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语文及其课程建设要素

2014-04-17 00:44:49孙云霄
教育观察 2014年30期
关键词:交锋巴赫金境界

孙云霄

(山东潍坊市奎文区宝通街小学,山东潍坊,261051)

“复调”这个词来自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巴赫金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文论家,他在对陀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研究中发现陀氏的小说中“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互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一种声音都具有充分的价值,它们组成了真正的复调”,巴赫金因此称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为“复调小说”。他认为,在复调小说里不存在一个至高无上的、统一的作者意识,小说不是按照这种统一意识而展现情节、人物命运和形象性格的,而是展现具有相同价值的不同意识的世界。

同样,我们的语文课堂里也不应该存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统一意识,课堂教学的展开也不应该按照这种至高无上的意识展开。换言之,它不应该是一个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的世界,而应该是一个东西南北风并存,思想上风云际会的世界。因此,复调语文是一种深度的多重对话,它强调语文的审美性,注重学生的思维激活和精神提升,在多维互动中关注学生内在精神的成长和语言个性的养成。

一、复调语文的内涵

何谓复调语文?简单地说就是注重精神成长的对话语文。

首先,复调语文追求的是一种音乐境界。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巴赫金告诉我们,“一切艺术都渴望达到音乐的境界,在这种境界里,形式与内容如此微妙地纠缠在一起,以致没有一个批评家能在它们之中划出一条界线”“形式就是一切——或者像最新观点所表明的那样,语言就是一切”。[1]大卫·布伯说:“对话仿佛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流,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是的,复调语文追求的是一种思想喧哗的“意义溪流”,追求一种和谐悦耳的音乐境界,且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发出自己的音符。

其次,复调语文追求的是一种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感情真实的思想世界。第一是复调语文的多元性。复调语文之所以“喧哗”而“静默”,是因为这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巴赫金认为,人究其本质来说,是面向他人,面向世界,面向社会而存在的、开放的主体,离开了他人和有众多他人构成的世界,自我就根本不可能存在。存在就意味着对话和交往。”[2]复调语文课堂正如巴赫金描述的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世界,“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是深刻多元论的。如果要为他找到一个仿佛能抓住这个世界的形象、在陀思妥耶夫本人世界观中的形象,那么这就是教会,它维系着各种不相融合的灵魂,使罪人与虔诚者在这里相遇;或者可以说,这是但丁世界的形象,在这世界里,多范畴性转化为永恒性,有着不肯悔改者与忏悔者、被诅咒者与被拯救者。”[1]第二是复调语文的思想性。前文已经指出了对话与思想的互相依存性。

最后,复调语文关注的是人的个性。复调语文建立于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之上,“而巴赫金所有理论指向的焦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问题。”[3](P1)“巴赫金的理论始终探讨的是,在近代诞生并张扬起来的人的个性,是如何在世界中形成、塑造和表达的。个性是‘自我’区别于任何一个‘他人’的核心所在。”[3](P34)《陀斯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的翻译者刘虎也认为,他关于有平等权利的各方进行平等对话的复调小说理论,其背后隐藏的是对思想自由与创作自由的呼唤。在我们看来,复调语文关注的是人的独特个性,呵护的是人的生命,因此,复调语文是站在终极人文关怀的视角,关注人的精神成长。“在巴赫金看来,对话是一种众生的喧哗与交响,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声音,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平等的。”[2](P40)“人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他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4]一言以蔽之,复调语文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存在与本质。

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5]如果一个人仅凭本能或风俗去做事,那是自然境界;如果他做事的动机出于争取自己的利益,那是功利境界;如果他做事是为大众着想,考虑的是他人的利益,那是道德境界;如果他做事超乎人类之上,为的是世间万物,那他的人生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复调语文追寻的正是这样一种天地境界,复调语文的理想境界是学生能与天地万物建立起一种精神相遇的对话关系,能够对其中的精华理解、欣赏、汲取并生发。

二、复调语文课程建设的核心要素

(一)情境营造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这说明了情境的重要性。巴赫金认为,对话离不开语言、身体和他人,这些都是营造情境的基本元素。进入情境的辅助手段,我们可以利用音乐、插图、讲故事等形式。

(二)话语交锋

话语交锋是因为文本理解而产生的交锋。《巴赫金全集》第五卷第315页有这样一段话——这段话用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复调的交锋性——“《白痴》中的菲利波夫娜,她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堕落的女人,她与处处为她开脱的梅思金争论,极力谴责自己有罪,另一方面又憎恨同意她的自我谴责的人们,这样她谴责自己的声音和别人为她开脱的声音在她憎恨同意她自我谴责的声音里形成了交锋。”交锋,才是复调的内核。如果没有思想上的交锋,就不会有复调。

所以,相对于课标中所指的对话,复调对话更具体、更深入。课标中的对话,只要有话题就可以了,掌控不好的话会使对话流于形式,造成表面上的热闹。复调对话则不然,它是必须能够挑起理解冲突和思想交锋的对话,这个交锋会保证话题的深刻性与思想性。推而广之,任何一篇文本的存在都是多元的,所以我们不用担心找不到文本的冲突,引不起理解的交锋。异口同声的课堂,不是复调课堂。

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了地震发生后,在大家都放弃救援的时候,一位父亲不眠不休在教学楼的废墟上挖了36个小时,终于救出儿子等14个小孩的故事。在教学时,师生在课堂上体会了父爱的伟大。但笔者认为这不是复调,因为学生在话语上没有交锋。交锋点应该预设在哪里?可以设想:就只有这一位父亲爱自己的孩子吗?其他13位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孩子吗?仅仅是因为爱孩子,这位父亲才救出了自己的儿子吗?不是的。因为阿曼达父子间存在着一个约定,就是父亲说过的“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 父与子同时对这句话的坚守与信任,成就了这个因爱而在的奇迹。所以,根据当时课堂教学情况,交锋预设点可以是:“父与子了不起”的仅仅是父爱的伟大和儿子的谦让吗?相信这个问题必定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种。

