群山连绵、沟壑纵横的地势,让浙南人脚下的路途永远崎岖难行。同时,这里又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湿润多雨,地面水流纵横。于是在多山多水的浙南,便出现了一种美丽又实用的符号——廊桥。建有廊屋的桥,它既能跨越山涧溪河,又为途经、歇脚的旅人遮挡了山中的风雨。今天,整个浙南地区还保留着数百座廊桥,其中横亘在泰顺、景宁、庆元3县境内的廊桥,分布集中、造型古朴,集浙南廊桥之大成,它们就像一根根血脉,让浙南的山陵不再孤绝,让这里的山山水水相融连绵成一体。

事实上,廊桥的原创地并不是在浙南,它的身影最早是出现在《清明上河图》之上,被称作“汴水虹桥”。但是,随后宋王朝的覆灭,让这种独特的桥梁形式从中国历史上神秘地蒸发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桥梁专家偶然间发现,浙南廊桥竟然完整复原了那座消失近千年的“汴水虹桥”,于是,围绕着浙南廊桥的来历与制造者的谜团,引来了各种各样的猜测……

凤凰部族降落的地方

景寧畲族的“密语”

据考证,生活在浙南的主要姓氏均来自于外省人的迁入,这也是浙南有别于浙江其他地方的原因之一。在这些外来客中,最著名的就是由广东经福建等地迁来丽水景宁的畲族。这个族群在公元766年首次踏入浙南,他们的到来将一股新鲜气息注入到这片山水间,给予了浙南一种更加高贵、神秘又奇异的风姿。

畲族认为,自己的祖源是在那遥远的广东潮州凤凰山上,而整个族群也和神鸟凤凰有着不解之缘。为了让后代族民永不忘祖,族中女子从出嫁到入葬都身穿华丽的“凤凰装”,被尊为浙南最高贵的一群女人;而族中代代流传的一种“密语”,不仅让子孙与祖先紧密相连,更让浙南的山水深处,悄然流动着一份不可言说的神秘……

抚触到浙南的肌理

寻找“隐士”碗窑村

整个浙南的版图,其实是由一个个独立于山间水畔的小村镇组成的。今天,这些村镇仍是浙南的主体,它们如细胞般为整个浙南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活力。同时,也只有走进这些浙南的古村落,才算深深地抚触到了这片大地最细腻的肌理。

地处温州苍南县西部的碗窑村,堪称浙南古村落的代表之一,它的独特在于这座古村历经300年沧桑起落,仍“活”在最原始的状态中——村民们依旧保留着过去的生活方式,传承着古法制瓷工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恍然间不知山中甲子……

碗窑村曾有过辉煌如梦的前世,第一代村民是从福建迁来的巫姓家族,他们凭借自己带来的制瓷技艺,以制、贩瓷器为生,很快便使碗窑村在浙南地区声名鹊起。到清乾隆年间,碗窑村的陶瓷生产达到极盛时期,从这座山村出产的瓷器,甚至可以与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两大官窑媲美,引得天下商贾纷沓寻来。这样的辉煌一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凋零。窑火熄灭,古村仿佛重回“桃花源”,又变得一片平寂怡然,与浙北那些喧嚣的古村镇形成了鲜明对比。于是,人们将“世外隐者”的称号送给了碗窑村,也送给了珍藏起无数古村落的浙南大地!

猜你喜欢
浙北浙南密语
花间密语
青年文摘(2023年9期)2023-11-18 18:44:53
浙北地区鲜食春玉米生物降解地膜栽培技术
口号嘹亮 精神永存
——浙江省档案馆馆藏解放战争时期浙南革命斗争档案介绍
浙江档案(2022年9期)2022-10-21 07:31:10
浙北医学中心建筑照明
浙南采风,余偶微恙,未克成行
农民维权行动的逻辑进路与分析框架*——基于对浙北优新村“群体性上访”的调查
进入冬天的密语
儿童时代(2017年21期)2018-01-04 09:05:44
密语
从血脉到肌理看尽浙南凤凰部落
浙北蚕区2014年桑螟大暴发原因分析
蚕桑通报(2015年2期)2015-12-15 00: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