笔者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2012年在华东六省一市的教学研讨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它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是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之一。课文讲述了一个穷苦的小女孩大年夜在大街上赤着脚卖火柴,寒冷至极,五次划燃火柴,看到种种美好的幻象,最终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在省教研专家李家栋老师的指导下,这堂课设计了两个交锋点:第一,体会想象的效果,重点走近小女孩第一次擦然火柴时的描述,创设情境,想象把文中小女孩划燃火柴后看到的幻象描写去掉是否可以?为什么?第二,小女孩凄惨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可是文中最后一段却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这是为什么?在这样的话语交锋中会让学生体会到安徒生童话给人的安慰力量。

(三)课程资源

复调语文教的不是课文,复调课堂要大胆引进课程资源进行课程建设,打造出有个性色彩的课堂。

笔者执教的《鞋匠的儿子》在2009年获得潍坊市优质课第一名,它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详讲一件事,略讲一件事,详细讲的是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以后,在参议院进行首次演讲,有人羞辱他,说他是鞋匠的儿子,他对全体参议员说:“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记住你的忠告,我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然后他又转身对那个羞辱他的参议员说:“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过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子的艺术。”林肯的话使得所有的嘲笑声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课文接下来的第二个事例略写了林肯就任总统后不久南方发动分裂战争,林肯号召人民结束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看起来两个事例似乎联系紧密,正是这位总统充满爱心,提倡平等,具有伟大的人格魅力,才会领导人民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这也是《教师参考用书》上的观点。

然而,笔者初读这篇课文时的一个强烈感觉就是,记叙第一件事情的文字有呼吸、有温度,第二件事情的文字则是死的,只是一些生硬的符号,这两者不可能是同一篇文章。于是,笔者查找资料,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林清玄,原名为《鞋匠的儿子》,原文的结尾是这样的:“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正是通向自信、潇洒、自由的阶梯。那些没有被嘲笑与批评的黑暗所包围过的人,就永远无法在心里点起一盏长明之灯。”这样的结尾隽永清新,文字呵气如兰。改编后的结尾强调林肯统一国家的业绩,文字苍白无力,给人以牵强附会、虚张声势之感。

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前世今生,为笔者的这堂课提供了一条思路。教学这篇课文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抓住林肯的语言体会人物的人格魅力,然后引导学生想象:假如林肯在当众被辱的情况下拍案而起或者愤而离去会是什么结果?这是交锋点之一。之二,引入课外资源,将两个结尾同时给出,问学生喜欢哪一种结尾并说出理由。对话交锋的反复出现使得课堂高潮再起,林肯变得有血有肉,在学生的心目中便鲜活了起来。

笔者执教的《孔子游春》在2010年获得潍坊市教学大赛第一名,它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内容分为对泗水春景的描写、孔子观水而发宏论、师生在泗水河畔围坐抚琴高歌、师徒三人谈论志向等几大场景。课文是由多篇文章改编而来,涉及的内容分别来自《庄子·渔父篇》(抚琴高歌部分)、《说苑·杂言》(孔子论水部分)、《论语》(言志部分),作者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几件事放在一起,难免让人有强拉硬扯之感。

怎么既尊重文本又使文脉畅通呢?笔者开始重读《论语》,读钱穆的《孔子传》,读《孔子和他的非常弟子们》,读林语堂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随着对孔子的解读,笔者越来越清楚的一点是,作为孔子一生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的事情必须让学生知道。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火不绝,民不聊生,孔子认为要想使百姓安居乐业,就要推行仁政,但是他的主张不被他的祖国鲁国所采纳,于是他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爱主张。众弟子被老师的主张所打动,紧紧追随孔子,尽管一路上生活艰难,居无定所,食无定点,有时候被人追杀,有时候要相互依偎取暖,有时候甚至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受尽冷眼和嘲讽,连孔子也笑称自己“若丧家之狗”,但是众弟子始终不离不弃,度过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生涯。漫长的十四年的颠沛流离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呢?靠的是坚定不移的志向和那师徒之间深深的情谊。引领学生了解了这段历史,无论是论水还是言志,在学生眼里,孔子师生间的一切不再高深莫测,不再隔膜生硬,而是那么自然融洽甚至让人心仪。

当然,复调语文的三个核心要素互相依存,话语的交锋,如果能在一定的情境中佐以恰当的课程资源,更会锋芒毕露。

[1] 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的诗学问题[M].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4.

[2] 王松涛.对话教育之道[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39.

[3] 段建军,陈然兴.人,生存在边缘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

[4] 米哈伊尔·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五卷)[M].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387.

[5]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91-292.

猜你喜欢
交锋巴赫金境界
儿童游戏的异化与归真——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玩具世界(2024年2期)2024-05-07 08:16:20
十分钟读懂坦克史之交锋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少先队活动(2022年4期)2022-06-06 07:19:30
对话与距离:《踩影游戏》的巴赫金视角解读
海宝小队护城记之交锋失败
品“境界”
中华诗词(2019年3期)2019-08-30 03:46:20
巴赫金“表述”研究的再阐释
根特KAA GENT
足球俱乐部(2016年3期)2016-09-22 06:34:09
慎独的境界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44
巴赫金与圣经对话